他是陆军上将之子,75岁官至副国级,享年98岁

分享至

万福麟,这位东北的抗日英雄,不仅以其英勇无畏的军事行动震撼了敌人,更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不仅是东北抗日名将,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授予的陆军二级上将,这份荣誉足以证明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

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燃起时,万福麟毫不犹豫地担任了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三军军长的重任。他率领的部队,在平汉线以北的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线,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与精良的装备,我方力量显得捉襟见肘。尽管万福麟将军身先士卒,英勇指挥,但终究因敌强我弱,部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退出战场。

然而,这并没有让万福麟将军屈服。他深知,战场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抗战的终结。他坚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继续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于是,他率领残部,转战太行山区,以游击战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周旋。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万福麟将军与日军斗智斗勇,时而伏击敌人,时而发动突袭,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



在万福麟将军的领导下,这支游击部队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在战术上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万福麟将军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激励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强大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万福麟将军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尤其是对他的儿子万国权。

1919年,吉林省洮南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迎来了一个特别的生命——万国权。这一年,他的父亲已年近四十,虽然事业上已有了一番不小的成就,但他深知,孩子的教育才是家族未来的关键。因此,尽管家境殷实,万国权从小并未受到父母的过分娇惯,反而是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茁壮成长。

万国权的早年时期,主要在天津与北平等繁华都市度过。他先后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汇文中学学习,这两所名校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天资聪颖,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海绵吸水,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因此,他的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求学的道路上,万国权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洗礼和升华。他通过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世界的广阔和知识的浩瀚,更通过历史课本和课外读物,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后的国耻与家仇,深切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苦难。他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思想的转变,让万国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深知,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服务。

1937年,抗日战争的硝烟笼罩了整个中国,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万国权的父亲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与众多英勇的战士们并肩作战,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而年轻的万国权,则与家人留在了天津,默默祈祷着战争的早日结束。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无情地踏破了天津的宁静。面对家园的沦陷,万国权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迅速收拾起行囊,带领着家人逃离了战火纷飞的天津,开始了艰难的逃难之路。

他们一路向南,先是抵达了繁华的上海。然而,上海也未能幸免于难,战火同样在这里肆虐。于是,他们不得不再次启程,沿着长江一路向西。这段旅途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终于到达了重庆。

在重庆,他们暂时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生活虽然依旧艰难,但已经比逃亡途中要好上许多。在这里,万国权决定继续自己的学业,他考入了中华大学的工商管理系。

在大学期间,万国权不仅勤奋学习,还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国活动。他深知,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肩负着保卫家园、抵抗外侮的重任。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向周围的人传递着抗日救国的信息。他还参加了各种抗日组织,为抗战筹集物资,尽自己所能为抗战做出贡献。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钟声响起,整个中国大地都沉浸在喜悦与振奋之中。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年轻的万国权也迎来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他,这位曾在大学校园里孜孜不倦求知的学子,如今已经顺利毕业,怀揣着满腔热血和远大志向,回到了他深爱的故乡——天津。

回到天津后,万国权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天津利中酸厂的大门。他深知,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将自己的所学所能贡献给国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利中酸厂,万国权迅速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潜力。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很快就掌握了工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知识。他学以致用,将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建议和措施。这些建议和措施得到了工厂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万国权的带领下,天津利中酸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工厂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改善。万国权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赢得了广大员工的信任和尊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国权在利中酸厂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他先后担任了工厂的副经理、经理等职务,成为了工厂的核心管理者之一。他始终坚持实业救国的道路,致力于发展天津的工业经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利中酸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天津乃至全国知名的化工企业。万国权也因此成为了天津乃至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和实业家。



1949年,当天津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迎来解放的曙光时,万国权先生如同许多怀揣梦想的中国人一样,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深入研读了我党颁布的各项方针政策,感受到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决心,因此他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信心。他毅然决定留在天津,与这座城市共同迎接新的历史篇章,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时间来到了1954年,这一年对于万国权先生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他意识到,作为天津一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社会主义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率先在自己的家族企业中实行了公私合营,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亲自带头,引领其他企业家参与到天津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共同推动企业所有制的转变。

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万国权先生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他深入企业基层,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在他的带领下,企业顺利实现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成为了天津私营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的典范。

当然,万国权不仅仅是一位决策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