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始于慢,终于强(下):出成绩和PB重要,你觉得开心更重要

0
分享至

作者|徐凡

图片|受访者提供



有氧慢跑和间歇强度跑,哪一个对提升跑步表现更重要?也许提出这个问题本身是片面的。但在现实中,跑友常为此激烈争论,训练和比赛中该如何跑,实际上也常常摇摆不定。

越野100记者采访五位跑者后发现,能够快起来,或许是因能力的提升,但能够慢下去,很多时候却要经历内心的折磨。当他们真正决定慢下来,往往对跑步以外很多事情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很难说是哪一件事先发生,但他们在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灵活性和包容性的态度,以及直面内心欲望和脆弱时刻的坦诚,令人动容。

对他们来说,跑步起初只是为了健康,或者出于兴趣,后来跑步也许成为了职业、或是生命中极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跑步也成为他们通往内心生活的道路,映照生活复杂性的一面镜子。

全马PB224四年后的反思

以168公里、二三百公里或以上距离为赛事目标的古汉杰和Pili看来,42公里多的全马至少算是混氧运动。但在崔家乐看来,全马肯定属于有氧运动,只不过讲究通过无氧锻炼来提升速度。“有氧慢跑占85%或以上的训练比例,另外10%可能是乳酸阈值的训练,只有不到5%是无氧训练,一般都应该是这样训练的。”崔家乐说。

作为马拉松业余选手,崔家乐全马PB224的成绩无疑是耀眼的,这是他在2020年11月29日的上海马拉松上跑出来的。

▲崔家乐在2020年上海马拉松PB224,全程匀速完成。

在这次比赛前,崔家乐了解到一种高质量的训练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精减跑量,让训练更加高效。他觉得有一定道理,可以尝试一下。

“从7月份开始,每个月跑量就200公里左右,大多数是质量很高的强度训练,一个间歇、一个马拉松配速跑、一个LSD,剩下全休息,我就直接不慢跑了。”

四个月用新的训练方法跑出PB,这当然证明方法非常高效,于是他继续用这个方法进行日常训练。

▲崔家乐在日常工作中,教授跑步知识,传播跑步运动。

然而,崔家乐发现,自从PB后,自己的状态开始变差了。“2022年到2023年,状态一直往下走,这套方法好像不灵了。2023年比赛时还会抽筋,我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崔家乐意识到,这是身体的能量供应不上了,他的耐力在下降。

这时再回顾2020年的PB,他觉得他只看到了那四个月的训练效果,但忽略了在此之前的数年积累。

崔家乐自2013年跑首马以来,一直自己进行马拉松训练。他自言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跑步,“放学回家,老爸让我给他买包烟,我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感觉很爽。”

▲崔家乐自小就喜欢跑步,初中时在校运会上获得1500米和800米第一名。

但在2013年前,他只跑过短距离,最多三、五公里。因此2013年天津马拉松,他本来准备跑十公里组。但朋友帮忙报的名,等他拿到号码簿时才发现要跑的是全马,42.195公里!这才匆匆忙忙跑了个十几公里的训练。

最后他很痛苦地跑完全程,“首马是336完赛。我之前五公里成绩是18分钟,可想而知我首马跑得多糟糕,后面掉速很严重。我本来前面感觉还不错,但首马经验不足,半程时还提了速,从28公里开始,我就难受到每一步都不想跑下去的感觉。”

▲2013年天津马拉松是崔家乐的首马336完赛,他说从28公里起就难受得每一步都不想跑。

首马过后,他接触到LSD的概念,觉得平时训练距离太短,导致体能不足,因此开始加上长距离训练。“我因为以前练五公里左右距离,抗乳酸水平还不错,当时最大的短板是长距离,所以进步比较明显,2014年9月北京马拉松成绩就到了3小时03分。”

但崔家乐现在觉得,当时对LSD的理解也不太准确。“实际就是降速加了距离。我用 4分左右配速跑30公里,但当时全马还没破三,相当于LSD比我的马拉松配速还要快15秒左右,这肯定不能算慢跑,所以实际在比赛后半程还是会掉速很多、或者跑崩。”

