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这是当初红军留在柯渡镇回辉村清真寺的一个标语,它生动地显示了我们工农红军的良好作风,表明了红军坚决拥护人民利益,不拿人民的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如今这个标语已经在岁月的洗涤下开始褪色,但红军和群众的军民一家亲的场面还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柯渡镇向来"板栗之乡"的美名,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但它能被人熟知,并不是因为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是因为这里有著名的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曾经工农红军强渡金沙江之前的战略指挥所就曾设在这里。
图│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对于陈昌奉而言,柯渡镇始终是在他印象中记忆深刻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他见证了毛主席为了军事部署,和周恩来、朱德等首长挑灯夜战,不眠不休的辛苦工作。
这一幕幕陈昌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毛主席对于他而言,就如同长辈一样亲切,因为毛主席是像对待晚辈一样亲切的教导着他。
图│陈昌奉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苦孩子,他在1930年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之前,是根本不识字的。而毛主席看他很机灵,就告诉他年轻人还是要多读书的,这样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才能更好的革命。在毛主席的帮助下,他先是学会了自己的名字"陈昌奉"这三个字,然后在工作生活之余,又学会了很多字的书写。所以在陈昌奉的心里,毛主席就是最重要的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原来的中央根据地,进行战略性转移。
1935年的4月30日,毛主席率领部队来到云南的柯渡镇,在这里进行临时的中转,并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图│毛主席
当地老百姓看到红军的到来都非常高兴,人们知道红军是为老百姓做主的,都纷纷表示要把家里的位置腾出来,给辛苦的红军战士住,但毛主席一再告诫战士们,不能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更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部队进驻到柯渡镇丹桂村后,需要设立军事指挥所,这时候村里的村民杨家郎就挺身而出,表示要让出自家宅子。因为在村里,他的宅子是比较大的,这样方便首长们去开会,进行军事部署。
图│毛主席
在杨家老宅,毛主席主持召开了"渡江会议",商议了渡过金沙江的整个工作安排。这次的渡江计划对红军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周恩来亲自跟陈赓等人交代,"夺取金沙江皎平渡关系到全军的安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天又一天,毛主席都和首长们在杨家老宅商议周全的渡江方案,而陈昌奉作为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只能看着首长日益憔悴的身影心疼不已。但他并不敢打扰首长们的会议,只能在外面一边守卫,一边想着今后一定要提醒首长注意休息。
图│金沙江
当渡江方案最终成型后,红军在丹桂村的最后一晚,陈昌奉躺在床上辗转难侧,他担心毛主席的身体,总想着首长们太辛苦了,他要帮着去分担。当他正打算要睡下的时候,滴答滴答的钟表走动的声音突然提醒了他,对呀,有了这个钟表,那么以后就能提醒首长注意休息了,这太好了。
他知道这是杨家老宅那个八音钟发出的声音,也知道房子的主人杨家郎挺喜欢这个八音钟,而且按照部队的纪律,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拿这个八音钟,但是这个钟表对提醒毛主席的休息也很重要呀。他想去跟主人说一声,但他知道毛主席知道后,一定不会同意他拿走这个八音钟的,他生平第一次有了要违反纪律的想法。
图│毛主席
再三思考之后,他还是默默地拿走了这个钟表,他想着明天就要开始渡金沙江了,那个时候告诉毛主席,顶多会说他一顿,但起码以后可以及时提醒毛主席休息了。为了首长的身体健康,他怎么挨批评都不怕。
1935年的5月2号,中央红军开始组织部队过江,而在渡江的前夕,毛主席突然发现了这个八音钟。他对这个钟表还是很有印象的,因为这个钟表的外表还是比较精致的,借住的杨家宅子的主人曾经给他提到过。
