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 刘以雷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被称为“中国绿心”。陕西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近年来,陕南地区的汉中、安康、商洛绿色转型发展势头强劲。面对国内外环境之变,陕南地区如何在守好良好生态底色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引育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就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
01
守绿生金,绿色发展见成效
中国经济时报:据您了解,陕南地区近年来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以雷:陕南地区被称为“中国绿心”“生态龙脉”,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确定的重点生态保护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陕南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当好秦巴生态卫士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图片来源/新华社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区森林覆盖率逐步提升,已接近7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位于全省前列,汉丹江流域水质已稳定达标,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断提升。
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陕南地区立足优势资源禀赋,基本构建起了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中成药、富硒茶、林果业、养殖业、有机食品等绿色食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健康旅游产业正蓬勃兴起。一批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建设,航空、蓄能、电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经济总量在提升,结构在优化。陕南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至2022年翻了一番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提升了1.34个百分点。同时,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优化升级,绿色产业占比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陕南地区发展还面临哪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刘以雷:陕南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近年来,陕南地区经济总量虽然持续增长,但相较于陕西省内其他地区,经济体量仍然偏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仍较为单一,对传统产业依赖较重。陕南地区仍以农业、林业、矿业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陕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陕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流失问题持续存在,青壮年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人才引进也面临一些困难。此外,还有财政收入偏低、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不足、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以上问题都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优化环境等努力破解。
02
追高逐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新挑战,陕南地区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
刘以雷:陕南地区要把握机遇,创新发展,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积极寻求新突破口,加快推进绿色转型。一是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机,做好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规划。通过“十五五”规划制定,确立和提升在全省的地位和在毗邻区域的影响力。科学总结已有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刻认识市场环境、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区域优势的动态变化,深入分析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尽快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创造新机会、找准新定位。从交通基建、康养旅游、现代农业、银发经济、航空科技、数字经济等诸多方面通盘筹划,定走向、定布局。重点是做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这篇大文章,建立发展与保护协调统一的体制机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不断改进优化中做到以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注重合理分工,优化发展,加快构建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陕南地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既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攻坚,通过产业升级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一方面,要合理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延伸链条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建立开放、包容、创新的软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国有企业与国家战略的对接,积极参与绿色转型和西部大开发,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中打头阵、立新功。持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府应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五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优势重塑。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是陕南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快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建战略性新兴数字产业,激励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陕南地区处于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组成的环形辐射中心,具有接受经济辐射、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如何进一步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
刘以雷:陕南地区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有效机制。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共同研究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明确合作方向和重点。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打通区域协同发展的堵点。
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奠定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此为基础,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此外,还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协同培养等方面努力,共同推动陕南地区及周边城市高质量发展。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