到2015年,崔家乐发现又很难再进步了。他开始接触到最大摄氧量的概念,还发现了很喜欢的一本书《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

崔家乐觉得,这时候他才算是真正开始系统的跑步训练。他开始练间歇跑强度,也包括练习真正的慢跑,就是只用五成力气去跑的感觉。

“2020年前,一个月跑量五六百公里是经常的事。2020年因为疫情,每天都出去跑20公里,一个月就有600公里跑量。”

▲崔家乐日常训练。

他想到,其实他从2020年7月才开始降跑量,“但因为前面有铺垫,那四个月高质量训练方法就出成绩了。后面为什么成绩又下来了?因为有氧耐力下降了。”

“说到底,当时可能就是狭隘了,想当然,觉得自己有点小聪明。”也许是因为前两年的低潮,现在的崔家乐尤为坦诚。

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恢复以往的训练量,但也非常谨慎,担心贸然加量会受伤,很耐心地慢慢往回加。开始是300公里,然后是350公里,到年底加到了400公里。

崔家乐觉得自己的状态从今年开始又好起来了。“今年3月份的石家庄马拉松,赛前没有进行完整的训练,也跑出了225,已经非常接近PB的成绩。如果当时准备充分,再次PB是有可能的。”崔家乐说,“今年六七月份,跑量可以加到500公里了。”

▲2024年的石家庄马拉松,赛前没有进行完整的训练,全程匀速跑出225,已经非常接近PB的成绩。

不追求速度时却变快了

喜欢越野跑的党老师在上海一所高中教语文,她有一大群喜欢户外和跑步的朋友,也都喜欢叫她“党老师”。她有着十多年的重装户外徒步经验,2018年开始接触越野跑,周末经常和朋友们一起从上海开车到苏州虞山练习跑山,也经常一起出去比赛。

▲和一群好友一起训练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有一次朋友们开玩笑给党老师做了个旗帜,党老师觉得“太瓜了!”左5被挤到角落的是党老师。

但路跑一直都是党老师的短板,“一想到路跑就很抵触,”她说。以前徒步不需要跑步,但开始跑越野了,多多少少要跑一跑。但她最多只能跑五公里,是典型的“唯速度论者”。

“我觉得速度要达到五分多,才能觉得‘自己还可以’。社交媒体总给人传递出来一个符号化的印象,好像五公里是跑步的起点。我每次抬脚就是拼命跑,每一公里都很煎熬,五公里一到就掐表,再多100米也不想跑了,所以我以前的跑步打卡都是5.01公里。”

因为多年徒步和其它运动经验,还经常爬山训练,她从第一次跑50公里越野赛,每次完赛都不在话下,“但总是完成得很局促,我感觉我就是专门去吃补给的。其实也吃不了多少,因为一路上都是跟朋友催‘快点快点!要关门了!’”

▲党老师已有十来年的重装徒步经历。上图是2023年和朋友们在仙居徒步。

党老师和男友有一位共同好友,他们叫他“狗哥”,经常一起训练和比赛。2022年的时候,他在党老师眼里还是个小白,“跑步菜,爬山也菜,各种菜,”党老师说。

但2023年10月底,他们一起参加柴古越野赛55公里,当时男朋友对她说,“狗哥这一年进步很多,说不定可以和你差不多时间完赛了。”

但实际情况是,狗哥这次比她快将近一个半小时到达终点。

狗哥的进步的确惊人。他在四月份宁海越野赛60公里用时12小时,半年时间就在同级别赛事上快了四个小时,这次柴古55公里用时8个多小时。

▲2023年的柴古越野赛55公里,党老师用时11小时10分完赛。

实际上,狗哥是Pili的发小。他们去年跑宁海越野赛,Pili当时在上海待了一周,带着狗哥跑了几次慢跑,跟他讲赛事如何补给等。

党老师也一直知道狗哥跟着Pili练跑步,但她那时还不太相信这套方法。她的男友原来在大学练短跑,跑得还不错,有时候会让男友给她做跑步课表。“课表里有间歇,我跑了两次就觉得非常痛苦,跑完要歇很久,课表也根本坚持不下来。”

