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勇 杨霏)今年以来,陇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繁荣地名文化、深化地名信息服务,挖掘地名内在价值,释放乡村资源要素,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夯实乡村精准治理基础。
全县联动摸底“署名”。出台《陇县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构建县乡、村、三级推进工作机制,民政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部门全力配合,汇聚集体智慧,凝聚强大合力。对全县10个镇109个村(社区)2277平方千米行政区划面积内山体、河流、湖泊、沙地、乡村周边道路、村内街巷、各类设施等乡村地名标志设置情况进行网格化全面摸排登记,对每一处乡村地名做到知根知底。
征集多方建议“起名”。各镇各部门将乡村地名建设有关任务纳入乡村振兴规划,与本地区、本行业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工作有机结合,已采集上图标注3800余条。统筹考虑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范等要素,计划选用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地名,对首批64条“有地无名”和114条“一地多名”、不规范地名备案、“起名”、设标,大力传承农耕文明、赓续地名文脉,为壮大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增添文化含金量,提振乡村精气神。
丰富地名内涵“扬名”。各镇村充分动员乡贤、离退休干部、教师、乡村干部等200余人广泛参与,挖掘乡土历史文化、民间传说,丰富地名文化内涵,依托融媒体平台及“抖、微、快”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宣传《地名管理条例》3000余次、发布《关山草原上的地名典故》《火烧寨的由来》《秋家庄的故事》等《陇县地名故事》20余篇,讲好、宣传、推广乡村地名故事。摸清古镇、古村落、传统风貌区等地名文化遗产23处,将娘娘庙、教场塬、陇州文庙等17个“老地名”“乡土地名”纳入县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并向省市申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乡风、体现乡韵、铸造乡魂、留住乡愁。
赋能乡村振兴“用名”。不断深化地名信息应用,找准地名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的结合点,探索建立“互联网+地名+电商+物流”服务成效,通过全面推进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收录采摘园、电商、乡村旅游点、农家乐等点位547个,推动乡村邮路、产业路、资源路数字化,为物流下乡、快递进村、农特产品上市等“定位导航”,给陇州苹果、老丈人蜂蜜、“国潮新集川”等一大批名优土特产、民俗旅游产业“装上数字翅膀”,打通城乡融合大动脉,畅通乡村微循环,切实“用好名”。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