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菁英”系列报道Vol.4
曲阜师范大学 赵娜
全马PB:2:42:11
半马PB:1:15:34
参加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本来并不在赵娜的计划之内,因为比完赛那天距离期末考试只有2天时间。
“我们就当聚一聚,开开心心玩一场嘛。”倒是老朋友张妮在邀她入队时打趣的话,一下子扑在了赵娜的情绪价值上。
这四年她们一个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活,一个念完研究生即将告别校园——两人都在繁重学业和训练比赛之间忙碌着。除了见面的渴望,或许赵娜和张妮都需要用一场更高强度也更好玩儿的“创作”疗愈自己。
这个时候,就没有比姐妹携手“越山向海”更好的选择了。
▲和赵娜(右图右2)一起参加今年“越山向海”的伙伴们:消防源,张妮,乙坤,松风(点击大图)
五人一车,黑夜到白昼,在143公里荡气回肠的张北地势中穿越平原、高山和湖泊,征服来自海拔、坡度和莫测天气的挑战——这场上世纪80年代诞生在美国、2017年落地国内的越野接力赛对赵娜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没有这种比赛经验,除了张妮其他队友都不认识,我一开始主要担心的是相互配合的问题。”赵娜跑了三棒,其中有两棒算得上肩负重任:第10棒“坡儿王”,9公里起伏山路,途径海拔最高点,配速4:46平均心率156,轻松搞定;第15棒“日行千里”, 14公里草原的最长赛段,配速4:25平均心率156,温度骤降的雨战也算顺利,风雨并未减色“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诗意。
▲这次越山向海,赵娜跑了三棒,尤其是第10棒“坡儿王”,9公里起伏山路,途径海拔最高点,配速4:46平均心率156,轻松搞定。
“我们分工明确,互相鼓励,所有人都在努力争分夺秒。”比赛结束,赵娜在自己的视频号展示了三块奖牌——奖牌经过艺术家设计,精美的样式中包含满满的细节与寓意,让不缺金牌的她爱不释手,“我感恩这场相遇。”
今年是赵娜从三年前疲劳性骨折漫长恢复期中缓过来的第一个正式赛季。她跑了8场半程,其中3次夺冠,最好成绩是修水1:19:18。让她在疫情后发怵的全马,她也在无锡跑出2:56:42,达到了赛前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同时,作为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年龄最大的大二学生,赵娜也在利用特长“发光发热”时获得了更多价值感。她被阳泉的消防队请去上分享课,向消防员讲解训练方法和跑步技术;她临时执教的物理工程学院中长跑男队,在校运会包揽了800米、1500米和5000米冠军。赵娜还作为中国代表队一员去郑州第一次参加了激光跑世锦赛,“跑是努力了,射击是真差。”赛后她告诉张妮。
▲赵娜被阳泉的消防队请去上分享课,向消防员讲解训练方法和跑步技术。
“赵娜现在上大学真的很努力。”张妮说,“但以前上大学这种话她是不怎么听得进去的。” 张妮比赵娜大一岁,六七年前两人因共同的师哥林鑫相识,并同在李子成训练营集训。同住宿舍时,爱做饭的赵娜负责掌勺,张妮切菜洗碗,分工明确。年龄相仿、都是打小练体育、都有弟妹,相近的经历让两个山东姑娘很快成为朋友。
“无论顺境逆境,她都很乐观。只要想做的事,她就一定会去做。”在张妮心目中,赵娜是对待训练一丝不苟的人,有时调整课大家都会偷个懒,唯独她再累、伤病情况下也要完成课表。
▲赵娜(右)和张妮(左)是赛场内外的好朋友。
2019年是赵娜离开烟台体校从场地跑转型马拉松后突破的一年,“女神诞生年”。不到20岁,势如破竹般收割了10场半程冠军,其中三次打破赛会纪录,还在无锡首次跑全马拿了季军后又背靠背赢了半程。
“受伤前那两年,是赵娜最开心的两年。”张妮那时已经在湖南湘潭大学读本科,很快将精力和训练重心转移到学校,“那时马拉松奖金收益乐观,她年纪小又要养活自己,很容易沉浸在短期收益中。”张妮建议赵娜考虑上大学,无非是希望她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路走得更宽。
赵娜的运动生涯遭遇过两次比较严重的受伤,都直接导致她做出“自谋出路”的选择。第一次是在烟台体校半月板中度损伤,送到医院后立刻就被医生扣下。当时她不想因此停训,和妈妈争执时两人都哭了。
