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泽门是归德府城的西门。垤泽门又是怎么得名的呢?
“垤”音dié,原意是指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土,叫蚁垤;也指小土丘,叫丘垤。“泽”是水。垤、泽合在一起,有用土抵御水患之意。古时所说的商丘,最早不是指商丘这座城池,而是指城西南的阏伯台那个高丘。水为“泽”,因为睢水自西向东流淌,途经城南。西方有丘有水,所以西门被称为“垤泽门”。
垤泽门历史非常悠久,周朝建立后分封建立的宋国,其都城在宋城(今商丘),当时宋城就有城门叫垤泽门。《孟子·尽心上》中有“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的记载,意思是鲁国的国君到达宋国,在宋国垤泽门下呼喊。朱熹为《孟子》作注:“垤泽门,宋城门也。”由此可见,垤泽门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这在中国古城门的历史中是较为罕见的。
商丘古城历史悠久,从宋国都城的初建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建城历史。现存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建。商丘古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它的建筑风格、城门命名以及整体布局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归德府城垤泽门,过去有一座瓮城,向南开,也就是瓮城门开在左面。归德府城按照八卦修建,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城门外各有一瓮城,城门与正门不相冲,故称“扭头门”。按五行相生,东西瓮城向南开,南瓮城向东开,北瓮城向西开,谓之“四门八开”。而9公里长的城郭只开七门,唯东北门不开,这是因为东北为艮,艮为山,为五鬼,不适应通行,故不开东北门。
垤泽门城门楼上过去有一块牌匾,称作“关陕襟喉”。这主要是因为商丘自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商丘地处中原腹地,“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汴京连于右,形胜联络”。它是连接关中和陕西地区(关陕)与东部地区的重要咽喉要道。古代黄河、济水流经该地区,南有睢水(通济渠、汴水)穿境而过。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商丘古城成为军事上的要地,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也可以看出其地位的重要性。自帝喾都亳为始,商丘已有4000余年的建城史,历代曾为国、郡、州、府等。商丘及睢阳设置郡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商丘古城在中国历史各个时代,都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
“一城阅尽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有4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重要古都,曾为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还有两个政权曾短暂以商丘为都:529年,北魏建武帝元颢曾在睢阳登基称帝;1232年,金哀宗曾迁都归德府。
在中国的主流王朝中,商、宋两朝的国号直接源自商丘。商丘又是汉兴之地、汉文化的发祥地。商朝、汉朝、宋朝这三大王朝诞生在商丘。商丘,是一座诞生中国三大王朝的古都。
商丘是商朝最早建都地,也是殷商文化的起源和传承之地。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业的发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被誉为殷商之源。
商丘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丘所辖永城市,素有“汉兴之地”美誉。商丘及豫鲁苏皖周边地区在先秦时期形成的商宋文化基础上,在汉代逐步形成了汉梁文化和“汉文化核心圈”,产生了影响中国及世界两千年的集大成的中华主流文化——“汉文化”。商丘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核心圈”形成地。
商丘是两宋龙潜之地,孕育了中华文化高峰的象征应天书院。商丘在北宋、南宋时期被称作南京应天府。应天府,又以位列“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的盛名而流传千年。应天府不仅曾是大宋王朝“龙兴之地”、北宋陪都“四京”,更为重要的是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两宋龙潜之地。
垤泽门,源于宋国城门的名称、历史上“关陕襟喉”的牌匾,见证了商丘作为中国重要古都、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的沧桑巨变。
来源:商丘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