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摩棱斯克,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莫斯科的门户要地,它不止一次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而俄罗斯的军队也必须死死捍卫这里,否则他们宝贵的莫斯科就将受到攻击。
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因为德军进展神速,苏军也不得不在斯摩棱斯克死战至最后一刻。而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的苏联英雄,陆军元帅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开始展露头角——他将在斯摩棱斯克战役里,用七拼八凑的部队来阻止德军的攻势。
临危受命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苏联西方面军,在一周内就占据了明斯克不说,还歼灭了西方面军大半的有生力量,西方面军残存部队只能向后方突围。
此时苏军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德军兵锋所向直指斯摩棱斯克,若是斯摩棱斯克被德军攻陷,则莫斯科有被德军攻陷的危险。从历史上看,斯摩棱斯克一直都是莫斯科的门户,无论如何苏军都必须捍卫斯摩棱斯克。
幸运的是,苏军的第16集团军仍旧把控着北部城区,并且多次打退德军渡过第聂伯河的企图,(第聂伯河十分弯曲,其中有一段河道把斯摩棱斯克切成了两部分,苏军在控制着位于北岸的城区)这一局面,对于苏军是幸运的,因为苏军还有机会重组自己的部队,加强摇摇欲坠的斯摩棱斯克。不幸的是,第16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则在斯摩棱斯克陷入了德军的合围之中,目前还在浴血奋战之中。
部队全靠捡
没有部队,这是当时苏军的一个真实窘境,因为苏军有大量的部队被德军合围或是歼灭,还有许多被打散后失去联络,新的预备队还没有开到前线来,因此罗科索夫斯基也确实得不到多少部队。
而当罗科索夫斯基抵达西方面军位于维亚济马以北的司令部时,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也是没有部队,只能告诉他尽可能收编部队,等到预备队抵达就给他几个师。言外之意,铁木辛哥也没有部队,请罗科索夫斯基自己去解决吧。
但幸运的是,罗科索夫斯基迅速就收拢了不少溃败下来的部队,这些部队包括有炮兵、步兵、工兵、通信兵、机枪手和医务兵等等。靠这种收拢溃兵的办法,罗科索夫斯基凑出了一支部队,算是具备了基本的战斗力。不久之后又有第38步兵师和第101坦克师加入了他的战役集群,算是他部队的核心力量。
罗科索夫斯基在亚尔采沃的战斗颇有成效,成功拖延了德军企图摧毁亚尔采沃渡口,合围苏联第16和第20集团的计划。同时,还有大批此前被德军打散,但不愿投降和撤退到后方的苏军部队陆陆续续来汇合罗科索夫斯基,加入到对德军的抵抗行动之中。
艰苦的战斗
情况持续到7月21日,不堪重负的罗科索夫斯基只能电告西方面军司令部,声称自己压力十分巨大,他不仅缺乏部队,而且指挥系统十分混乱,如果西方面军司令部不能给他提供预备队,那至少给他的战役集群派个司令部过来吧。铁木辛哥元帅能不能给罗科索夫斯基解决问题呢?
给罗科索夫斯基提供预备队肯定是没戏了,新的预备队还没抵达呢,但是铁木辛哥却可以给罗科索夫斯基解决司令部的问题。眼下第7机械化军就在维亚济马进行改编,铁木辛哥直接把第7机械化军的司令部调去给罗科索夫斯基应急了。
当叶廖缅科叫醒罗科索夫斯基,表示自己带来了他需要的司令部时,罗科索夫斯基觉得自己简直是美梦成真——他一觉醒来就有了自己的司令部,有了足够的司令部人员和参谋,还有他急需的电台、电话和通讯汽车,这可算是帮了他的大忙。
战斗持续到8月初,第16和第20集团军收到了新的命令,放弃斯摩棱斯克,转而越过第聂伯河向东撤退。第16和第20集团军最终奋力冲出了重围,而保证这两个集团军侧翼的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战役集群。
结语
斯摩棱斯克沦陷了,但是第16和第20集团军成功冲出了重围,西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在瓦西里卡村的司令部嘉奖了有功的军官们,并在随后宣布了一个新的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将接管第16集团军,而他的战役集群也将和第16集团军合并。这将是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拥有4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师、1个坦克师和1个坦克旅,而能指挥这么一个集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自然也是被认可其指挥能力。
现在属于他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了,他也将转入下一个战场,属于罗科索夫斯基的战争生涯和辉煌成就,现在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
《苏德战争1941-194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