图│毛主席
他十分严肃地询问陈昌奉到底怎么回事,他只得说出是他擅自做主拿走的。一向对他们这些小战士十分关怀的毛主席破天荒的生气了,严厉的批评陈昌奉这种做法,是违反了红军纪律的,要求他必须还回去。可这时候,他们已经到了金沙江边,后面还有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部队穷追不舍,而这一回去,直线距离都有140公里了,这一去一回,肯定是要耽误整个行军进度的。
周恩来等首长看毛主席十分生气,但也知道陈昌奉的一片好意,于是首长们就劝说毛主席,可以把这个八音钟放到金沙江边的群众家里,可以委托群众帮忙把这个八音钟放回去。
图│周恩来
陈昌奉原本还想争辩,但看到毛主席已经很生气了,只能拿着八音钟,找到当地百姓,再三拜托他们帮忙送回去。
等他回到部队后,毛主席语重心长的教育他,告诉他,我们作为人民的部队,是不能拿人民的一针一线的,一旦我们的意识松动,我们开始主动去拿人民群众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价值多少,这都是会损害我党我军形象的大事。
毛主席语重深长的教导,让陈昌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是很危险的,这是他以前都没有想到的。
图│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他在部队里做了深刻的检讨,并号召同志们要坚决贯彻红军的优良传统,做人民的好战士。
其实,此时丹桂村的杨家郎发现自己家的八音钟不见了后,他知道是红军拿走的,高兴坏了。他觉得,自己能给红军做一点贡献,这太荣幸了。有乡邻来他这里做客,他还特别自豪的告诉别人,他为红军做贡献了,那种自豪的神态让乡邻们羡慕不已。
但等金沙江边的那户村民把他家的八音钟送回来后,他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红军的纪律竟然如此严明,连一个小小的八音钟都不收,都要千里迢迢地委托别人送回来。拿着八音钟的杨家郎,想到这几天在他家借住时,毛主席、周恩来等首长那亲切的音容笑貌,不由得眼眶湿润了起来。这么大的首长,竟然会把这么小的事情放在心上,红军,不愧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队呀。
图│周恩来
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花了3天的时间,而且过程是十分艰辛的。当时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合适的运输条件,整个部队只能通过几个简陋的小船分批通过。为了防止国民党的偷袭,当时红军第九军团承担了牵制敌人火力的重任,在成功的将国民党部队牵制住后,红九军团也于5月5日开始了强渡金沙江。
在部队渡金沙江的整个过程中,中央红军的首长们都高度紧张,生怕出现一点意外,而毛主席更是几乎一夜没有合眼。这个时候陈昌奉就想着趁着休整的时候,赶紧找来一块木板,简单的给毛主席铺一个简易床,让首长先休息一下。
图│红军渡金沙江
但见到这个简易床后,毛主席非但没有高兴,他还十分严厉地再次批评了陈昌奉,他告诉陈昌奉,现在正是强渡金沙江的关键时刻,他作为部队的领导人,怎么能只顾着自己休息呢,红军3万多人的安危都系于他手上,他的责任多么重大。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告诉陈昌奉,作为红军战士,我们永远都要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不管如何,我们都要以取得抗战胜利为首要目标。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在陈昌奉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在之后的工作中,他也一直这样鞭策自己,始终都不忘首长的教诲,对他之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鞭策作用。
图│毛主席
从那天起,陈昌奉就始终提醒自己,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记住,第一时间给毛主席准备好工作的地方,因为在毛主席的心中,工作时放在首位的,人民的利益是放在首位的。
强渡金沙江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红军总计3万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渡过湍急的金沙江,就意味着要想尽办法,依靠一切的力量。
由于时间有限,当时红军想尽办法也就只能找到7条小船,而且有一条小船由于太破旧,已经不能正常载人使用。面对3万人和只能通过6条小船去运输的条件,当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只能尽可能多的去找船工分批去运送红军。每条船上都安排有6名船工,他们轮流划船,运送到了10趟之后,体力就出现透支,这时候就需要下一名船工赶紧接趟。这样一趟又一趟地运送,一个又一个船工的交接棒,才把这3万多的红军战士一个个地送到了金沙江对岸,成功的脱离了险境。
