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一场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成长圆桌会上出现有意思的一幕:十位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创业2024年度十大先锋"的创业者受邀前来分享各自的创业经历,其中有四位由于在海外拓展业务,由公司高管代为参会。
"民间交流就像毛细血管,细致入微也不可或缺。"十大先锋之一、上海菲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华说。这些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如何突出重围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他们的经验值得聆听。
硬实力与性价比,企业"出海"的两张王牌
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金属-弹性体粘接界面材料是汽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的关键材料,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当下,他们产品在欧洲供应链中的占比不降反升。
硬实力与性价比,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两张王牌。"目前这种材料全球只有三家供应商,其他两家是美国公司,我们的产品价格比他们低15%左右,且性能更好。"上海普力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周怀说。
普力通成立于2009年,一开始他们的出海路也挫折不断,海外供应商对将中国材料提供商纳入供应链将信将疑,随着整个汽车行业越来越讲求性价比,普力通价廉物美的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海外客户的选择。
"我们公司6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欧美国家。"上海复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谢宁说。在出海之路上,硬实力是敲门砖。创业之初,复志便以"大满贯"之姿,拿下了美国诸多专业级3D打印领域大奖,英伟达、波音、微软、苹果等大型企业,都是复志的客户。2022年,复志更是入选全球十大创新3D打印公司,是亚洲唯一一家入选的公司。
紧贴实际需求,在细分领域做到头部
"初创企业除了进军那些全新的行业,就是在细分领域跟随已有技术慢慢打磨,逐步做到行业头部,那么别人也会关注到你。"张华说。
菲莱测试就选择了半导体领域非常细分的赛道——光芯片测试,一个从来没有中国团队踏足过的赛道。然而,市场又非常广阔,几乎每一颗高端的光芯片都需要测试。最初,团队只有4人,也仅有一条与光芯片有关的产品线,但是他们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客户——某头部公司,选择他们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正是因为,这条赛道上的中国企业非常稀缺。
进入头部公司的供应链,菲莱测试发展飞速,目前公司已有200多人,并逐步向外发展出硅基逻辑器件、碳化硅设备等高质量产品线,2022年营收近亿元。
张华认为,成为头部公司的合作伙伴,贴近最前沿的市场需求,是菲莱测试快速发展的秘诀,这也得到了上海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龚超慧的共鸣。
龚超慧的创业想法很简单,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学习多年,觉得自己有技术有能力,可以去创业。但他很快意识到有技术其实不够,创业者要做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如果说科研是"纵向的钻研",那么创业便是"横向的集成"。如今他所创立的宾通智能就与场景深深结合起来,是一家以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为核心,为海内外制造企业提供柔性制造与智慧物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
了解政策选对赛道,在上海实现创业梦想
朴烯晶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与"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关系匪浅。该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张文龙表示,三年前正是因为参加了大赛,了解到市科委对科创企业的政策扶持,才让40多岁的他坚定了创业的想法。
张文龙所从事的领域是超高纯聚合物特种材料,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都相关,无论是超算的冷却液、人工关节,还是人形机器人的材料,都需要用到该类材料。今年,朴烯晶新能源材料的营收就有望突破1亿元。
十大先锋中的上海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技术官陈建利在创业之前,已是领域内著名研究者,在30岁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聘为教授,而他选择复旦大学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想把公司注册在上海"。
推动全链条深度融合,完善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生态体系,上海正在全力推进。上海市科委科技企业服务处副处长薛博仁介表示,除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市科委还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基础研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为此,上海市增加了这方面的政策供给。除了真金白银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上海还为企业推出了包括大型仪器共享、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等4类服务,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