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党、我军在长期艰苦卓决定的革命斗争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我们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制胜法宝,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我党、我军才能在异常危险的困境中坚持下来。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他却坚定的帮助红军。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帮助,三千余名红军才免于全军覆没之灾!这个人的名字叫陈廷贤,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却被载入了红军军史。也因此有了“军史布衣第一人”的美誉。
故事还要从红二十五军长征说起!红二十五军原来隶属于红四方面军,后来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向四川地区开拓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就被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继续斗争。
后来由于蒋介石对鄂豫皖地区进行严酷的清剿行动,人数不多的二十五军受到重创。鄂豫皖根据地的情况也越来越差,面积不断缩小,如果继续在这里进行正面抵抗,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红二十五军将这些情况如实报告给了中共中央,中央指示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战略转移。此后,中央又派遣程子华来到鄂豫皖协助红二十五军工作。
程子华到达之后,原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主动将军长位置让于程子华,自己担任副军长,以便于程子华开展工作。
红二十五军前委经过缜密的分析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当时鄂豫皖根据地的情况已经不再适合部队继续斗争,必须尽快转移。
红二十五军转移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西进入四川,寻找主力红四方面军。另一个是向北,前往地形复杂的桐柏、伏牛山地区,在那里重新建立根据地。
最终,程子华和徐海东认为,敌人判断我军西进入川的可能性比较大,且西面有国军众多部队参与围剿红四方面军。如果红二十五军再冒险入川,很有可能陷入重围。因此他们最终决定率领部队向北开辟新的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当时的情况非常特殊,一是人数少,只有不到三千人;二是部队太年轻,副军长徐海东三十四岁,在二十五军属于老人了,程子华只有29岁。而广大官兵大部分不到二十岁,甚至还有一部分十岁左右的娃娃兵。
不过,这样一支青年军也有他的优点,那就是作战顽强,转移速度极快。这些娃娃大多是鄂豫皖苏区的烈士遗孤,他们对反动派和土豪劣绅有很深的仇恨,革命意志非常顽强。
程子华、徐海东率领部队于1934年11月开始战略转移。他们先向西快速进军,给敌人造成西进入川的假象。敌人在此地部署了大批兵力准备阻击并歼灭这支三千人的队伍。
而当敌人在枣阳地区集结了重兵,正欲守株待兔时,红二十五军却突然调头向北疾行,成功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将敌人远远的甩在枣阳。
不过,敌人的反应也很快,他们立即派遣附近的部队进行追击,并且敌人也判断出了我军的目的地是北部的桐柏地区。因此他们通过电台命令沿途的地方部队和地主武装对红二十五军进行阻击。
就这样,红二十五军面对着沿途反动武装的袭扰,正面敌人的阻击,以及尾随而来的追兵。
然而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年轻的红二十五军硬是攻城拔寨,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到达桐柏地区。
但是,当程子华他们抵达这里之后才发现,桐柏地区尽管地形复杂,但是区域较为狭小。并且此处紧邻汉水和平汉铁路线,如果在此地开辟根据地,敌人很快就能从水陆两线快速集结部队,对根据地发动围剿作战。
所以,此处并不是开辟根据地的理想所在!