在这种状况下,她就一直没怎么好好练跑步,月跑量经常就是二三十公里,甚至是零,“一要跑步就跟如临大敌一样,”她说。

但狗哥出其不意的进步,狠狠激励到了党老师,她觉得至少可以试试Pili的办法。

▲狗哥和Pili在香港太平山顶练习慢跑。

去年11月开始,她将配速降下来一分钟,耐心慢跑,慢慢就能一口气跑下来10公里,然后是15公里。这之后,月跑量开始突破百公里,今年已经达到150公里。

这一点对党老师来说显然是个质的突破。很快,她的越野跑成绩也迎来了质的突破。

在开始慢跑后半年,党老师参加今年6月8号的威海越野赛50公里组,一举以8小时23分的成绩获得女子第六名,“前三名都是精英选手,这个成绩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党老师和朋友们一起参加今年的威海越野赛。她的越野跑成绩迎来质的突破,在50公里组上获得女子第六名。

不久前她去香港和Pili见了一面,Pili笑她说,“只有身边人进步了,你才会发现这个东西可能有用。”

Pili认为,开始系统性的慢跑训练,要半年时间才能看到明显进步,“但要通过半年去证明一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这个耐心的。”

党老师说其实去年冬天以来练山的量也增加了很多,也许很难说是哪一部分的训练更有帮助,但她现在不再恐惧跑步了。

“我已经开始有些享受跑步,沉浸其中。这次威海比赛有很多硬化路面,这是我以前最抗拒的部分,男朋友说本来很担心我,没想到我跑得还不错。”

而且这半年里,最开始她160心率只能跑630配速,然后是615。正好六月份在接受笔者采访的这天早上,同样心率跑出了540的配速。她有些不可置信地说,“也许只是因为今天天气比较凉快!”

▲党老师说她以前练拳击,所以心率一直比较高。但这两年工作比较忙没怎么练了。

但党老师说变化最大的是心态。她发现在跑越野这种长距离的赛道上不能太锱铢必较,不然状态会出问题。

以前比赛时,她心里总想着,离下一个cp点还有多远、上这个坡好痛苦、怎么一直都有坡、看到硬化路面就摆烂,“一路都很暴躁,没有办法享受这个事情,有时候跑得感觉全身汗毛都立起来了一样。”

但最近四次比赛,她都会和男友一起做Pili的“一致体感跑法”配速表,彩色打印出来、并用胶带全部贴好防水,比赛时一直随身携带,“这帮助我用理性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状况”。

▲现在党老师参加比赛都会将“一致体感跑法”配速表打印出来,在比赛中随身携带,比赛结束后也会将配速表保存好。

“刚出发、或者下坡的时候,大家都会猛冲,我以前也是。我觉得路跑没优势,就用我的下坡优势去超人。后来和Pili沟通,原来下坡猛冲是‘损耗体力’的,速度上快不了多少,还会打乱全程的体力分配,所以还不如慢一点。这个策略我也用到了威海比赛中。”

现在党老师全程只按配速表去跑,起跑和下坡时比以前慢了,“看到很多人从身边超过去,心里其实是很焦虑的。但我在进每一个CP点前都看一下配速表,只要自己的时间是合理的,我就告诉自己‘我肯定可以’,继续按自己的节奏跑,心态上很冷静。”

党老师说自己以前性子很急,又有些完美主义。但现在心态慢下来了,她在课上会对学生说,“这门课可能开始学得很慢,一直没什么进步,但你可能只是在试探自己的情况。”

▲党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党老师发现,在越野跑赛道上,有耐心的人通常都能坚持到最后。她开始觉得,“我们不需要为了当下一时的进步,而消耗近处的耐心和体能,要为更远的目的地做准备。”

威海越野赛后,她在赛记中写道:身体感受轻松了很多,好像可以一直这样跑下去,有种“一直享受跑下去”的积极情绪。对一个热爱大山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幸福的事情。

