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在先农坛庆成宫一进院正式开展。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演员演唱以中轴线为主题创作的歌曲《生生之轴》。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演员讲述中轴线故事。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演员讲述中轴线故事。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演员讲述中轴线故事。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北京中轴线模型亮相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北京中轴线模型亮相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带来以中轴线为主题创作的歌曲《你》。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首博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亮相庆成宫。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北京雨燕”亮相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现场颁发首都博物馆收藏证书。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北京中轴线项目审议通过时的木槌和落槌板将入藏首都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与会重要嘉宾签字祝福中轴线申遗成功的中轴线卷轴将入藏首都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中轴线申遗成功现场庆祝条幅将入藏首都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尹星云)庆成宫里庆成功,中轴线上话中轴。7月31日晚8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根脉中轴 嘉礼庆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群众性主题活动”在先农坛庆成宫举行。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点代表、首批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积极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单位和居民代表等5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在有566年历史的先农坛庆成宫,一场包含创意装置展陈、光影秀、情景讲述、创意歌舞表演、音乐剧等多种形式的盛会,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此次主题活动分为《理想之都》《人民之城》《未来之轴》三个篇章,从历史、人民和发展视角出发,全方位展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意蕴和申遗保护成果,诠释北京中轴线作为首都文化根脉的独特价值,传递公众对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夜幕下的庆成宫,美轮美奂。这个长期被多家单位作为大杂院使用的古建因为中轴线申遗保护终于恢复了文物的本来面貌。沿着祭祀道路一路走来,道路两边是北京广播电视台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二十四节气海报。庆成宫门前,十二面迎宾鼓列阵排开。鼓舞中轴,乐动九天。以庆成宫主殿为背景的光影秀《光影中和》,用灯光投影的艺术形式展现北京中轴线象天法地、生生不息的营建理念和文化内涵;回顾申遗保护过程的短片《申遗之路》,再现申遗保护工作充满挑战的历程;由中轴线十五个遗产点代表讲述的节目《中轴一线牵》,让人们记住了每个遗产构成要素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情景戏剧《我与中轴》,由实力派演员与鼓楼社区老住户代表进行演绎,讲述着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故事……
在这场主题活动上,在场观众见证了一个特殊的时刻,北京中轴线申遗代表团把从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带回来的三样物品捐赠给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三样宝贝是北京中轴线项目审议通过时的木槌和落槌板、中轴线申遗成功现场庆祝条幅和与会重要嘉宾签字祝福中轴线申遗成功的中轴线卷轴。它们将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永远向人们讲述这段振奋人心的申遗故事。
另一个惊喜时刻则是国家一级文物、首博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亮相庆成宫。1970年,在中轴线北端的旧鼓楼大街上,考古人员挖掘出了一批元代官窑瓷器,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元青花凤首扁壶。它是中轴线历史文化的有力见证,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有力见证。
北京中轴线根植于人民群众,彰显于时代发展,既守护了城市文化的根脉,也留住了万千居民的乡愁。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老城的蝶变与中轴线的新生,同频共振、相辅相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了有价值的“北京经验”。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北京将持续推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活动现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成果展在先农坛庆成宫一进院正式开展。展览从6个部分全景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和申遗保护工作历程及显著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