图│刘伯承
为了感谢这些船工们的帮忙,红军给了船工21块大洋,只可惜这些船工的报酬大多被他们当地的保长给抢去了。
当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被红九军团牵制迷惑的国民党一度以为红军要往川黔边境转移,但等到了昆明后才知道"上当",等回过神来的国民党来到金沙江边时,我们的红军早已经渡过金沙江了。
不得民心的国民党望江兴叹,他们想要过江,但他们连小船和船工都找不到,没有人会愿意帮助国民党。不管他们开出多优厚的条件,都没有人理会他们。最终国民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红军离去。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就继续开始了长征之路。部队开始沿着会理至西昌大道,一路向北,要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计划建设苏区根据地。
图│红军渡金沙江
但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想尽办法渡过了金沙江,并计划进攻至四川省西昌。他们当时并不怕红军会强渡大渡河,因为大渡河北岸有川军的重军把控,而且大渡河水流更加湍急,这样的天险,几乎是很难攻克。所以当时的蒋介石告诉川军要严防死守,千万不能放红军通过。
但红军战士又岂是会轻易认输的,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各位首长经过商议,最终决定派18名勇士作为先头部队,在整个红军的掩护下,强渡大渡河,把国民党的防控撕开一个大口子,让大部队得以顺利渡江。
图│强渡大渡河
红一团第一营孙继先营长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在二连里挑选了能力最突出的18个战士,告诉他们这次的突击任务,危险极大,但对于整个红军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红军能不能顺利的突围,就看大家的了。
孙继先营长的这一番话,让战士们顿感热血沸腾,大家纷纷表示,作为红军战士,就已经早早地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尤其是能够为了整个部队的前进而牺牲,他们感觉倍感光荣。
就这样,这18位勇士在红军的掩护下,突然向大渡河北岸的川军发起了突袭。在战士们不畏生死的勇气之下,守在大渡河岸的川军很快就被打败,而大部队也终于得以渡过这个天险大渡河。
图│川军
渡过大渡河后,毛主席非常开心,他带着警卫员陈昌奉和警卫班长胡长保一起爬山,一边爬山一边还给年轻的警卫员们讲这些年的革命故事。
突然间,国民党的轰炸飞机从他们头顶划过,原来是恼羞成怒的国民党要空袭红军。眼看着一大块炮弹就要在毛主席的身边炸开。陪在毛主席身边的警卫班长胡长保一把推开了毛主席和陈昌奉,而炮弹就这样在他的身边爆炸。爆炸的威力很大,胡长保的嘴角的血一股股的往外流,毛主席心疼的看着他,一个劲地喊着他的名字,并且让卫生员赶紧过来救治这个英勇的小战士。
图│毛主席
而此时,躺在毛主席怀里的胡长保明白自己的伤势严重,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他抓紧给毛主席表达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并且让毛主席把包扎伤口的绷带和药都留给其他还有生还希望的伤者。
胡长保怀着深深的眷恋看向毛主席,他多么想再陪着毛主席抗战,直到国家解放的那一天。可惜,他的生命就要终止在今天,他看不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了。但是,胡长保并不后悔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再给他一百次机会,他都是一定要把毛主席推开,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主席,可惜不能跟着你们一起去陕北,不能见证根据地的发展了。我是江西吉水人,我牺牲后请帮忙转告他们,儿子没有给他们丢人"说完这段话后,胡长保就在毛主席的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年轻的陈昌奉始终忘不了这一幕,更是暗自下定决心,抗战胜利后一定要找到班长的家人。
图│长征路上的毛主席剧照
但其实,红军此时面临的挑战很多,不仅要面临着国民党的偷袭,而渡过湍急的的大渡河后,这一路的艰难,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当时的国民党猜测,长征之路这样艰险,红军很难会存活下来。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的第一个莫大的考验就是过草地。这一片大草地看似平静,实则下面暗藏杀机,下面都是会"吃人"的沼泽地。很多年轻的战士稍有不慎,就会踩到只有浮草的沼泽,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踩到了泥潭,但很快就有战士发现,越想把脚拔出来,越是陷入的更深。
