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悍将黄伯韬与粟裕的纠缠,是解放战争中令人悲叹的一段历史。
黄伯韬长期以华中、华东野战军为对手,与粟裕打交道最多,他的个人悲剧,可以说主要在于碰上粟裕。
由此可以延伸出一个话题:国共将领出身相差无几,为何战场上却是一边倒?
我们就从黄伯韬与粟裕的碰撞中试为一析:
一、激战苏中:黄伯韬战术失机
黄伯韬,出生于1900年,比粟裕(1907年)大七岁。黄伯韬在北洋军阀时期从军,在金陵军官教导团参加过培训,有一定科班色彩。
黄伯韬为人耿直、崇尚实干,因为是杂牌出身,打仗敢拼死,所以很受蒋介石信任,抗战时期做到二十五军军长。
他治军严格,作风比较廉洁,与士卒同甘共苦,二十五军在他的打造下战斗力比较强悍。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整编,二十五军改为整编二十五师,黄伯韬仍任师长。
1946年国民党军集中12万人围攻我华中解放区,黄伯韬的整25师位列进攻序列之中。
苏中战役,我党历来有七战七捷的说法,由七场中等规模的战斗组成。其中黄伯韬打出了国军一个所谓的高光时刻,也就是七场战斗中的最后一场:邵伯战斗。
邵伯是华中解放区两淮(淮安、淮阴)南部的门户,国军以最强兵力25师猛攻此处,企图迫使粟裕主力在此决战。当时华中野战军仅有3万多主力,而国军有12万人,如果一旦纠缠在一起,将打成主力消耗战,这个情况粟裕绝对不希望见到。
面对黄伯韬的猛攻,粟裕只留下6个团的守备兵力坚守,而以主力反过去打国军的后方空虚之地,来了一个围魏救赵。
这样,就形成了速度竞赛。
如果黄伯韬先拿下邵伯,就可以逼粟裕主力回救两淮。如果粟裕先在南线取得胜利,国军主力就得放弃进攻邵伯,回救大本营。
黄伯韬以近两倍的优势兵力进攻邵伯镇,虽然也很积极,他还亲临前线指挥炮兵轰击我军阵地。但无奈久攻不下,直到粟裕在如黄公路战斗消灭国军一个旅,国军指挥官李默庵怕后方有失,令各部陆续回撤。
粟裕打南线,采取的是运动战,以近3:1的优势寻歼国军旅级单位。而黄伯韬却以并不大的优势,打正儿八经的阵地攻坚,时间必定会拖得较长。以黄伯韬的视角看,应当建议李默庵,留一部兵力继续打邵伯,而另以主力尾追粟裕,始终紧扣主力决战的主题展开动作。而不论黄还是李,所虑均不及此,可见黄的战术思想相较粟裕,有一定差距。
二、孟良崮之战:黄伯韬犹豫一天葬送74师
邵伯战斗令黄伯韬一时名声大噪,国军内部认为黄能够在粟裕面前来去自如,算得上粟裕的一大克星。
国军发动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后,黄伯韬率整25师参与对华东野战军主力的围攻。
张良甫的整74师被围于孟良崮后,向距离最近的整25师和李天霞整83师求救。
由于李天霞与张灵甫矛盾很深,整83师不尽全力支援,当时真正能够解救74师的,只有黄伯韬的整25师。
但关键时刻,黄伯韬突然犯起了犹豫。什么原因呢?
第一,国军在战前,将整25师、74师两个师合为一个兵团,由黄伯韬负责临战指挥。黄伯韬本来不愿意张灵甫过于冒进,要求其暂缓行军,与整25师靠拢前进,以免被华野抓住。但张灵甫自恃天子门生,执意前进,并抛出一个所谓中心开花的战略,一力担当吸引陈粟大军的重任。到了孟良崮被围,张灵甫又发电强烈要求黄伯韬向孟良崮靠拢,全力实现合围华野的企图。
黄伯韬是张灵甫的上级,却屡屡被倒指挥,心中很是不快。所以接到求救信,他心有抵触,始终未出全力救援。
第二,黄伯韬对前线战况有一定误判。整25师的一个旅在行进军遭到华野阻击,黄伯韬根据战况判断,阻击的华野部队打的非常激烈,应该是头等主力。一方面自己受攻,另一方面,围孟良崮的是不是诱敌打援,是不是张灵甫故作姿态,叫人援助呢?
也就是这一犹豫,使黄伯韬浪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等到他在蒋介石的严厉催促之下发动进攻时,华野又调来了更多阻援部队,死死地把黄伯韬挡在距离孟良崮仅4.5公里的天马山,黄伯韬在望远镜里眼睁睁看着解放军的炮火将74师彻底毁灭。
试想,此战华野打得十分艰难,虽然以四到五倍的兵力包围了74师,长久看必然能消灭之,但是华野的时间有限,一旦拖到五天以上,国军其余数十万人反包围过来,华野就有被围而歼之的危险。如果黄、张两部汇合,兵力增加到6万多人,那么三至五天时间内,华野绝对吃不下这么多人。
如此一来,粟裕的全盘计划就将全部打乱。事前有谁能想到,战机就在黄伯韬犹豫的一天里,悄悄发生了剧变。
临战而疑,是为将者的大忌!
