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法国特派记者 张 振
在巴黎巴士底广场不远处,有一座19世纪落成的古老建筑——巴士底设计中心,这里是巴黎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的标志性场所之一,从巴黎地铁5号线里夏尔-勒努瓦站出来步行两分钟便能看到其入口。在报道奥运会之余,《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巴士底设计中心,在这里参观了一场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的展览——“龙马风度 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欣赏来自中国的百余件体育历史文物。
整个巴士底设计中心上下三层都是展区。展览分“同源”“共生”“交融”“互鉴”四部分,“同源”讲述的是“体育活动随人类文化一起出现并发展”,展品有中国商代的兽面纹青铜锛、战国时期的透雕鸟纹青铜矛、唐代的狩猎纹铜镜,它们展示了体育活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交融”这部分,展区讲述了从1917年至2023年中国体育与世界交融的多个历史节点,记者儿时教科书上的文字“活了起来”。墙上展示了很多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重要时刻——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再到获得第一枚冬奥会金牌,看下来让人心潮澎湃。令人惊喜的是,这里还展出了姚明当年的战靴,现场许多游客用自己的手掌、手臂、鞋子在一旁比划起来,很是热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中国游客,大家对球类运动很感兴趣,纷纷在乒乓球奖杯和女排奖杯前停下脚步,与“中国的荣耀时刻”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也吸引许多外国游客,记者参观一层展区时遇到一对法国夫妇,他们在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雕饰龙虎承弓器前停留许久,后来又去体验同层的射箭项目,他们兴奋地与记者交流学习心得:“手指应该这样放……对,这里要卡住……”通过多次尝试,他们射中了标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结束参观时,记者在巴士底设计中心看到了国内景区大家都不陌生的“固定场所”——盖章处。身上没带盖章本,记者便打算在留言本上留言,翻开本子,不同语言的留言映入眼帘,有人甚至用英语写满了一页纸——游客艾丽塔表示:“这次观展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体验,每件展品都讲述了丰富的中国体育历史与文化……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奥运之旅,展区生动讲述了中国的体育文化及其全球影响力。”
有的游客直接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留言本上画了一条龙——一条中国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