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7月,盛夏。
来到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比炙热的阳光更为热情的,是大排长队等待观展的观众。放眼望去,只见队伍绕了又绕,蜿蜒曲折似无尽头。当人们终于步入展厅时,就能邂逅从四川成都、广汉跨越2000余公里,汇集于此的古蜀珍宝。这里,便是“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的现场。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现场图据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这是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珍品第一次大规模亮相首都,自6月27日开展以来,就吸引无数观众心向神往,渴望来到展览中敲响古蜀之门,感悟灿烂文明的曾经模样。此时,倘若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放得更长远些,就会发现,几乎三星堆文物的所到之处,都会引发空前的观展热情,激起文化的波澜。
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呼和浩特、西安……过去一年,回望三星堆文物在全国走过的足迹,它们所去过的远方,都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
一场观展人数突破100万的特展
“在观众心中播下一颗古蜀文明的种子”
5月20日,初夏。
当最后一名观众走出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展厅,备受瞩目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结束了长达100余天的展期,正式与上海的观众告别。
是上博东馆开馆的首个特展,观展人次突破100万,更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门类和体系最全的古蜀文明展……翻看这场展览所达成的成就,难免会发出惊叹之声。正因于此,回忆起与展览度过的时光,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胡嘉麟,用“波澜壮阔”形容了这次奇妙的经历。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现场图据上海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作为当时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出阵容,这场火爆程度堪比演唱会的展览,在预约通道开启的前两日,5分钟内就一抢而空了16000个预约名额。随后,上博东馆将每天的预约量从原定的八千人扩容到了一万人,但就算如此,该馆每天的观众接待量均达到上限。
“这应该是上博有史以来,首个观展人数突破了一百万的临展。”胡嘉麟介绍,在开展的三个多月时间中,展厅中人山人海的场景,几乎每日都在上演。“早在5月16日左右,参观人数就突破了一百万。从相关的报道中也能看到,在展览现场,文物的四周常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
在5月16日,展览迎来第100万名观众图据上海博物馆官方微博
每隔两三天,就要来“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学习、打卡的观众;看完展览后,第二天就飞往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美籍华人;赞叹于古蜀文明的瑰丽神秘,对三星堆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来自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馆长……在人潮络绎不绝的展厅中,沉睡了三千余年的古蜀珍宝静静陈列其中,迎来送往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因为这场展览,胡嘉麟也邂逅了许多有趣的文博爱好者,他们对于古蜀文明的好奇与认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认识一位观众,是资深的文博迷,我们统计了下,这场展览他来了23次。每看一次,他都会做很详细的笔记,还去买各种学术类的书籍去阅读,更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做讲解。”胡嘉麟说道,在这位“学习型”观众的身上,他也看到了自己策划这场展览的初衷,那就是——在观众心中播种下一颗关于古蜀文明的种子,成为他们探索古代文明的一扇窗。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现场图据上海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直至当下,虽然展览已经结束数月,但是在社交网络中,人们谈论关于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展览时,总会想起这些古蜀珍宝曾闪耀于上博东馆的日子。而在这场展览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三星堆文物的精美珍贵,更是古蜀文明和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
“我们在构思展览的时候,打破了以往按照时间去讲述的固有模式,着力呈现出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这也是我们希望告诉观众的,古蜀文明从不是独立的、外来的。”胡嘉麟说。
向古蜀文明发出“灵魂疑问”
这场展览从西安走向呼和浩特
2月25日,初春。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展厅中,历经4个月的“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也迎来了落幕之时。漫步展览中,本以为这批来自四川、湖北、陕西数十家文博单位的珍贵展品,此后应该难以出现在同一个场地。但出乎意料的是,就在数月后,它们将重聚在呼和浩特博物馆,继续向观众讲述璀璨辉煌的古蜀文明曾走过怎样的足迹,独特悠久的蜀文化又走向了何方。
就如同展览名称“问蜀”一样,展览以设问的方式展开叙事,向神秘的古蜀文明发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去了哪里”的“哲学三问”,并通过梳理东周时期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发展序列,展示了古蜀文明汇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进程,并强调了巴蜀地区对秦的统一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展览中,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头像和跪坐铜人像被陈列在独立展柜中,跨越三千余年的时空讲述着古蜀文明的神秘往事。
“问蜀”展览现场图据受访者
“其实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希望告诉观众的,不是古蜀文明有多么特立独行,而是要强调巴蜀地区对秦的统一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探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交融共生的发展脉络。”展览策展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彭文这样说道。这场立足于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的展览,通过轻松设问的方式,将早至新石器时代的宝墩文化,晚到战国晚期的蜀文化,在展览中呈现。从她收到的反馈来看,一位向来挑剔的文博大V,对这场展览却满是赞扬,没有吐槽。
“问蜀”策展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彭文在接受媒体采访图据受访者
同时,在2023年的年末,“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在跨年之夜被正式公布,其中,就有在当时开展不过月余的“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也足见这场展览的影响力。
如今,哪怕“问蜀”已经离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半年的时光,古蜀文明仍在发光发热。因为在与四川、陕西相隔数千里的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博物馆的展馆中,“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展”还在持续展出中。自5月18日开展以来,展览的参观人数截至目前已经突破了17万。彭文说道,自己此前收到了一条呼和浩特的朋友的消息。“朋友也是与家乡人相聚,说起了‘问蜀’展览,发来消息向我祝贺,说展览在呼和浩特很成功。”在她看来,倘若步入展厅的观众,不仅对三星堆的文物感兴趣,也对悠久深厚的蜀文化产生好奇,那这个展览就是成功的。
一眼千年,过目不忘。从西安到呼和浩特,从香港到上海再到广州、北京……如今,三星堆文物的奇妙“漂流”,还在继续。当观众凝视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凸出的双目时,似乎能从这双“古蜀之眼”中,看到古蜀人神秘而庄严的目光。而来自三星堆的古蜀珍宝,也成为人们了解古蜀文明的最生动的方式。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