▲党老师在今年崇礼168越野赛上和男友组队参加50公里组,因为男友半路中暑,最后俩人跑了双人混合组第12名。可以和亲爱的人一直跑下去,无疑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有氧慢跑和间歇强度跑之辩

有氧慢跑和间歇跑,哪个对跑步能力的贡献更大?崔家乐直言,这是一个伪命题。

“没有耐力的基本盘,身体的能量供应不上,就无法在训练和比赛中持续,因此要练有氧燃脂。但只练耐力,想要打破速度瓶颈,没有强度训练也是不可能的。但对于跑步新手,肯定是耐力影响要更显著。”崔家乐说。

做了近十年跑步教练,顾轶群有一个经验性结论:月跑量不到250公里的大众跑者,是不太需要通过练间歇跑去提升速度的。

这和古汉杰的观察如出一辙。做了多年的越野跑教练,他觉得大多数跑者真正的问题是有氧慢跑太少了,还远没到去拼间歇的程度,“只要做好慢跑这一件事情,就能发挥自身跑步能力的60-80%了。”

▲古汉杰刚开始跑越野的时候,背最普通的背包,穿路跑鞋。

但崔家乐觉得跑量少的人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跑间歇。“关键在于比例。就算是新手,可以跑一些比常规的400米或200米更短距离的间歇,减少次数等。毕竟强度训练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跑步的经济性、还有矫正跑姿。”

崔家乐认为,“跑多强的强度”这个问题更重要,他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按自己10公里最快配速、或5公里最快配速去跑间歇。“并不是说咬牙一直顶,才会有更好的提高。在训练中慢几秒,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可能效果更好。”

用古汉杰的话说,“要有所保留地去跑。”他也一直关注其他推崇慢跑的跑者,比如达子。“我看他的社交媒体,很多人奇怪他月跑量700公里为什么不受伤?因为他只用了60%的能力去跑。跑得有所保留,肯定跑得长久。现在很多人跑步是没有保留的,跑的超出个人能力太多了。”

有意思的是,崔家乐和达子曾同场竞技,他们在第42届公园半马北京站分获冠亚军,并分别刷新赛事年龄组记录。

崔家乐说,他几乎没有做过康复理疗,大多是按摩和泡沫轴放松,跑步十几年都没有伤病。在他看来,伤病大概率是训练负荷出了问题。就算是职业运动员,伤病也不是说就应该,相反更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

▲崔家乐经常在跑步培训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训练和参赛经验和知识。

十几年的跑步生涯和思考,崔家乐表现出来的成熟和稳健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人的思想比有效的训练方式更重要,“训练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训练,还有思想如何控制身体的运转。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要合理地掌控自己的思想。”

顾轶群有几乎一样的见解。“跑步能力除了跑力,还有心力。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心力去接纳那个强度的训练,就会感到犹豫和退缩,训练质量会变差,然后就是受伤。”

2015年,顾轶群为了在上海马拉松PB,练了很多间歇跑,“跑两圈就停下来吐,吐完了休息两分钟继续跑。”尽管最后311的成绩还算满意,但为了跑快而练到吐的感觉让他后怕,“本来是因为喜欢跑步而去做这件事,但跑到有点惧怕跑步,有点得不偿失。”因此他放弃了破三的目标。

“我问自己:出成绩和名次,在人生中排序有多重要?我觉得开心比pb更重要。我尽力了,完成了训练,就挺好的。”

▲顾轶群在2023年西湖跑山赛,他说跑步是他的“无限游戏”。

党老师说以前跑步时要听很多很多播客,“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出去,不然就没办法坚持这么痛苦的事情。去年冬天,我全面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我想我不能追求速度,要追求无伤地跑远一点。”

现在党老师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去世纪公园跑777,聊着天就不知不觉跑了一两个小时。“有时候不认识的人问‘你们真的七分配?快了就要掉队了’,我们说‘真的七分配’,他们就跟着跑,都说很舒服。”

“我觉得不追求速度,可以跑更远,心态上更放松。但现在又发现,当我不追求速度时,却变快了。我在同等心率下,速度真的在变快。”

