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64
开远
2024
蒙自
开车时间
08:03开
07车08号
编者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为实现学术本土化与在地化,将学术论坛回归到天坛与地坛之间,“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走的人”暑期跨学科论坛于7月31日至8月6日在云南举办,并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调研团队将前往昆明、开远、蒙自、屏边、河口进行调研,以“我在场”的状态和“道说”的实践形式,传承北大新闻学教育传统、弘扬斯诺精神,通过重走滇越铁路、倾听西南联大往事,深入了解当地人文风貌、深刻触摸并重新挖掘历史,以回应当下智能技术迅猛迭代中,人与技术、与自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穿越时空,
聆听米轨铁路上的“旱码头”——
芷村车站田野纪实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8月3日10:00,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学科实践调研团队一行来到因盛产兰花而得名的芷村站。它位于滇越铁路中段,现隶属昆明铁路局管辖,为四等站。作为滇越铁路上的重要车站之一,芷村站建成于1910年,并于1957年重建,离昆明北站316公里、河口站152公里。芷村站历史建筑群由车站站房、站长房、车站办公室、工务段用房、列车队用房、电务段用房等九幢欧式风格建筑组成,是研究滇越铁路史重要实物资料。芷村车站曾作为中共开展工运活动的重要据点和开远、蒙自铁路沿线党组织的活动中心,对整个滇南铁路工人运动的开展以及整个滇南党组织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的样貌在行走与交谈中不断切近。芷村居民张大叔与调研团分享了人字桥修建的传说,鲜活的口述补充着历史的细节。当地百姓在与法国殖民者日常相处中发展出的“低姿态的反抗技术”,这些看似偶然的、似乎无规律可言的行动,却逐渐消耗甚至掏空了看似不可一世的殖民机器,使之逐渐土崩瓦解。
芷村站的背面便是被本地人称作“越南街”的集市,曾经中、法、越文化的汇集让芷村繁荣,如今繁华褪去,调研团在穿梭街巷中触摸着芷村人民的日常生活。
滇越铁路芷村车站
调研团行走在滇越铁路芷村车站段
实践团与当地百姓在芷村车站
足尖丈量,
行走在滇越铁路上的“小巴黎”——
碧色寨田野纪实
在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一幢以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为特色的法式建筑格外醒目,这便是有名的碧色寨火车站。调研团于15:00抵达了这座滇越铁路上曾经唯一的特等站。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在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3000多搬运工人,昼夜装卸货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碧色寨曾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对于研究中国铁路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色寨也是世界唯一米轨和寸轨并行的车站,展现着一段云南甚至中国如何卷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1921年,个碧石铁路通车,碧色寨成为米轨和寸轨铁路换装站,滇南进出口货物都由此中转,改变了个旧锡固有的出口线路。西方现代元素也随着这条铁路进入云南,红土网球场、咖啡厅、电影院因此进入了碧色寨。滇越铁路的魅力恰恰来自于其复杂性与多面性,正如诗人于坚所言,“滇越铁路天然与别的铁路不同,它有一种超凡气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
实践团在滇越铁路碧色寨站
碧色寨寸轨火车(复原)
道说滇越铁路之生命传播:
交谈、自我与AIGC学术会议纪要
8月3日18:30,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道说滇越铁路之生命传播:交谈、自我与AIGC”学术会议于碧色寨梵间人文艺术酒店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胡晓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王玮、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向荣,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司马倩,以及实践调研团全体成员。
学术会议现场
廖元植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生
滇越铁路所彰示的是近代化及其可能,“时间消灭空间”以及“数据的精确化表达”是铁路的近代化的含义,而滇越铁路的主体共享时间体系并被空间隔离,正是具体的近代化的本质体现。滇越铁路的近代化属于谁?谁又在抵抗近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通过重回历史语境的视角,思考殖民者、劳工和沿线民众的主体性特征。
梁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实况体育转播哲学正在发生从传统的以画面质量、镜头公正、叙事完整等要素为核心的价值观,到由生产哲学、技术、观众三者共构的动态体系的转向。如何在各项运动中合理地采纳新技术,从而使AI技术为实况体育转播所追求的竞技公平性、趣味性、多样性、流畅性等方面带来真正的进步,使大众体育直播观看体验更佳成为新挑战。
张祺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交谈在无声与有声间生成,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物体的交互间产生,不同年代、阶段、时期的“在场”通过AIGC的技术手段得到实现,“我在场”逐渐架接起历史与当下、真实与虚拟交合的轨道,在虚实共生中,差异与同一重复,生命叙事跃动于语词、词语的流淌,用生命传播生命,在数智与人文的辉映中,匍匐于生命的绵延,栖息于自我的意蕴。
李月月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硕士生
此次滇越铁路之行让我对生命传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它更应该成为一种行动上的方法论,用变动的眼光看待自己,在众多不确定性中寻找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在多个立场言说中有自我的主体性,我最终会留下什么样认知呢?我觉得“行走”和“在场”的重要性在此刻就凸显出来了。
