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椰子帮香港】了解资讯
最近!又一病毒引起全世界警惕!
一个名为奥罗普切的病毒(Oropouche Virus),正在南美洲巴西疯狂肆虐。而且,已经造成了全球首个被记录死亡病例!
这些患者经过一系列检测,排除了寨卡、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钩端螺旋体等病毒或脑膜炎球菌、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等细菌感染的可能性,针对奥罗普切病毒的核酸检测呈阳性。
那么,这个病毒危害性有多大?有人说,感染这种病毒后,症状和患上骨痛热症差不多。
但更让人关心的是,它会造成全球又一轮疫情爆发吗?
又一种病毒,爆发了!
新加坡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巴西卫生部表示,已记录全球首例奥罗普切热致死病例,有两名女性死于该疾病。这是全球首次发现奥罗普切热致死病例。
据巴西卫生部7月22日最新公布的权威数据,目前巴西全国范围内已有16个州报告了奥罗普切热的确诊病例,总数激增至超过7000例。
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全年累计的835例,更凸显了疫情在巴西境内的迅速蔓延态势。
示意图,图源:iStock
另据法新社报导,巴西卫生部在声明中说,这两位女性来自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Bahia),皆未满30岁、无其他疾病。
但在染病后,两人皆出现与骨痛热(登革热)重症相似的病征和症状。
根据研究,奥罗普切病毒主要由媒介也是吸血昆虫如蚊、蠓等叮咬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恶心和腹泻等等。
但是,与骨痛热不同之处在于,在大约一半的奥罗普切病毒感染病例中,这种疾病在症状改善之后相当容易复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奥罗普切疾病通常持续3-6天。高达60%的病例会出现短暂性症状复发。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这就引发了不少卫生专家对于这种病毒的担忧。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病毒目前似乎有扩大化的迹象。
原本,这种病毒在巴西境内已有长期存在史,至少已经存在于世界上有50年了,且诊断出超过50万例病例,但一直都局限在小范围内传播。
然而,自2023年起,其传播范围显著扩大,不再局限于特定区域了......
奥罗普切感染区域(红点位置)这些年一直在不断扩大
多国通报输入,美国坐不住了
新加坡
截至7月16日,南美洲除了巴西以外,另有玻利维亚统计通报奥罗普切313例,秘鲁287例,古巴74例,哥伦比亚38例。厄瓜多尔、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也都曾都曾报告过奥罗普切热疫情。
病毒近日似乎朝着北美“进军”,古巴公共卫生部报告了两个省奥罗普切病毒疫情,这是古巴首次发现该病毒。
万幸的是,世卫组织近日表示,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该病毒在古巴有人际传播或确认死亡病例。
然而,奥罗普切病毒却似乎有着继续“远渡重洋”往外输入的迹象。
综合意大利《共和国报》、MilanoToday网报道,近日,米兰萨科医院确诊2例奥罗普切热病例,患者分别来自巴西和古巴,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目前,全意共确诊4例。另外两例为不久前分别在维罗纳、弗利确诊,同样为境外输入。
最新确诊的两名患者,在前往米兰萨科医院就诊时都出现高烧、皮疹、恶心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眼见奥罗普切病毒似乎正处于蔓延状态,且美国佛罗里达州一直都是从古巴登陆美国的热点地区,两地之间有大量旅行往来,奥罗普切病毒有国际传播的风险。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近发布了1级旅行警告。
图源:CDC
CDC建议,所有在奥罗普切受影响地区的旅行者应采取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期间或之后如果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僵硬、恶心、呕吐、寒战或对光敏感等症状,就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此外,上海疾控中心也于近日发表了警告,呼吁大家在有疫情的地区旅行时或归来后2周内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来源:澎湃新闻
让中美两国都如此不淡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奥罗普切至今仍然没有特效药和预防性疫苗可用!
因此,防止媒介昆虫叮咬是预防的关键。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①提前做好准备:如必须前往受到奥罗普切热疫情影响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请做好充分准备,携带驱避剂和长袖衣物。
②避免昆虫叮咬:当地外出时使用驱避剂,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避免在清晨和傍晚昆虫活跃时段外出。
此外,针对南美洲和中美洲日益增多的奥罗普切病毒,巴西科学家发出警告称,这可能会导致子宫内感染婴儿的死产和神经缺陷。
据《科学》报道,在7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技术说明中,巴西卫生部报告感染该病毒的母亲的新生儿中有4例小头症——一种大脑发育迟缓的情况,以及1例可能与病毒有关的胎儿死亡。
来源:Science
这种联系尚未得到证实,但巴西卫生部建议卫生专业人员密切监测感染奥罗普切病毒的孕妇。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病毒学家Almicar Tanuri说:“这些病例令人担忧,是需要警惕的信号。”但他同意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示意图,图源:新华网
新加坡骨痛热病例持续激增
新加坡
奥罗普切在全球加速蔓延的消息传到新加坡后,让不少网友忧虑,一些人呼吁厂商尽早投放疫苗。
但另有一些网友则看起来相当佛系,觉得在不可能消灭其病原体传播途径的前提上,只能被迫接受和这些病毒们一路共存。
事实上,奥罗普切目前还离生活在新加坡的我们比较遥远,但近在咫尺的骨痛热症确实不得不防!
数天前,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布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本月20日,2024年新加坡累计的骨痛热症病例已经超过了10110起!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之和!
图源:海峡时报
截止到本周一,全岛仍有70个骨痛热症活跃区,其中10个活跃区是病例超过10起的黑区。
其中,裕廊西1道和42街累计病例达103起,并且病毒还在快速传播中。而另外两个“大黑区”岗沙路(Gangsa Road)和贲耐路(Benoi Road)的骨痛热症传播也仍在持续,通报的累计病例分别达到了410起和47起。
黑区遍布全岛各地,其中红色区域尤为严重
过高的骨痛热症数量,给新加坡人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威胁。
本地今年上半年共有13人死于骨痛热症,这也比去年全年的六起死亡病例多出一倍以上。
其中,第一季度死亡人数为7人,第二季度则为6人。
国家环境局发出提醒,如果民众不采取足够措施,骨痛热症病毒的风险因素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病例继续激增!
图源:海峡时报
不过,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一些卫生专家却表示,新加坡骨痛热症的情况“目前仍然能够收到控制”。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传染病建模助理教授林觉涛博士说,这两周新加坡已经监测到了新增病例数放缓的迹象,单周新增病例只有200例出头,这比2020年的同期每周新增1700例左右有着明显差距。
因此,骨痛热症病例看起来很难创下历史新高,只是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创造更多伊蚊繁殖和叮咬的机会。”
图源:Todayonline
另一方面,国家环境局实行了8年之久的伊蚊绝育计划已经初显成效,蚊子数量已经显著减少。
在某一些试验区域里,蚊子数量减少了超过80%,居民感染骨痛热症的可能性比其他地区的居民低了77%之多!
然而,光靠政府的努力也不足够。大家还是得在家中即使清扫整理,不给伊蚊繁殖的空间和环境。
一个好消息是,新加坡即将推出几种新的骨痛热症疫苗。现有数据表明,这些疫苗能针对不同变种的骨痛热症,提供更好的保护,包括没有感染过骨痛热症的人群。
但只有个人和政府双管齐下的努力,才能真的把这个危害不小的疫情,真正的控制住......
大家可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BLOCK” 步骤,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免骨痛热症和茲卡病毒的侵害。
铲松硬化的土壤
清空花盆底盘
倒翻水桶并擦拭其边缘
更换花瓶里的水
保持屋檐排水沟清洁并放入杀虫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