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张斌 安展
秦岭脚下,西安市周至县,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从城边奔腾而过。
襟山带河、建县两千余年,这座县城自古就有“金周至”的美誉。且不论县志记载,单是从当地老一辈的言语里,便能感受到过往富裕生活给群众带来的满满自豪。
但不可否认的是,“金周至”也曾一度“掉队”:交通相对滞后、产业路径不清,让当地“金”帽变“穷”帽,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处着眼,修通老乡出行致富的道路,拓宽支柱产业发展的进路,筹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路……近年来,绿水青山间,周至县不断激活绿色动能,带动群众稳步增收。
晨曦中的周至县周塬路和骆峪水库。受访者供图
有生态、有产业、有文化、有生活……如今,绿水青山已然成为这个秦岭山区小县的现实“生产力”。去年,周至县GDP同比增长7.9%,增速在陕西排名前10;获评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县”“2024年中国最美县域”等荣誉称号。
除了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老乡们更有发言权。他们说:“金周至,正在被找回!”
44.6公里的新路
96个村的新生活
马召镇辛口村,新修的周塬路蜿蜒向前。清晨,山里薄雾才刚刚消散,第一波游客已顺着新路进村游玩。
咖啡厅、餐厅、民宿……点缀在村里的新产业,不仅是村民眼里的新景致,也成了致富的新渠道。
“游客多了,村里支个摊儿,樱桃、杏子、野菜就地能卖,早上出摊儿,中午收摊儿,早早就能卖完。”一名村民说。
咖啡店里,几多欢笑;店外,57岁的辛口村党支部书记曾素敏根本闲不下来,一边招呼着前来参观学习的基层干部,一边还要给忙不过来的服务员搭把手。
“没想到我们村也能这么受欢迎、这么热闹。”尽管忙碌,曾素敏却乐在其中:“以前我们村700多户,一多半都是贫困户,大家纷纷外出打工,村里一整天见不到几个人;如今村里模样变了,就像刚出锅的包子,一切都热气腾腾的!”
变化起始于一场探索。
周至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西安市的主要水源地,境内黑河水库年均向西安市区供水3.45亿立方米,占全市供水量56%。此外,当地秦岭生态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市的40.34%。
一面是碰不得的生态保护“红线”,另一面是广大群众迫切希望发展振兴的心声。反复研判后,沿着讲政治、守底线、重保护、促发展的路径,当地决定打造田园经济综合体。
作为“纽带”,新建44.6公里的周塬路将当地5个镇27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串”在一起。沿着这条新路,一系列特色产业实现了“串联成线”。
周至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根据沿线乡镇、村庄特点,县里先后打造了以文化特色为主体的楼观片区、以村落康养为主体的马召片区等田园经济综合体“一纽带五片区”,不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保护生态不等于不要发展,这不是对立的,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找到合适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经常沿着周塬路调研的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说:“就像建这条路一样,我们对待生态要始终小心翼翼,对待发展也要始终勇于探索,落脚点就是要用这条路把村里人都嵌入到生态产业发展的大路上来。”
家门口的变化,置身其中的村民感触最深。
见到64岁的马召镇虎峪村村民杨金龙时,他满眼笑意。“就是因为修好了路,看到我们村有好环境、有大发展,人家才同意嫁给我儿子。”杨金龙说,女方家早前来村里看了好几回,但这门亲事总是定不下,“人家嫌从村里到屋里,满脚都是泥”。
路平坦了,孩子结了婚,生活也顺了。杨金龙家种的杏也能卖上价了。“喜事临门,喜事临门!”杨金龙乐呵呵地说。
周至县周塬路上举办的自行车赛。受访者供图
一条观光路,早已成为产业路,更逐渐成为致富路。
“骑”乐无穷的自行车赛在周塬路上鸣枪开赛,让骑行者与游客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无限;宽音大嗓的秦腔在周塬路旁上演,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元产业陆续嵌入乡村,老乡们的收入来源更多了、钱袋子更鼓了……
“热闹,真是热闹!”骆峪镇骆峪村,57岁村民牟芳芳的家就在村口骆峪水库下,门前草木青葱,远处山色秀丽。这两年,牟芳芳把自家闲置的二层小楼重新装修,铺上了素雅的地砖,换上了崭新的床品,别具山野特色的民宿小院迎来一波接一波的游客。
闲暇时,牟芳芳喜欢拍摄短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上。“人家一夸我们村、我们家,我就高兴,我也邀请他们来游秦岭、吃农家饭。”牟芳芳说。
2023年,周至沿山5个镇田园经济综合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持续释放,群众人均年收入达18651元,领先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速。
美丽田园吸引来更多游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周至县累计接待游客1770.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35亿元。在周至,村民和游客共同向往的“山水田园梦”正逐渐照进现实。