▲党老师说,跑“777”的好玩之处在于,可以见到很多朋友,还可以聊两个小时的天。

崔家乐坦言,他也不是一次就理解到位,而是一步步地突破自己原有认知。“过去我跑强度训练也是觉得要跑到力竭,但总是这样超出负荷,很多时候无法完成训练。而且一想到跑间歇,还会感到恐惧害怕。但我现在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了。跑前很期待,跑完很兴奋,对自己充满信心,还期待下一次间歇跑训练。”

崔家乐强调,说这番话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体已经适应了那种超负荷,而是他的心态转变了。

“速度是相对的。如果理念不改变,就总会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的速度。为什么总说拉爆?这就是对比出来的概念。比赛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训练表达出来。不盲从别人的速度,就不存在拉爆。而且和自己达不到的能力去比,也没有太大意义。”

▲崔家乐将自己2013年和2023年的天津马拉松对比,十年后速度大幅度提升,关键是体态轻松多了。

对于这一点,Pili一定深有体会。当他从2022年港百的深度厌跑情绪中走出来后,他开始觉得“我要控制跑步,而不是被跑步控制。”

Pili觉得自己曾被2022年的港百“控制”了。“我当时并没有16个小时完赛的实力,但我按这个标准来做计划,这就要求计划列出的所有变量,我都要超水平完成,这显然是极小概率事件。在这样的目标之下,我在整个过程都把自己逼到了极限。最后尽管还是以不错的成绩完赛,但我进入了一种特别‘高级别’的厌跑。”

▲Pili在2022年港百给自己做了非常复杂的计划表,每一个细节都要达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他感觉自己当时被跑步“控制”了。

Pili不再追求“精心安排”的跑步成绩。为了不断优化燃脂效率,他尽量减少对能量胶的摄入。“能量胶会让血糖快速上升,胰岛素因此也会很快上升。但胰岛素分解血糖是滞后的,因此当分解发生时,血糖会降到比不吃胶的时候还低。在运动时一旦开始吃胶,就需要一直不停地去吃,这对装备和肠胃都会带来很大挑战。”

为此,他也不再追求尽快出成绩。“觉得累的时候,不是去吃胶,而是慢下来。精英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突破极限,不得不吃胶。但作为大众跑者,在一场百公里越野赛上,如果吃十个胶能20小时完赛,那就干脆不吃胶、21小时完赛。把自身能力练上来,可能来年很轻松突破20小时。”

顾轶群说他曾从《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这本书得到启发。“最开始我们跑步,会把这当做一个有限游戏,为了减肥、达到某个速度、完成某项挑战,一旦达到某个结果,这个游戏就结束了。但人生还有一种游戏,没有起点和终点,享受的是整个过程。现在,跑步就是我的无限游戏。”

跑步四年,Pili现在已经完全成为慢跑体系的忠实信徒,严格来说,是比慢跑更慢的超慢跑。这种信念的转变,也许并不是因为信仰“慢”本身,而是信仰“慢”带来的长期效益,“仅仅慢是不够的,而是又慢又长。”慢以致远,以至更强。他希望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都达到一种最接近自然的强大状态。

▲在深圳大沙河公园,Pili带领耐力学社成员练习barefoot(裸足),找到每个人最原始的跑步状态,优化跑姿。Barefoot流派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反击,认为具有复杂功能的现代跑鞋,是导致人类忘记跑步天赋的原因之一。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奥斯卡将改名马励图,为国进球有激励奖

中国新闻周刊:奥斯卡将改名马励图,为国进球有激励奖

懂球帝
2025-02-18 14:05:05
陈妍希陈晓「2年前是最后同框」!同场0互动画面曝光 爆:婚姻早破裂

陈妍希陈晓「2年前是最后同框」!同场0互动画面曝光 爆:婚姻早破裂

ETtoday星光云
2025-02-18 14:04:29
库克明显比伯克更适合广东,不排除两人都拿下,莫兰德被造谣离队

库克明显比伯克更适合广东,不排除两人都拿下,莫兰德被造谣离队

毒液体育
2025-02-19 00:02:58
韩红戳穿了姚笛被“排挤”的真相,才知何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韩红戳穿了姚笛被“排挤”的真相,才知何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山山视角
2025-02-16 16:34:00
新纪录!哪吒2全球动画票房登顶

新纪录!哪吒2全球动画票房登顶

环球网资讯
2025-02-18 20:06:08
《哪吒》vs 美国迪士尼梦工厂:技术差距还有多少?

