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预约8月6号线上【闭门】直播
下周二晚上19:00--21:00
胡慎之【系统解读阿德勒心理学】
世界没那么糟糕,美好是一种选择
原价99元,限时拼团价9.9元!
我爱你,所以才为你付出
说到“付出”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在你的人际关系中间,会不会经常有一种付出的感觉?或者,你身边亲近的人,会不会一直不断地跟你强调Ta的付出?
事实上,付出感,在亲密关系和中国的传统家庭中经常见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
天冷了,一位妈妈特意从家里把衣服带到学校,怕孩子着凉。孩子不愿意,觉得自己穿这些已经够保暖了。
但妈妈不高兴了,使出杀手锏:“你以为我乐意跑这么远给你送衣服过来吗?我还特意跟公司请假,工作上的事情都没有做完,就是为了来给你送衣服,你居然不领情。你不穿,冷的又不是我。我是爱你,关心你,才愿意为你付出那么多。要是我不爱你,才不会这样对你。”
然而,这种付出,到底是出于爱?还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的一个来访者李女士,跟我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说她的妈妈总是很关心她。
有一次,刚好是休息日,她和丈夫正在家里睡觉,想多躺一会再起床,但是8点多的时候,妈妈给她打个电话,说在楼下,东西太多了,需要她下楼帮忙搬上来。
妈妈一进门,就唠叨了几句李女士,认为他俩太不会照顾自己了,这么晚了也不起床吃早餐。
李女士赶紧转移话题,询问母亲怎么带那么多东西过来。
原来李女士的妈妈担心他们夫妻俩上班太忙了没空买菜煮饭,所以特意一大早去市场给他们买了一个星期的食物带过来,还给李女士带来了很多调理身体的中药,嘱咐李女士一定要煮来喝。
对于母亲这番操作,李女士表示很无语,很无力,也有些心疼母亲。
首先,母亲从家里出发到市场再来到李女士这边,是很不顺路的,开电动车差不多要1个小时。看见母亲这么操劳,李女士内心有点过意不去,觉得很愧疚。
其次,李女士已经多次跟母亲说过了,他们会照顾好自己,线上买菜也很方便,不需要母亲每次都给他们送菜,希望她可以过得轻松一些,不要总是太操心他们,而且妈妈给她带来的中药其实是偏方,喝不对了反而对身体不好,而且自己已经有专门的医生在帮忙调理身体了。
但无论李女士跟母亲说了多少次,母亲都是一听就过了,下次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一旦李女士表现得很抗拒,母亲就开始指责她不懂父母心。
最后,李女士跟丈夫就只能配合母亲,但这也让李女士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任何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
事实上,母亲这种付出的背后恰恰是一种控制感。
无数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可能内心都暗自这样想过:“孩子,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要听我的话,要乖,否则你就是不孝。我现在的这些付出,以后,你都要回报给我。”
对此,孩子是没有任何选择的,只能被动接受。如果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哪怕对她有一些愤怒,那作为孩子的我们,都会感到特别自责和愧疚。
你看,妈妈都已经对你那么好了,你竟然还有一些愤怒,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也会觉得委屈,因为自己的边界被侵入了。同时,在妈妈面前,我是没有存在感的。
付出者最在意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反馈
那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用付出者的角色进入一段关系呢?
这跟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时候,可以这样理解:对别人好,为别人付出,牺牲自己的利益,被别人需要,那我们的价值体验会特别深。
所以,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越讲究付出和牺牲,因为只有对别人付出了,才能证明我们是有用的,也就是说自己所有的价值来源都来自于被别人需要。
那为什么一定要去确定我是有用呢?