既然这里不行,那就继续北进,进入伏牛山区,在那里开辟更大的根据地。
1934年12月初,红二十五军到达卢氏县汤河附近,正式进入了伏牛山区。但是这里的情况也不乐观。
程子华和徐海东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此地的农村情况和鄂豫皖完全不同。由于此地山高路险,自古就常有土匪响马出没。当地的村落为了防御土匪,大多都修筑了坚固的村寨城墙,并装备了大批的武器。
而这些多为地主豪绅所掌握,如果要在此地开展农民运动、土地革命,就必须先和地主武装开战,我军也必将遭受巨大损失。
另外,蒋介石也早已判断出了红二十五军的意图,因此提前在卢氏地区布置了三万余人的部队,准备围歼红二十五军。并且通过铁路线,还会有更多的反动军队源源不断地赶来。
此时,这里已不是久留之地。
程子华和徐海东此时得到消息,中央红军已到达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汇合,他们下一步将继续向陕北前进。
程子华分析,陕西南部的商洛地处秦岭深处,山高路险,敌人的实力分布较弱。况且,那里是陕西、四川、河南的交界处,军阀之间矛盾颇深,蒋介石在此处要调动三方部队对红军进行围剿,难度较大。
并且,当时占据陕西的是西北军杨虎城,他是冯玉祥的旧部,向来反对内战,对红军的态度和蒋介石不一样,相反私下还有往来。
因此他们决定继续向西,进入陕西南部,在那里开辟根据地。
不过,此时程子华突然发现,他们现在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了。
因为这个时候大路上,敌人早已设下重重关卡,以二十五军现在的情况,根本无力和敌人正面硬扛。所以程子华决定选择一条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路线向西行进。
在地图上来看,五里川、朱阳关一线,是避开敌人主力大部队,快速进入商洛的最佳路线。这条路上敌人兵力少,并且路线非常短,直线距离不足一百里路,顺利的话,急行军一天之内就能走过去。
但当侦察兵回来报告了路线状况后,程子华立刻陷入沉思之中。
因为蒋介石也看出了红二十五军的意图,他明白如果这支红军真的进入了秦岭深处,再想歼灭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于是老蒋提前部署了大量部队,埋伏在五里川和朱阳关沿途的战略要点上,就等红军前来送死。
同时,蒋介石又命杨虎城调集重兵在陕南堵住红军入陕的路口。杨虎城对红军没有太大的敌意,但他更不想看到蒋介石以清剿红军的借口将中央军插入陕西。所以,杨虎城调集了上万主力部队,严阵以待。
此时,红二十五军面对的不仅仅是前面几万大军的正面堵截,后面至少还有三路大军正在赶来,规模至少数万。
程子华和徐海东很清楚,即便是走五里川、朱阳关,也不可避免要与敌军进行纠缠。这样就极有可能陷入重围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那个时刻,红二十五军几乎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之中,无论向那个方向突围,都有数倍于己的兵力在等待。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到一条隐蔽的小路,从这里钻出去,可是究竟有没有这样一条路呢?谁也不知道,何况程子华手中也仅有一本学生用的地图册,连普通军用地图的标准都达不到,更不用说标注什么小路了。
关键时刻,程子华命令手枪团立即分散开到附近的村寨里打听,看有没有知道从深山里去商洛的小路。如果有这样的向导,红军会出高价聘请。
手枪团的战士们得到命令之后,立刻深入到各个村寨之中,挨家挨户地打听,询问有没有人知道深山之中通往陕南商洛的小路。
但是打听的效果让他们非常沮丧,附近村寨里的人对周边的山林地貌是非常熟悉的,但是通往陕南商洛的小路就不清楚了。
实际上并不是当地人不愿意帮助红军,而是那时候去陕西早已有了铁路、公路,即便是晚清的官道也是非常的方便。所以,谁还会去走那深山老林里面的狼道呢?
据老人们说,古时候倒是有人从山里走到过陕南,但那至少也得是几百年前了,现在就算是山上的猎户也不知道这种路了。
就在手枪团各路战士垂头丧气返回之时,有一个小分队在村子里听到一个消息。有人告诉他们,曾经有一个从商洛来的挑货郎经常到村里来卖货。他在和村里人闲聊的时候提到过,原先贩私盐的时候,为了躲过官兵盘查他就曾经从山里边的小路走出来过。
战士们立即询问这个挑货郎的踪迹,村里有人说见他在另一个村子里卖货,现在应该还在。于是手枪团的战士们火速跑到那个村子,果然发现了一个挑担卖货的挑货郎。
战士们立刻跑上前去,气喘吁吁地问他,是不是从山西商洛过来的,有没有走过山里的小路。挑货郎被这几个身背盒子炮的红军战士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才弄明白他们的来意。
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挑货郎确认了自己曾经走过那条山里的小路,并且表示愿意为红军带路。
几名红军战士喜出望外,急忙帮忙挑起他的货担子,带他向军指挥部赶去。
此刻,临时指挥部里的程子华和徐海东已经是焦头烂额,派出去找向导的人接连都回来了,但没有一个找到的。侦察兵不断来报告,敌人的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形势危急的关头,很多伤病员甚至主动要求留下来断后,不愿成为部队的累赘。看到这样的情景,程子华更是焦急万分,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最后一组手枪团的战士挑着一副货担子跑回来了,他们一边跑一边喊:“找到了,找到了,向导找到了……”
听到他们的叫嚷之后,指挥部里所有的人几乎同时冲了出来。只见几名战士拉着一名穿着朴素的年轻人快步来到军营之中。
战士们放下货担子,立即向程子华报告,部队需要的向导找到了,他能够带领红军冲出包围圈。
程子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赶紧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那人的双手,激动的对他说:“老乡,你要是能带我们从山里穿过去,那就是救了我们三千红军的命了!”
