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个网友的发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他表示,自己在合资车企上班,之前是德国人的话语权比较大,很多方面都要听德国人的。最近这几年,中国管理层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已经超越了德国,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退让,他们退让的第一步就是应中方管理层要求,大幅度降低中方员工的工资待遇。因为工资过高破坏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价格。
这个可能只是一个段子,但是却引发了广泛的传播,原因则是有很多网友认为他说的是事实。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确实有家知名的合资企业宣布了改变绩效机制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少给员工发奖金,从而降本增效。
从公司的治理角度来看,裁员降薪的确是最有效的节省成本的方法,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降成本。从深层次来看,员工降薪可能会让员工的积极性减弱、效率遍地、工作马马虎虎。
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10个车企,第1个车企的基层员工每天工作8-10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五险一金,每年能赚12万元。另外9家车企的员工每天需要工作10-12个小时,每月休息2天,只有五险,每年能赚8万元。
第一家车企为合资企业,当中国管理层接手之后,也把员工的每天工作时间变成10-12个小时,每月休息2天,并且每年的收入也只有8万元。从表面上看,中国管理层为股东们省了很多钱,因为10万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8万人,而且每个人的年收入还少了4万元。一次性就为公司节省了至少54亿元的成本。这是一笔大数字,也是某些管理层洋洋得意的成绩。
(图片与文案无关,仅供配图)
殊不知,公司在给员工高工资的时候,他们是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的,他们知道去其他工厂赚不了这么多钱,对待工作就会更加认真,生怕工作出错,丢掉了这份相对比较好的工作。
当公司把员工工资降到了跟其他厂一样的时候,员工的不满情绪就会凸显,甚至比其他厂的员工干的还要潦草,因为他原本每年能赚12万,现在新领导来了,只给8万,赚的少了也就算了,工作时间还长了很多,这谁愿意做呢?
于是乎,他们在组装车辆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敷衍了事。请记住,这是汽车,如果汽车在某个小的方面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汽车驾驶员的生命受到威胁。一旦这个品牌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导致公司的销量,从而最终让品牌价值大幅降低。原本价值2000亿元的品牌价值,就因为你降薪裁员,品牌价值可能就值500亿元了,损失了1500亿元。
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为什么会受到网友的尊重?并不是于东来独创了员工的高薪酬、高福利制度,而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执行的,也并没有见人家出现衰落的情况。另一方面,给员工高工资是符合人性的事情,人家来打工当然想要多赚一点钱。
于东来曾经表示,你给员工一个月2000块钱,想要给员工谈管理、谈奉献,那都是扯淡。
现如今,于东来给基层员工的待遇比在一线城市同行的待遇还要高,而且休息时间也更多,这怎么可能让员工不好好工作呢?
同理,河南还有一个老板很火,那就是河南矿山集团的董事长崔培军,他总是以各种借口给员工发钱。天气热了,给员工发高温补贴;天气冷了,给员工发钱买保暖衣物;过年过节了,给员工发钱孝敬父母。这样的公司怎能不让人珍惜工作呢?
反观有些公司,本来工资就不高,还给员工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这个完成不了,扣500元,那个完成不了,扣1000元,你还有什么脸来抱怨你的公司人员流动性高?
员工其实不管中资还是合资,又或者是外资,谁的福利待遇好,他们就愿意去哪个公司,这个跟一个人是否爱国没有一毛钱关系。
其实,一家公司的利润水平并不只是靠省钱才能赚钱的,通过业务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都是可能带领公司再攀高峰的,不要为了彰显自己的管理能力,就去克扣员工的工资,这样不仅不会让大股东们高看一眼,反而会认为你是一个对自己同胞毫不手软的狠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现在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模式创新与资本运作”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创新能力与资本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要想破局突围,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重构新的商业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