我经常说,假使我是一个男人,我不需要向别人去证明我是一个男人,但如果我内心中间对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这个身份有怀疑,那我就能通过通过别人说:“老胡,你真男人”来肯定自己。
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自信,对自我不认同。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冲突叫“自我价值感的冲突”。意思是,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价值的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是有用的,但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两种冲突迫使我们对自己无法有一个确定及稳定的认知,最后只能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确定自己——
通过别人的看法
通过别人的评价
通过别人是否接受我
通过别人是否看见我
通过别人是否肯定我
通过别人对待我的方式
而如果一个付出者不能通过别人来确定和肯定自己,那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不断地强调自己的付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要我是付出者的这个角色,那我一定会有用。
所以,基于此,我们可以说,不断强调自己付出的人,最害怕的东西就是,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
当付出者的付出没有被对方反馈的时候,或者别人根本就不承认,那会让付出者感到特别崩溃痛苦,特别受伤。
这个痛苦在于,我对于他人来说,似乎是没有用的。就像我做的任何的事情都是没用的,我这个人是没用的。
就像有些人说,哎呀,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对方说,你为我付出了啥,我想要的是苹果,你给我一车香蕉,这是给我麻烦,不是付出。或者被别人一句话就怼死了,谁要你付出那么多,我不需要啊。
这是付出者最痛苦的地方,他所有的付出对别人都没有用,也得不到想要的反馈。
因此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去成为一个付出者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意的是别人的反馈,如果没有这些反馈,或回报,那对方就有可能会被我们称之为“道德上的自私者”或者“索取者”。
这是关系模式里的一个配对。
只要我强调自己是付出者,那周遭所有的人,于我而言,都是索取者。
比如,在一个的家庭中,一个妈妈如果把自己定义为是付出者,认为对方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我,那其他的家庭成员都是非常自私的,非常懒惰的,不为家庭负责的。似乎离开了这个付出者以后,他们是没办法活的。
但人际关系中还有一个模式是,角色互换模式,或者说是逆转模式。也就是说,付出者,其实也是索取者。
付出者最渴望的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如果得不到这些反馈,那就会指责对方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使得对方愧疚,从而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付出。这就是一个索取的行为。
如果付出者没办法“明目张胆”地去让自己成为一个索取者,那他怎么办呢?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病人。
很多付出者很容易得偏头疼。
“我累得我头疼啊”
“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那在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安心的休息一下,让别人来照顾他了。
“不是我不愿意付出,是因为我生病了。”
“我太辛苦了,所以生病了。”
这样,不仅不用打破他的付出者形象,还可以享受别人的照顾,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疾病获益”。
当然,这是无意识的行为,并不是说,我们有意让自己生病的。
付出者,背后的五个声音
一般来说,不断在强调付出的人,它背后有五个声音。
我把它总结为五句话,很简短。
第一句话,就是在这个关系里边,你是坏的那个人,你是错的那个人,你是无用的人。我付出了,我是好的,我是对的,我是有用的;
第二句话,就是快夸夸我,肯定一下我,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第三句话,就是我为了你做了那么多,你千万不要离开我,因为你离开我,我会很害怕;
第四句话,就是我很有用,我不是一个麻烦,你才是麻烦;
第五句话,就是我好想跟你亲近啊,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我没有付出,你愿不愿意跟我亲近。
以上,就是强调付出背后的五句话。
大家可以自我觉察一下,当我们在强调付出的时候,内在有没有藏着这些声音,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声音存在。
如果说,似乎我一直处在这种付出的情形下面,那该怎么办?蛮简单的。
第一,我们首先要清楚地认知到,付出不是关系中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哪怕站在这里,我什么都不做,我也是有价值的。
人际关系中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价值互换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的。就像如果没有孩子的话,父母的身份是不存在的一样。
第二方面,有时候付出可能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或者是从小习得的生存策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去打破这种习惯,去试一下,如果我不这样做的时候,会怎样。这没有什么可怕的。
第三方面,我们可以问问对方的感受,这是彼此在一段关系中间需要沟通的部分。
当我这样对待你的时候,你喜欢吗?你需要这种方式吗?我需要的方式可能是怎么样的?我特别害怕的是什么样的?有的时候我会有一些不公平的感觉,你感受到了吗?
事实上,在强调付出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受益者,更多的是看到两个害怕的人。
付出的人害怕自己没东西付出。接受的人害怕接受了你的付出,回报不了你感到深深的愧疚。渐渐地,这变成了一个相互控制的关系,不再是自由自在的关系了。
当然,如果说我们身边的另一半,或者是亲近的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以付出者的角色跟你相处,那我们是可以给到他们一些回应和反馈的。
跟他们表达一下感谢,有你真好。这会让付出者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那这也有利于我们关系的和谐。
或者有些朋友会问:“付出为什么一定有回报和反馈吗?付出难道不是心甘情愿的吗?”
我认为,如果是心甘情愿的,那就不叫付出了,心甘情愿的那叫爱,叫投入,是一种爱的行为。
作者介绍
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向日葵爸爸发起人。
向日葵心理咨询创始人。
中国心理服务机构联盟副主席。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
20年的咨询实践,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
【新课福利】在这里
星标的方法在这里
胡慎之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点,
就可以设置星标或置顶哈。
关注我 设星标
j i 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