随后,程子华等人将此人请到指挥部里详谈,同时命令各部立即收拾行装,随时准备开拔!
这个卖货郎就是陈廷贤,详谈之后程子华发现原来和他还是老乡。
原来,陈廷贤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好不容易熬到能够出来挣口粮的年纪,却也是饱一顿、饥一顿。后来他来到卢氏县谋生,一边打工,一边趁空闲挑着货担子在四里八乡卖货,换点零花钱。
后来,他发现走街串巷卖货换货,赚得比打工多得多,于是就长期干这门生意了。不仅在卢氏县卖货,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这一带都去过。原先有段时间还贩过私盐,为了躲开官府盘查,就走那条山里的小路。
据陈廷贤介绍,听说那条小路是古人逃难的时候发现的,古时候曾经有段时间还挺热闹,不少人从这里过。
可后来局势稳定了,官道、公路、铁路都修起来了,这条难走的路也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他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跟着几个老挑货郎走过几遍,幸亏他记性好,后来尝试自己走了一次。竟然没有迷路,所以胆子就大了起来,自己来回走了几趟,也就熟悉了。
程子华问他,走这条路需要多少时间。陈廷贤告诉他,这条路蜿蜒曲折,还要翻山越岭,比不得五里川、朱阳关那样便捷。路程虽然长不了多少,但很难走,原先他自己轻装简从,不紧不慢也要一天一夜。
如果带上货,至少走两天,并且不能带大件行李,有些地方根本就过不去。红军三千多人的队伍,还有伤病员,就算丢弃辎重,至少也得走三四天。
程子华考虑片刻之后,和徐海东商量,现在是无路可走了,就算走个七八天也只能走这条路了。程子华感觉这个陈廷贤可以信任,我们二十五军的命运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徐海东同意程子华的意见,此时此刻也只有冒险一试了。
随后,程子华向全军下达正式命令:全军立即收拾行装,将所有无法随身携带的辎重物品全部就地掩埋或销毁。全军收拾完毕后立即原地休息,等待凌晨趁夜色开拔。
当夜,全军三千余人在陈廷贤的带领下,静悄悄地走进了秦岭腹地,循着古人的足迹向陕南艰难行进。
在路上陈廷贤和战士们讲了这条路的故事。据说这条路是古时候的猎人追踪野狼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狼道。这条路,说是路,其实从来没有人修过,且年深日久,早就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
如果不是常年在山中行走,熟悉山川树木的人,根本摸不到一点规律。这条路主要是沿着山沟沟里的小溪、河流、浅滩在向西摸索,一路上跋山涉水,据说有: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说法。
当时已值隆冬季节,秦岭深处早已是寒风萧瑟,年轻的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山谷沟岔之中,踏着冰碴艰难行进。
程子华是一名老红军了,跋山涉水、长途行军对他来说也算是家常便饭了。当他听陈廷贤说这条路特别难走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再难走的路,自己也走过。
但真正走上这秦岭狼道的时候,程子华才领略到什么叫难走。很多地方根本就找不到下脚之处,有的地方就是靠一块垫脚石踩过去。关键是三千人的队伍,每人都背着行军物资,队伍之中还有伤病员,部队就像蚯蚓一样在大山深处缓慢前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陈廷贤带着先头部队在前面探路,程子华命令后续跟进的部队将多余的植被障碍全部清除,并设法将路面铺平以便后面大部队前进。所以,当后面的部队走过的时候,已经被先头部队踩出了一条不算平整的路。
三千人的队伍白天在密林之下行军,正好躲避国民党在天上的侦察机。晚上只在隐蔽之处快速生火做饭,其他人绝不能点火照明或取暖,以防被敌人发现。
就这样,红二十五军在秦岭东段的伏牛山区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抵达了云架山。此处是陕西和河南的交界处,在云架山上有一座铁锁关,是自古以来的重要关口。
