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朝代 虞朝
迁都于亳
公元前22世纪
炎黄时代,帝喾(黄帝曾孙)代颛顼为帝
帝喾迁都于亳(今安徽亳州),民生上使得人民免于洪水之患,政治上便于彻底解决不安分的共工氏余部。共工氏余部一直从黄河中上游跑到长江中上游发展。建都于亳。
帝喾是夏朝之前的五帝之一,而夏朝最后一个帝王桀是被成汤所灭。夏朝存在时间为前2224年——前1766年,共传14代17王,约经过500多年的时间,而夏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大禹,禹之前,有据可查的是有六代帝王,即:帝喾高辛——契——挚——尧——舜——鲧——大禹,粗略算来,又往前提了近300年,这样,我认为,亳州的历史至少在4500年以上。也就是说,亳是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商朝成汤两代帝王建都所在地。
第二个朝代 商朝
公元前16世纪
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
汤王桑林求雨,古亳州境内有桑林县。三国时期曹丕都知道涡河北岸有汤王衣冠皿。历史上上商部落遭遇洪水经常迁徙。
定都亳州的地理依照
亳州城郊是一个三角高地,地处淮北平原北部,西北略高,最高处海拔42米,东南略低,海拔32米。城区在涡河旁不易遭遇洪水灭顶之灾,“亳”字代表 豪宅 高地。
楚国后期
亳州境内有城夷(今亳州谯城区城父镇)为楚国陪都。春秋时期,亳州称为焦,焦属陈国。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变为了楚地。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城父是楚国的陪都,楚国北部的边关重镇,曾有伍子胥一家父子三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和哥哥)陪楚国太子建来此驻守。此地有与伍子胥相关遗迹很多。
东汉时期
“谒汤都”文字砖
谒为拜见之意。谒汤都不但记载了汉代皇家拜谒汤都的时间而且证明了商汤都亳的事实。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 ,哀帝刘欣遣御史长卿谒汤陵。谒汤都“汤始居亳”,见于《尚书》、《史记》等史籍。现在中国仅有安徽亳州以“亳”为地名。且自北周时期正式称亳州,为行政治所。北周正值魏晋之后、隋唐之前,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当时官方称其为亳州,自有胜过今人的依据和考证
谒汤都”文字砖,出土于曹操宗族墓群一一曹嵩墓, 文字笔法自然流畅、超俗绝世,是难得从左向右横向刻写的狂草,运笔精湛,潇洒奔放,实为东汉时期的书法真迹,是书法艺术的瑰宝。通过字砖这个载体出现了大量的刻画文字,这对研究中国古代书体演变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在谯县治豫州刺史部。东汉时期州成为一级行政区,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为谯郡(今安徽省亳州)。辖区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县九十七个。
第三个朝代 三国魏
魏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
魏国建立,以谯为魏帝祖庭之地,定谯县为陪都—东都。并封魏宗室曹林(曹操第十子)为谯王,谯郡也改为谯国,谯国管辖15个县:谯、苦、宋、酂、铚、虹、相、城父、山桑、竹邑、龙亢、符离等。区域涵盖现在的安徽北部地区。
四唐开国初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亳州置总管府,辖谯、亳、宋、颖、沈、北荆六州,30余县。七年改为都督府,辖境不变,贞观年初,因战争防卫重点的调整裁撤。
第四个朝代 龙凤政权(韩宋)
龙凤元年(公元1355),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三年。
夏朝与商朝初期没能考古直接文字。前面虞、商两个朝代没有直接证据,没办法让世人折服,虞朝又本有争议。古遗址有待考古发现开发,加上地处黄淮平原,暖温带南缘天气属于南北过渡地区,雨水多洪水旱涝雨水频繁冲击浣新,遗址考古地理条件保存相对不如陕西河南。
如;2008年,亳州市区一栋有300年历史的古建筑——粮坊会馆,因涡河水利治理工程施工而惨遭拆损。粮坊会馆又名水神庙,位于亳州市谯城区,涡河南岸,是一栋距今有300年历史的清代殿宇式建筑,曾是亳州作为古商埠的直接见证。
其他如解放前夕废止的各种祠堂城隍庙等等早已不为人知的消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