妈妈一直拗不过女儿,她知道这是女儿骨子里的东西。五年级,没有训练基础的赵娜在镇运动会跑出1500米第二,她的天赋让莱州的体校和一所双语中学同时发出了邀请。
可想而知父母和班主任都倾向于后者。“我那时不懂未来,就凭着自己的好奇心选择了体校。”父母告诉她,从现在开始自己想怎么选都行,只要别后悔。
如果按部就班的话,赵娜从县体校进入烟台体校后,会继续被输送至更高水平运动队。“就这么说吧,在运动队如果你没有成绩,你就生存不下去。”她用了“生存”二字。
受伤及无法正常训练的压力折磨了赵娜半年,也催化了她要再为自己做回主的决心,只不过这次是在同一个地方选择离开。那个时候,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她看到了“按部就班“之外的世界。“我自己选的路,不后悔。”
离开体校,她拒绝了其他体制内运动队的邀请。“当时,对未来我的确有些懵懂,但是对过去,我很明确不想在那儿待了。”17岁本就是懵懵懂懂的年纪,也是赵娜在成人礼前为人生大事第二次做主的时刻。通过师哥林鑫介绍,她不久后加入了李子成训练营,在接受正规马拉松训练后很快迎来了转型后的第一次进阶。
▲六七年前,赵娜与张妮同在李子成训练营集训,度过了一段同吃同住一同训练的日子。
上大学后有一次,同学把在图书馆的发现带给了赵娜。作为日照马拉松的纪录保持者,当赵娜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成绩赫然印在2023年《户外》杂志上时,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回首过去时间兜兜转转的恍惚感与成功照进现实的荣耀感交织在一起。
2020年赵娜在贵州一直拖着患有胫骨骨膜炎的双腿训练,直到假期回家时才发现已发展成骨裂,属于疲劳性骨折的范畴。 “是不是只要我冲的太猛,就意味我无论怎么调整方向,其实都是在试错? ”马拉松生涯的第一次进阶,这么快就按下了暂停键,赵娜在养伤的3个月再一次陷入了身心折磨,她甚至把受伤的原因具体归咎于某次自己不得已而跑的一次全马,以至于对全马产生了恐惧。
▲2019日照马拉松,当时年仅20岁的赵娜(中)力压群芳,以2:42:11夺冠,这一成绩也打破了日照马拉松的中国籍女子选手赛会纪录。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长期漂泊、不稳定生活的压力,让我在那一阶段坚定了考大学的想法。”张妮他们说过的话,也重回耳畔——“赵娜,无论如何你要考大学,你会真正学到知识。大学的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一样,那种环境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由于疫情的原因,考进曲阜师范大学的过程并不算顺利,备考是通过网课,笔试也不得已在异地借考。在这之前赵娜甚至考上了其他学校的专科,但她不甘心,就当“又试了一回错”。
“等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已经27周岁了,这意味上学这四年我的节奏必须比别人快。”2022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赵娜发现自己是那一年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大的。
▲大一军训时,和同学们一起拍照。
大二开始,赵娜尽量多修学分,她想在毕业前早一点着手工作。倒是跑步这件事,她放慢了速度,拓宽了跑道的维度。“上学期没跑过的,这学期慢慢跑。”她把目光停留在校园的梧桐叶上,把配速降到和老师同学一样。
▲大二期间,赵娜在学校组织了爱好跑步的大学生跑团。
“宿舍里那些比我小的女孩子,治愈了我。”赵娜在更年轻的女孩身上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6月妹妹赵倩的高考成绩下来了,姐俩开始一起商量填报志愿的事。赵娜眼中,妹妹没离开过父母,正常地上学成长,好像人间烟火里另一个版本的自己。