《哪吒》vs 美国迪士尼梦工厂:技术差距还有多少?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2-12 13:05:01
英国:中国企业必须出售芯片公司!

英国:中国企业必须出售芯片公司!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02-18 13:01:46
射精一次会减寿?男性一生最多只能排6000次精?看完心里有数

射精一次会减寿?男性一生最多只能排6000次精?看完心里有数

星辰生肖馆
2025-02-16 00:25:03
金发科技: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金发科技: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澎湃新闻
2025-02-18 16:12:05
范德法特谈贝林厄姆爆粗:这有啥?在英格兰说f**k就像说谢谢

范德法特谈贝林厄姆爆粗:这有啥?在英格兰说f**k就像说谢谢

懂球帝
2025-02-18 19:25:46
小米智能音箱 Pro 开启预约,预计支持「超级小爱」

小米智能音箱 Pro 开启预约,预计支持「超级小爱」

IT之家
2025-02-18 19:47:12
微信终于更新,“查单删”功能升级了!

微信终于更新,“查单删”功能升级了!

全是技能
2025-02-17 11:51:59
50岁龚琳娜现状:离婚后在云南乡下租房住,每天种菜养花,她图啥

50岁龚琳娜现状:离婚后在云南乡下租房住,每天种菜养花,她图啥

卷史
2025-02-18 20:10:57
多位高校领导被查,有人主动投案

多位高校领导被查,有人主动投案

环球网资讯
2025-02-18 22:23:06
解放军模拟打击美军“鹰眼”,美司令预测台海结局,果然不出所料

解放军模拟打击美军“鹰眼”,美司令预测台海结局,果然不出所料

纾瑶
2025-02-17 23:14:15
相恋多年,女友一直不肯跟我结婚,我娶了她的妹妹后,她却慌了

相恋多年,女友一直不肯跟我结婚,我娶了她的妹妹后,她却慌了

书梦文化
2024-10-13 21:09:49
女婿拜年遭羞辱后续:老丈人道歉,男子断绝来往,妻子态度引争议

女婿拜年遭羞辱后续:老丈人道歉,男子断绝来往,妻子态度引争议

就一点
2025-02-08 20:40:00
哪吒真人版选角:黄子韬严宽神还原,沈腾很对味,敖闰出乎意料!

哪吒真人版选角:黄子韬严宽神还原,沈腾很对味,敖闰出乎意料!

涵豆说历史
2025-02-17 15:47:31
“西藏神童”仁波切遥视未来,竟看到地球此处,有远超现在的文明

“西藏神童”仁波切遥视未来,竟看到地球此处,有远超现在的文明

阿珂读书
2025-02-10 10:06:31
G7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改变南海现状,不到24小时,中方划下落弹区

G7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改变南海现状,不到24小时,中方划下落弹区

今墨缘
2025-02-18 10:15:10
2025-02-19 01:27:00
越野100 incentive-icons
越野100
你永远不会独行
92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曾遭遇两年欠薪,国足最新归化球员是他?

头条要闻

10元1个螺母被认定为枪支散件 父子被刑拘获分案调查

头条要闻

10元1个螺母被认定为枪支散件 父子被刑拘获分案调查

娱乐要闻

陈晓与陈妍希宣布离婚:今后各自安好

财经要闻

存款准备金率5%隐形下限能否突破?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发布"最聪明AI":号称碾压DeepSeekV3

汽车要闻

两种电池可选 小米YU7最大续航820km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ROG幻X 2025 2月18日预约:独家首发AMD锐龙AI Max+395,25日开售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自然人居空间 恬淡安舒

色彩,才是平淡生活里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