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见习记者 崔贝勒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的非遗文化项目展示现场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乌干达小伙维克多兴致高昂,演唱了一首意义非凡的歌曲《朋友》,他说这首歌正是自己在中国两个多月时间里最深切的感受。
现场,来自湖南、北京、河北、四川等地31项绚丽多姿的非遗项目吸引了非洲各国青年朋友的目光。他们跃跃欲试,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中国古老、精美的工艺。
先滴一层薄胶,再将螺钿片嵌在装饰物上……河北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老师孟威手把手教维克多使用螺钿嵌工艺制作一枚精美的胸针。
“螺钿嵌是一种装饰工艺,将由螺壳和海贝磨制而成的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在老师的介绍下,维克多了解了这门手艺在中国传承千年的历史,他发出赞叹:“这种黑色底色上有细微亮片的物品很漂亮。”
孟威将做好的胸针作为礼物送给了维克多,此次观展,他又收获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非遗工艺品。
非遗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也是增进多元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宋爱华是宁门香局创始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和香制作技艺传承人,她说制香这门技艺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中非两地自古以来的经贸往来。
宋爱华介绍,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香料从亚非国家运输到中国,中国人开始探索香料的多种功用,才孕育出了独具东方韵味的香文化。
“昨天,有一个非洲姑娘拿起我手中的香包闻了闻,我用蹩脚的英语问她,闻过之后会不会吞口水,她点了点头,因为这种香有健胃开脾的功效。”宋爱华说,这正是中式香和香水、香薰最大的不同,它是医用之香,所以外国人对鹅梨帐中香、子桂引都非常感兴趣。
中非民间论坛是两地民间交流的平台,对促进双方友好、务实合作及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而非遗文化就是闪耀其中的明星,多元文化在此碰撞。
24日,论坛开幕前夕,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财务处处长罗哈•泽沃迪就前来参观非遗文化展示。他来到浏阳木活字印刷术展台前,饶有兴趣地观看非遗传承人吴汉涌操作木活字。
在传承人指导下,他摩拳擦掌、上手操作。纸张摩擦发出“唰唰”的响声,三五个回合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印在纸上。短短10秒,这位非洲友人体验了中国古老的“魔法”。当翻译人员向他解释这句诗的含义后,他露出了然的微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祝愿。
来自南非共和国的李维和加蓬共和国的阿罗伽是此次论坛的留学生志愿者,为中外友人表演热情洋溢的非洲舞蹈。他们分别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两人结伴参观非遗文化项目展。看到小巧精致的长沙核雕摆件后,李维认出其中几件是用橄榄核雕刻而成,“我们国家也会用橄榄核做一些手工艺品。”在长沙市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成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马罗成的指导下,李维用锉刀磨制了一个核雕挂篮,还学会了“盘它”的意思,临走时说要带几个核桃回去“盘盘”。
阿罗伽则请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用繁体字写下他的中文名字。他说:“中文很难学,繁体字更难,我正在努力学习中文。”得知魏立中经常去英法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时,阿罗伽主动教了他几句常用英语和法语。
25日当天,非遗文化项目展一直持续到晚上,非洲朋友源源不断地涌入展区,“沉浸式”感受“中国风”的魅力。不少非洲友人被中国非遗“圈粉”,要将非遗礼物带回家。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中非友谊得到新的升华。
来源:华声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