唐倩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此次行走的人,就是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立在一种具身性的交谈当中,一方面我们已确定的语言形式进行思想的交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更多是放在日常生活以铁路滇越铁路为样本的互动模式中,语言在其“道说”中成其本质。言说者在其“言说”中拥有其在场。同时我们也借助技术作为一种知识的助产,帮助我们将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以高效快捷的输出形式,促进交谈的过程。
徐晨阳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硕士生
滇越铁路是一个鲜活的存在。这里的政府官员非常的重视这段铁路,有决心将它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工人和居民们也不会忘记它,它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符号,相关的故事和传说还在口耳相传;这里的生态以及科技、城市、文化发展,也不会忘记它。从 20 世纪走到 21 世纪,从云南走到世界。
蔡九琦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生
静下内心行走让我从身心分裂到身心合一。对自我的反思是内观自我,是道说的开始。道说滇越让我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拘束,认识自我,归心与静;通过海德格尔的物的追问,道说滇越不局限在铁路,在于探求自我。
李堃
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滇越铁路的重要性之一就是生成,这种生成不是从1到100,而是从0到1,所以目前关于这条铁路的一些判断都是值得怀疑和深究的。另外,这次调研也让我思考什么是交谈?如何交谈?以及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交谈?斯诺在《马帮旅行》中提到的自己和士兵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为我提供了答案。最后,基于自我体验和在地化经验的生命故事总是最打动人的,我想等全部旅程结束之后,滇越铁路会和每个人都产生关系,最终我们都以肯定的姿态、坚定地在场。
刘欣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滇越铁路作为新技术进入中国的社会过程,在此次行走与交谈中逐渐浮现。其魅力、复杂性与多面性,来自多元主体在与滇越铁路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每个个体从自我生命的目的出发,不断在具体的情势下,校准个体的行动,并使之付诸实践。滇越铁路之于彼时的中国,正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当下的世界,转型期的个人才是关键,亦是在创造中走向灿烂未来的源泉。
付砾乐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行走在所谓的“传统的”和“近代的/现代的”景观之间,我时刻能感受到技术对生活环境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交谈”和“行走”不仅可被视作一种媒介,更是一种自我技术,是连接自我与自己、自我与他者、自我与环境的方式。正如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所言,“道路”一词是指导精神生活之途经,当生命与道路相交之时,表达才有了基础、行动才获得方向、改变才成为可能。历史事实是无法复刻的,但历史的精神可以传承。用身体行走于天地之间时,历史书、地理书里那些抽象的地名、人名,才鲜活起来了、更有生命力。
李丁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博士后
听觉传播是在国际传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形式,交谈,是声音传播中最直接和富有深度的形式。在滇越铁路的历史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交谈建立联系、互相理解、共同面对挑战。交谈不仅限于语言的层面,而是包含了多维度的听觉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和群体通过听觉传播不断重构自我认知,形成更为复杂的文化身份。
滇越铁路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线,更是一条丰富多彩的声音传播通道。通过交谈和听觉传播,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沿线地区的文化特质和历史记忆。在AIGC的加持下,这种理解和传播的方式将会被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与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声音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探索AIGC在这一领域的潜力与限制。
肖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对待技术物,包括小火车,包括相机,手机、电脑…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学习和接触一种技术物,就像与非人交谈,需要懂得它们的语言才能了解背后的逻辑和理念,才能实现人技结合,到达上手的状态。与技术物交谈,不同于与人交谈。在后者的场景下,当双方觉得无话可说的时候,个人可以安然地选择沉默,但交谈并未就此结束,生命传播最重要的改变和行动的可能性还在延续,因为沉默也是人与人之间交谈的方式之一;但在人技交谈中,如果个人选择沉默,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无限迭代的技术物就像是无限衍意的符码,元语言的秘密藏在新的符码中,新符码不断地覆盖和推翻旧符码。类似地,新技术也蕴藏着元技术、元语言的奥秘,如果我们选择回避,选择沉默,那便失去了一窥元点的机会,而那元点正是人类苦苦追寻、求而不得的真理。
祝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
“什么是生命?”探讨了生命体验中的“在场”概念,结合斯诺行走滇越铁路的生命故事,从“在场”和“道”两个层面探讨自我与历史、空间的联系。斯诺以批判的眼光记录真实,以身体为媒介向国际社会传播真正的中国。同时,文章讨论了“道”作为“联系”与“开放”的隐喻,强调了铁路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及其在现代化中具身性的作用。自我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在场,在实践中获得了沉浸式体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藩篱。
温志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在云南铁路博物馆,我们看到一截钢轨文物上印着一只公鸡。在冰冷坚硬的金属之上,人类的身份符号和精神标记刻印在上面,对抗时间的流逝,至今后人还在据此考证这些物品到底来自哪里、属于谁。这一细节指征出在“人与物不断耦合”的“技术整体”中,人始终在场,进而通过自发性的审美和反身性的思考及行动,朝向了救渡技术危险的多种可能。
