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毛主席得知贺怡遇难经过,批评曾碧漪:你这回怎么这样粗心

分享至

前言

1949年,贺怡发生车祸不幸牺牲,同行的老战友曾碧漪身受重伤。而曾碧漪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毛主席第一任秘书......

曾碧漪担任毛主席秘书

1930年5月,毛主席来到寻乌,了解中国富农问题和商业状况。



曾碧漪是寻乌县委妇委书记, 她的丈夫古柏是中共寻乌党委书记,负责陪同毛主席走访寻乌的商会、铁匠铺、裁缝铺、理发店、学校,了解寻乌最真实、最全面的情况。

每天,古柏早出晚归,回到家已是暮色四合。虽然一天的奔走让他的身体有些疲倦,但能与毛主席一起工作却让他的精神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一回家就向曾碧漪讲述白天发生的点点滴滴。

毛主席的名字对曾碧漪来说早就如雷贯耳,她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是自己在亲身体验毛主席的教导。



在寻乌的日子里,毛主席与古柏频繁交流,非常认可他的工作能力和人品,与曾碧漪也渐渐熟悉起来,这让曾碧漪不胜欢喜。

后来,毛主席经常向曾碧漪询问寻乌妇女的受教育情况,并多次肯定寻乌妇女识字班、妇女夜校取得的成绩。

调查研究圆满结束后,在毛主席的力荐下,古柏被推选为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曾碧漪也被调到前委,夫妻俩一同离开寻乌,来到中央苏区。

也正是在这里,曾碧漪认识了贺子珍、贺怡两姐妹,并与她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但她的主要工作是担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



如果此前,曾碧漪只是远远地望着毛主席,那么现在她终于能够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也得以发现他的“独特”。

在曾碧漪的印象里,不管形势多么严峻,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毛主席总是能在喧嚣的世界里静下心来,抓住空闲时间学习,他的身上有一种安定的力量。

每当夜幕降临,毛主席就手不释卷,坐在两盏青油灯下看书,一直要看到深夜。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喜欢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讲给曾碧漪和身边工作人员听,增长他们的见识、滋养他们的心灵。



有一段时间,曾碧漪负责给毛主席抄写、整理、保管文件。

有一天,组织上送来一份特殊的文件,秘密地缝在衬衣里,需要尽快抄写下来。

当时,办公地点找不到一张干净的纸,曾碧漪急得团团转,甚至哭了鼻子,无奈之下,只能去向毛主席求助。

毛主席见她急得面色通红,噗嗤一笑:“哦,哦,好办,好办!别急!别急!”

然后,一边说一边走到办公桌的书堆旁,抽出几本被废弃的旧书,递给曾碧漪:“这不是有了吗?这是很好的稿纸呢!把它拆开,翻过来用没字的那面书写。反正这是没用的闲书,废物利用嘛!”

难题这么轻易就得到解决,曾碧漪想起刚才的窘态,难为情地笑了。

从1930年到1933年,曾碧漪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整整三年,两个人密切合作了三年。曾碧漪做事谨慎,非常懂得分寸感,毛主席对她的工作赞不绝口。而毛主席性情温和,平易近人,曾碧漪在他面前不需要拘束,感到非常舒服、自然。

在中央苏区,每周六是固定的群众工作日。

有一天,曾碧漪上午因公事外出了一趟,回来后直接累倒在床上。

下午的劳动快要开始,毛主席亲自来到她的住处,邀请她一起过去。

曾碧漪高声说:“我跑了一上午,累死了哩,不想去。”

毛主席耐心劝说道:“还是去吧,干不动重活干点轻活儿,少干点也行嘛。”

曾碧漪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身体的疲惫让她实在没有力气动弹。

毛主席皱起眉毛,摇了摇头:“那就休息吧!”说完便走出了房间。

曾碧漪按捺下郁闷的情绪,赶紧追了出去,跟着队伍一起参加劳动。

1934年10月,毛主席、贺子珍即将跟随红军长征,曾碧漪、古柏夫妇,贺怡、毛泽覃夫妇被要求继续留在中央苏区。

由于长征之路险恶重重,生死难料。毛主席、贺子珍不得不把3岁的儿子毛岸红留给毛泽覃、贺怡照看。

最开始的时候,贺子珍一想到要和年仅3岁的儿子分开就心如刀绞,伤心地哭了好几次,但在残酷的革命形势里,任何人都身不由己,身为人父的毛主席心里又何尝好受。



但两个人还是做了痛苦的决定。

临走前一天,贺子珍天还没亮就起床,为毛岸红缝制了一身棉衣,想给孩子留下点日后相认的物件。贺子珍一边缝,一边流下不舍的泪水......

就这样,毛主席、贺子珍踏上了长征路。

毛主席带着中央红军离开了,曾碧漪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也基本结束了,但她不会忘记那些宝贵的日子,那是她人生中最为难忘的经历。

后来,古柏被任命为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率领战士们开展游击战,曾碧漪被调到中央苏区后方办事处工作。

由于红军主力已经离开,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随时都可能遭受国民党部队的猛烈攻击,处境极为凶险,需要全体红军战士做好应战的准备。

这时候,曾碧漪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长子古新民、次子古一民、三子古万民、四子古亿民、五子古兆民。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革命事业,曾碧漪不得不像当时的毛主席、贺子珍一样,忍痛把五个孩子全都送到老乡家里,恳请他们帮忙抚养。

而毛泽民也把毛岸红寄养在当地百姓家里,但他还没来得及把这一消息告诉贺怡,就不幸牺牲了。而毛岸红的丢失,也成为毛主席、贺子珍、贺怡心里永远的痛。

没过多久,曾碧漪接到上级通知,命令她去瑞金地方游击队报到。

由于国民党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央苏区惶惶不可终日,敌人到处烧杀抢掠,曾碧漪跟随游击队四处转移,用机智和生命与敌人周旋。

1935年,曾碧漪所在的游击队被敌人团团围住。在部队突围过程中,曾碧漪不慎跌落悬崖,被敌人逮捕,关进监狱,与丈夫古柏失联。

在九江监狱,曾碧漪受到敌人非人的折磨,但她宁死不屈,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一名最普通不过的红军女战士,敌人拿她没有办法,没有再继续审问她。即便如此,曾碧漪还是在监狱里度过了数百天暗无天日的日子。

193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战友们的积极营救下,曾碧漪终于重获自由,但无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只好先在江西吉安安顿下来,当一名老师勉强维持生计。

1937年,曾碧漪准备回故乡广东,继续开展革命工作,却无力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最后想尽办法才抵达广州。

在这里,曾碧漪找到了失联已久的党组织,却得到一个令她心碎的消息:丈夫古柏已于1935年牺牲。惊闻噩耗,曾碧漪不禁嚎啕大哭起来,多年来与孩子们骨肉分离之苦、夫妻阴阳相隔之痛,让她的心里积压了太多的委屈。



但革命者的无畏没有让曾碧漪消沉下去,她很快振作起来,继续加入“战斗”中。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曾碧漪进入广东韶山产院工作,以助产士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