战士们之间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发现有战友陷入沼泽,立马会有很多的战士开始一起使劲往外拉,但很快就发现了,这沼泽的力量太恐怖了,很快先陷入的战士只剩下双手还在外面。而其他跳入沼泽去救人的战士也会发现,自己也挣脱不得了。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陷入困境,后来陷入沼泽的战士,不再让其他战友再做无谓的牺牲了,他们哭喊着让战友离开。
图│红军过草地
不仅是前进的道路凶险万分,过草地时,红军遇到的更大问题是食物的问题。战士们储备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没有食物的战士们,只能想其他办法。这时候,陈昌奉想到自己的草鞋是猪皮底的,他把鞋底的冲洗后,放到锅里煮,然后惊喜地发现竟然真的能吃,他马上把自己这个发现告诉了周围的战友,这样大家的食物又多了一个来源。
好不容易渡过了草地,红军还需要翻越大雪山才能到达陕西革命根据地。可在进入雪山前,为了尽快通行,再加上草地的环境十分酷热,所以很多战士都把衣物等丢下,因此在过雪山时,很多战士都被冻伤,甚至一位军需处长将抗寒的棉衣都分给了别人,他自己却冻死在了寒冷的雪花纷飞的雪山上。
图│红军过雪山
这些经历,都在陈昌奉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暗暗的决定,一定要把这些伟大的战士们那些令人动容的经历记录下来,要让大家都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奉献和牺牲。
1936年,成功到达陕西革命根据地后,毛主席找到陈昌奉,告诉他要安排他去学习。陈昌奉根本舍不得离开毛主席,他还想继续给毛主席站岗,想要继续跟着毛主席学习。可毛主席告诉他,他现在才21岁,正是该学习的时候,他应该要把自己的更多时间用在提升自己身上,不要只把眼光放在现在。
陈昌奉听完毛主席的一席话,他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警卫员的岗位。他来到红军学校进行学习时,一直都铭记着毛主席的教诲,始终都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认真学习,更积极入党。在学习结束后,他又顺利的回到了革命岗位,继续开始了抗战工作。
图│毛主席
抗战胜利后,陈昌奉被调入山东省工作,他一直勤勤勉勉,始终都用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毛主席也一直没有忘记他,每次来到山东省视察工作,还总是想着去见一见陈昌奉,关心他的工作情况。
1946年,毛主席在召见陈昌奉时,给他提了"陈昌奉同志:努力工作,忠于党和人民!我祝你胜利。"这几个字,让他感觉激动万分,已成为他之后一直勉励自己的动力。
陈昌奉也没有忘记当年那个用身躯为毛主席和他挡住了炮弹,壮烈牺牲的班长胡长保,他暗自决定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去寻访胡长保的家人,可惜在战火的洗礼之下,很多人都逃亡去了外地,胡长保的家人一直都未找到。
图│胡长保烈士纪念馆
1976年,已经61岁的陈昌奉心中一直都放不下当年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长征之路。来到了班长胡长保当年牺牲的地方,他感慨万分,班长临终前的样貌好像又浮现在他的面前。他遗憾的告诉班长,他没有找到他的家人,但他也知道班长并不会怪他。只是他可惜,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不能再为班长多做一些事情。
他这一次的重走长征路,让他又回忆起很多曾经发生过的长征故事,而沿途的群众们,也给他提供了很多的素材,让他得以把自己1959年写的《跟随毛主席长征》可以更加完善和饱满。他认为,这就是给他的班长胡长保,给那些牺牲的战士们最好的礼物。
图│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剧照
只可惜,《跟随毛主席长征》这本书还没有给毛主席看过,毛主席就因病去世了,这个消息几乎把陈昌奉这个老人打击到晕倒,他悲痛万分的在家中设置纪念毛主席的悼念厅,不仅每日都要去怀念毛主席,更是将自己的哀思寄托在《跟随毛主席长征》这本书上。
1986年12月23日,陈昌奉在家中去世,临终前,他都念念不忘还要去看一眼毛主席,这份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也感染了他周围的人,接过陈昌奉一直秉承的奉献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努力着。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