赵娜代言的第一笔收入,花在妹妹的高中学费上了。高考前要补习,她担心县城补习班太远,就给妹妹报了一对一网课。“可能我们山东女孩都比较顾家,顾弟妹,这是骨子里的传统观念。”俩人一起列出学校名单,再分别给招生办打电话。尽管选择曲阜师范大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赵娜不想再离开家,离开爸妈和姥姥。但轮到妹妹,她希望她能考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不长不大。”
▲2022年拿到曲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赵娜发现自己是那一年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大的。
高二暑假时赵倩坐火车去宁波找姐姐,那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莱州。不是去玩儿,而是专程找姐姐减肥。从一次意外骨折养伤开始,她就气儿吹似的胖了起来,高一时竟涨到200斤。“我妹很依赖我,但在发胖这件事上,她和我没少争执,我知道这是青春期的问题来了。”
回想自己17岁离开体校,除去受伤,有多少青春期叛逆的因素在里面,赵娜当时并没有机会去面对这个问题。好在妹妹不用硬着头皮去独自面对青春闯关——至少不会卡在体重问题上。她在宁波跟姐姐一起训练,从两三公里的走跑交替开始,到能一口气跑七八公里,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减了30多斤。
▲赵娜(右)与妹妹赵倩(左)
“是姐姐让我从厌跑,到最后爱上跑步。”不仅体重下来了,赵倩还在高二校运会的3000米跑拿到年级第二,她更加信赖姐姐,“以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体测过了就行,姐姐说不行,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在帮助妹妹减肥这件事上的成就感不亚于拿马拉松冠军。“我姥姥说,咱家200斤都能跑出运动会第二,看来是有这方面遗传。”赵娜笑了,“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只要肯努力,迟早会逆袭。”
“赵娜活泼开朗的,但她分人。”张妮说,“很多人都觉得她很高冷,那是因为不熟。和我们在一起,她和‘女神经’一样。”越山向海是张妮和赵娜四年里自无锡匆会后的第二次见面。她们在回程前去北京打了卡,吃了稻香村和糖葫芦,那几天正赶上网络语流行“为什么偏要去北京呀,北京到底有谁在……”
“北京有朋友啊,和朋友一起炸街”俩人都在朋友圈玩起了这句话的梗。
或许因为前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的存在,当“娜”这个字出现在女运动员的名字里时,总显得又美又钢。赵娜网上的粉丝,不是喊她“娜姐”,就是喊她“娜妹”。赵娜做自媒体好多年,但她坚持说是今年才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博主,她只代表一个叫“赵娜runners”的女孩。
丧太简单了,顶着一切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的——别人眼里正能量的鸡汤话,对赵娜来说背后都有现实的支撑。“丧,不是指遇到困难,而是当时没有办法表达出来。”
娜什么是你很想表达的?用初心跑远路,在不断试错中突围。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王正
编辑:槠洲
设计:viuviu
图片:受访者提供
高校菁英系列报道
Vol.4
这是【“高校菁英”系列报道】的第四篇。
年轻的学生、热血的青年人往往被认为是最纯粹、最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群体。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将笔触对准那些一边在学校里追求探索人类智慧真理,一边用跑步和自己对话的女性跑者们。她们有的是顶尖的非职业跑者,有的只是为了爱好在简单奔跑。跑步或许是她们认识自己和走向社会的一扇窗。
“I run for woman, life, freedom”,脚踏在坚实的大地之上,她们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着未来跑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