生态种植
支柱产业再次“挺直腰杆”
种植面积43.2万亩,8.6万户30余万人从事猕猴桃产业……周至作为我国猕猴桃的原产地和最佳优生区,猕猴桃一直都是其农业支柱产业。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周至便开始大规模种植猕猴桃。当时,每斤两三元的猕猴桃可带来亩均一两万元的收入,农户生活殷实。
但无序发展和盲目施肥、打药,也一度让当地猕猴桃产业陷入困境、“折了腰杆”。
“40多万亩猕猴桃,咋就卖出了一个贫困县?”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当地干部群众。
有农户告诉记者,2005年起,为实现早上市,很多种植户开始盲目给猕猴桃用药,给产业发展造成重击。“每年6月,果子到了生长关键期,农户们就大量使用膨大剂,一个赛一个大的‘速成果’口味不佳,导致丢了市场。”楼观镇西楼村党支部书记杨有民说,“当时,用的化肥也大多是‘三无产品’。果子还没熟,叶子已先落完,土壤板结严重。”
“没过三四年,猕猴桃价格就从每斤两三元降到三四角。”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农药果”不受市场欢迎,收购商也一再压价,整个产业几乎陷入绝境。那时,周至几乎3/5的农户都在种猕猴桃。
“支柱产业”受创,群众收入直降,给当地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便是社会风气恶化。
“猕猴桃赚不到钱,在村里闲着无事,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马召镇涌泉村村民李新红说。
为了省钱,许多村民还从“用电”改回了“烧柴”。“家家户户上山砍柴,眼看着从坡底到坡顶一层层被砍秃了。”马召镇崇耕村村民何西敏说。
优势产业何以再度壮大?“绿色”和“科学”,成为当地破题改革、紧紧攥在手中的两颗棋子。
周至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说,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猕猴桃产业“九大提升工程”,加快普及先进种植理念和科学化管护技术,搭建多渠道销售网络,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猕猴桃产业逐渐“挺直腰杆”。
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时,记者能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户对“绿色”和“科学”的尊崇。
在楼观镇周一村李小虎家采访时,记者看到他家院里购置的20多袋某知名品牌复合肥。
“现在都选品牌货,这些肥料价值将近一万元,种猕猴桃一点不敢马虎、不敢将就。”李小虎说,“我们发货时会给客商拍照片,把秦岭作为背景,这是我们的品牌特色。现在,大部分生态猕猴桃已达到出口欧洲的标准。”
从愁眉不展、卖不出去,到动辄被“包圆儿”,楼观镇西楼村的贠竹焕感触颇深:“这两年,我们换了新品种,比照着县里生态种植标准打药、施肥,果好、价格也硬气,村里还建起冷库,网上网下都能销售。”
“以前,商贩压价,我们步步退让,不得不卖;现在谈价时,商贩依着我们,行情完全反了过来。”贠竹焕侃侃而谈。
“我家园子用的腐殖酸和氨基酸、聚谷氨酸,都是绿色肥料。以前大家都看重产量,这两年感受到猕猴桃价格降了,现在已经开始重品质了。”周至果农吴宏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亩地收入能达到7000多元,虽然产量下降,但比早前每亩地却能够多赚两三千元。”
打好生态牌,激发产业活力。同样是销售猕猴桃,村民们的营销话语也早已有变。
“我们已经不再把‘薄利多销’作为卖点,取而代之的是用好‘绿色’‘无公害’的标签。事实证明,好山好水好技术,再加上文旅产业带动,我们不但销路不愁,收入反而更高。”村民苏亚丽说。
统计数据显示,周至县带动全域开展生态种植,已建起冷库2680座,成立电商企业382家,猕猴桃综合产值由2021年的5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1亿元,增幅达55.7%,重点果区群众年收入突破19500元……如今,猕猴桃已经真正成为了“钱景”无限的“金蛋蛋”。
支柱产业带动致富能力逐渐显现。据当地统计,2023年周至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其中,42个村收入在50万元以上,14个村超过100万元。全县农民收入增速8.3%,秦岭沿线农民收入同比增长11%。
楼观镇西楼村,1915亩耕地上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1700亩,谈及近年做强猕猴桃产业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杨有民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村集体收入的“账单”:2021年2万元;2022年18万元;2023年53万元。
“种了30年猕猴桃,这两年才算慢慢种明白了。”杨有民感慨道,“现在,我们的市场不在马路边,而是在全球各地。”
今年5月,在周至县哑柏镇,总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179.71亩的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工建设。这个园区规划建设2万吨高标准智慧冷库、猕猴桃研发营销中心、自动化分选包装车间,预计实现年产种苗15万株,采购鲜果货值2.5亿元。
开工仪式当天,远近很多村民慕名前往,纷纷用手机拍照记录下这一刻。记者此前采访过的一名农户也去了,在微信朋友圈里,他写道:“我们的猕猴桃,继续向前!”