邱鲁东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硕士生
智能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个体微小叙事呈现的门槛,使得生命的记录与传播更加生动具体。反过来,个体也通过“在场”的形式为技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真实的事实,使技术更具人性和现实意义。但随着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深度介入,技术逐渐走向台前,人退居幕后,变得更加隐形,技术异化和人的主体性消解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在维护人的主体性基础上让技术更好的为人类创造价值。
王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支部书记
面对外界与现实世界对意识的影响与投射,通过行走、交谈、与AIGC的辅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输出、自我认知以及自我传播结果,我们要尽量去扩大与外界的链接的深度与广度,得到相对更好更准确的自我认知。
仁增卓玛
拉萨市达孜区经信局、
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道德经》里谈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创新,创造,就是“有生于无”,第一次蒸汽革命的痕迹在滇越铁路上处处可见,这就是“有生于无”的最鲜活的例子。今天在用AIGC这一面向未来的技术时,也需要有“无”的心态,因此如果过分沉湎于历史,就是一直在处于一种“有”,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研究滇越铁路,就是要从历史面向未来。道路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道路既打破了对远方的想象,但也让人可以遥想更加遥远的远方,但道路不会必然带你去远方,远方也不会必然走向你,而需要自我介入到事件中,介入到道路所带来的世界中,敞开自己,拥抱未知。
杨婕
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干部
滇越铁路的修建和废弃,丰富了沿途城镇的生命故事。铁路的修建带来了新的景观、新的职业,从而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当地或者周边的人们首先是被动卷入了这种改变,其次是主动选择了自己期望的时空秩序,从而带来了人口的移动,一个地方才能从村庄发展到城镇。而随着铁路的废弃,一个城镇从枢纽到孤岛,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
胡晓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百年前的滇越铁路深刻的改变了云南,旧有的封闭状态被迫打破,再也回不去了,影响深远。
传媒专业的同学行走滇越铁路,触摸历史,自身首先用心去感受、体验,认真思考、相互启迪。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真诚的做传媒。传媒是会影响社会,影响未来的,自己要坚守良知,以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塑造未来。
张瑄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
语文报社、副编审
张瑄老师从自身的专业选择和工作经历出发,分享了近些年出版行业遭遇的变化与发展。她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是一种新的事物,但人的创意无法替代,未来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想”的层面,这次调研也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是正确的。
陆德泉
云南连心社区基金会专家、副教授
滇越铁路的宏观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然而,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那些在滇越铁路上的社会底层群体如何看待这条铁路,小米轨道的停运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们的想法又是如何?读到唐倩和玖柒与沿线民众的聊天,让人倍感忧虑。
在当前滇越铁路底层民众数据匮乏的背景下,AIGC的大数据模型和算法所呈现的,究竟会带来更平衡的,还是更为“异化”的表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而滇越铁路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数码鸿沟,是会因为AIGC变得更为收窄,还是会因此而更为加剧?相信大家心底都有答案。
向荣
云南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
行走,这一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尽的奇妙。从昆明启程至今,当行程过半时,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所处的学术兴趣、生命阶段以及事业进程出发,共同探讨“行走”在我们各自生活中的独特意义。主题涉及从学术研究的抽象概念到实际的就业压力,再到中年危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职业焦虑等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诸如连接、反思(反身性)、开放、真诚和真实、创造与生成、道与术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之中。这些对话中的能量流动激发了生命中悄然发生却又显而易见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得以看见他人生动的一面,同时也在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并学会拥抱自己。
司马倩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司马倩老师有着丰富的纪录片拍摄经验,她提到要趁着好的年华,多体验、多行动、多进入,觉察与记录美的东西,尤其是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这片土地上所承载的多元文化底蕴和内涵都值得大家持续关注和传播。
调研团合影
道 @ Way
今日,调研实践团继续以“躬行”的姿态,在行走与交谈中,感受着滇越铁路中段的历史脉搏与生命脉动,以“我在场”的形式完成了又一次“道说”。
接下来,调研团队将继续在蒙自市,践行自我的生命教育与生命传播实践,进一步挖掘滇越铁路与西南联大的历史留给当下的宝贵财富与无限可能性。
文案 | 刘欣 李丁一 李堃
图片 |肖键 徐晨阳 刘欣
设计| 张祺祺
统筹 | 潘聪平 李堃 唐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