三、豫东战役:黄伯韬只会打死板仗
孟良崮战役后,山东战场又爆发了南麻战役、临朐战役两场大战。在南麻战役中,胡琏所率整11师遭到华野主力包围,黄伯韬再率整25师参与解围之战。汲取了上次教训,黄这次没有再犹豫,率部急速进军,正好又碰上连日大雨华野进攻不力,粟裕判断再打下去将被敌反包围,于是下令撤出战斗。黄伯韬总算是将功补过了一回。
也正是因为这几次战斗,国军内部对黄伯韬形成了一个错误认识,认为此公善打硬仗,正好击中粟裕虚实相间战略的要害,所以屡屡把他推到前线对付华野。一
1948年6月,豫东战役爆发,粟裕指挥华野主力在豫东开封、雎县一带围住了国民党军第七兵团。
国民党军立即出兵邱清泉、胡琏两部兵力救援区兵团。粟裕、刘伯承分别指挥华野、中原主力部队拦住邱、胡。
蒋介石再派驻扎于山东兖州的黄伯韬整25师来救。
黄伯韬到达战场区内时,区寿年兵团经大部被摧毁,兵团部被打破,司令长官区寿年也被俘。
这时打援就成了主要任务。粟裕判断,三路援敌,只有黄伯韬机动距离最远,实力最弱,于是迅速改变同时打几个强敌的策略,从打邱清泉的部队中抽调出一部分力量,与其他主力一同围攻黄伯韬。
黄伯韬本是兴冲冲来救援,想摘个桃子,却不料一头撞上南墙。激战数日,黄伯韬被歼灭好几个团的兵力,已渐呈败象。好在华野不求歼敌,只求退敌。打了几天,华野也需要休息,加之整25师确实耐得住苦战,无论死多少人,仍能坚守住阵地,甚至在黄伯韬亲自指挥和带头冲锋下,打反冲击夺回阵地。这令粟裕大感挠头。激战两天多,粟裕令各部退出战斗。
这场战斗,黄伯韬带着主动之势,打到域内,却又转化成客军之势,鲜明地反映出,黄虽有悍将之能,却没有全局之眼光。打仗套路太过死板,攻守节奏转换太慢,生力军居然打不过已经略显疲劳的华野。
然而国军内部很少有人看到黄伯韬在战略眼光、全局眼光上的短处,继续将其推到抗击华野的前线。
这,最终决定了黄伯韬的悲剧命运。
四、淮海战役:死板的黄伯韬终陷绝地
1948年年底,在我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发动淮海战役之时,黄伯韬在顾祝同的关照下,升任第七兵团司令长官,下辖五个军、整编师,兵力多达12万人。
黄伯韬兵团被部署在华野的正面,这鲜明体现了蒋介石以及国军总部对黄伯韬的一贯看法。让熟悉粟裕作战特点的黄伯韬,以战略性力量顶住华野正面,使陈粟无法展开,无法突破。
蒋介石确实也发现了黄伯韬善于死打硬拼的特点,这样的安排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形势所迫,在粟裕建议、总前委认可以及中央批准之下,华野主力制定了先打黄伯韬兵团,对徐州国军主力来一个中央突破。
此时国军在战略上已经逐渐滞涩,兵力布势完全失去主动性,其一字长蛇阵说难听点就是节节防御之阵,只能挨打,无力还击。
握有强大机动兵力的黄伯韬,在战略形势被动之时,也完全发挥不出当年粟裕在苏中、山东战场时时敢于围魏救赵、运动歼敌的战略构想。
最悲剧性的是,黄伯韬也完全不了解粟裕的特点,认不清粟裕打仗最会抓住主要矛盾,而他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就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他认为粟裕不敢张口吞他,因而部署进军路线、作战斗准备时,完全没有做好与华野主力遭遇并打主力决战的设想实际行动。
徐州国军邱清泉、李弥等兵团与黄兵团,也基本没有什么战略上的配合。
11月7日,黄兵团进至碾庄,被四面八方赶到的华野主力团团包围,至此黄伯韬方才如梦初醒,才知道自己居然成了华野头一个目标。
这个只会打恶仗的黄伯韬,虽然指挥部队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抵抗,把十二万国军的战斗力逼到了极限,但终于没能挡得住华野三倍兵力的猛攻。黄伯韬在兵力打光后,拒不投降,愤然自杀。
黄伯韬与粟裕纠缠两年多,固然熟知华野的作战特点,但对比粟裕灵活机变、大局观突出、极富战略观念,黄伯韬虽然也骁勇善战、善打恶仗,但战术层面发挥的再高超,又岂能弥补战略观层面的缺失。
国军大多数将领之所以打不胜,都与这条原因有莫大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