山里山外
加快筹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朴素的发展哲理,在周至的探索实践中愈发具象。
沿着周至境内的黑河溯流而上,沿途清澈的河水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细鳞鲑不时成群出现。驱车约3小时后,位于秦岭深处的厚畛子镇花耳坪村,在一片片灿然绽放的山茱萸掩映下悄然映入眼帘。
见到村民李军时,他正忙着招呼游客。在秦岭深处经营农家乐,李军要考量的因素格外多。
“污水处理有专门的设备,垃圾要专门回收,还要叮嘱游客不能随意采摘、捕捞……”事情虽细碎,但李军却怡然自得:“我们家的收入几乎都跟生态有关,别人进山赏景,才会到我们农家乐做客。护山守水,这是我们的本分。”
除了经营农家乐,李军一家五口还种植了10亩山茱萸。“由于政府在村里投建了山茱萸筛选机、聘请专家教授种植技术,去年仅山茱萸就收入了7万元,比2022年多赚4万元。加上农家乐收入5万元,去年全家收入超过了10万元。”李军细细算来。
一笔笔收入不断“进账”,带给老乡的是一天比一天好的红火日子,也成为当地积极探索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道路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周至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整治,2021年以来共办结“五乱”案件1925件,建成“数字秦岭1+N多级网络”,完成境内30座小水电站整治、关停7座矿山。
生态产业正在当地逐渐兴起。在骆峪镇,稻田观光农业、特色街区、乡村会客厅等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带动村民收入也步步增长:2021年,平均每户收入7.94万元;2022年,平均每户收入8.98万元;2023年,平均每户收入10.13万元……
骆峪镇党委负责人说,近3年,当地民宿、康养产业逐渐兴起,核桃油、艾草、挂面等农产品销量也很好。生态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年人均收入能增加约1800元。
在山间,生态产业支撑起老乡的幸福生活;在山外,发展“生态工业”也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当地工业园区负责人说,在严守生态“红线”前提下,周至立足生态优势,积极引进有潜力、有技术、有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项目,推动形成“生态功能区+经济开发区”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周至县集贤产业园,比亚迪生产车间内异常繁忙。据介绍,集贤产业园已引进企业140家,一批智能终端项目带动园区总产值超260亿元,2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在招商和选择项目过程中,绿色和环保一直是我们的首选。”当地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
“生态工业”加速起势见效:2023年,周至全县固投同比增长49.7%,全省排名前10,全市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8%,全市排名第一;县域工业类园区产值增速269.6%,全市排名第一。
除了大园区,不少“小而美”的产业项目也加速在乡镇落地。在周至一家少儿图书加工厂,车间里百余名妇女正在粘贴和组装童书。每月3000多元、家门口就业、工资按时到账……“两头都能顾得上”的工作节奏让不少妇女不再常年外出务工。
“以前,过完年就外出,过年时再返乡,虽然家就住在山下,但印象中青山绿水很少能看到。”37岁的村民李梦说。
这两年,在家门口的图书工厂上班的李梦,每逢休假都要带着孩子去山里游玩。春天在山间采摘野菜,夏季在山间避暑纳凉,入秋后把满山红叶“装满”手机相册,冬日皑皑白雪里,孩子打着雪仗,她在一旁频频按下快门,留下一张又一张嬉耍欢乐的照片。
“就好像重逢了故乡的春夏秋冬,有工作,有乐趣,有生活。”李梦说。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