铁锁关依山而建,占尽地利优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不过,没有人料到红军会从深山老林里突然钻出来,所以这里并没有正规军设防,只有零星的民团在这里收些过路费。
程子华命令手枪团组织突击队,对铁锁关上的民团发动突袭,民团措手不及,手枪团一个冲锋就夺下了这个关口。
夺下铁锁关,就意味着红军已经跳出了敌人的口袋阵,进入商洛,脱离了险境。后来,程子华紧握陈廷贤的双手,感激的对他说是他拯救了三千红军的性命,共产党和红军永远也忘不了他。
陈廷贤表示能给红军带路是他三生有幸,他还向程子华表示,一路走来,他认识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仗的,共产党是为了穷人过上好日子而革命的。
他非常想参加红军,加入共产党,但是无奈家中有亲属要照料,不能跟他们一起去革命。他问程子华,他可不可以入党。程子华告诉他,现在情况紧急,部队需要立刻转移,入党来不及了。
可是不用担心,将来革命胜利了,程子华会亲自当他的入党介绍人,就凭他拯救红二十五军的壮举,就完全有资格成为一名党员。
随后,程子华写了一张字条给他,并给他200块大洋作为酬劳,让他今后拿着字条来找他,保证介绍他入党。
陈廷贤收下了那张字条,但这200块大洋的酬劳,他坚决不收!
至此,红二十五军渡过了自己长征路上最危险的一劫,进入商洛地区,最终北上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陈廷贤回到家之后,小心翼翼地将程子华给他的字条藏了起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了没多久,当地民团就找上门来,说有人举报他给红军带路。
陈廷贤行走江湖多年,看出来这帮人没有真凭实据,于是声称自己常年在外面挑担子卖货。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这些日子在陕南卖货,自己还是走官道回来的,不信可以去查,路上有官兵盘查登记过。
陈廷贤最终咬死不承认遇到过红军,更别说带路了,况且带得哪条路,举报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最后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经历虽然是有惊无险,陈廷贤还是心有余悸,于是把那张纸条藏到了外面,不敢再放在家里。后来,也没有再敢向他人提起自己为红军带路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程子华任山西省省委书记,他曾经六次派人寻找陈廷贤的下落,但都未曾找到。后来才发现,原来程子华和陈廷贤只相处了几天时间,也没有来得及问清楚他的姓名具体是什么。仅凭印象命令属下去寻找一个叫“陈廷献”的人。
由于名字错误,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找到陈廷贤其人。直到1983年,军委编写红二十五军军史的时候,才在无意中发现了陈廷贤就是当年程子华要找的“陈廷献”。但此时的陈廷献已经病入膏肓,他在病榻之上得知了红军没有忘记他,共产党一直在寻找他,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1984年正月,陈廷贤老人因病辞世,享年七十三岁。
陈廷贤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入党,但可惜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他在临终之前对自己的孩子说,他活着的时候没能入党是最大的遗憾。他死了之后希望能埋到党校里,让他天天听党的教导,永远跟党走。
卢氏县党委尊重陈廷贤老人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党校旁边的公墓之中。后来还为陈廷贤树立了纪念碑,此处也成为了卢氏县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至今时常有人到他的墓前悼念、缅怀。
军委将陈廷贤的事迹正式编入红二十五军军史,而陈廷贤也成为了著名的“军史布衣第一人”!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