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坐在从西柏坡驶来的火车上,伴随着颠簸看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北京古城墙,情绪十分高涨。
火车到站后,红光满面、健步如飞的毛泽东走下火车,对身边的周恩来幽默地说道:“恩来,今天可是‘进京赶考’的日子,精神不好怎么行啊?”
周恩来听到主席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应和着说道:“那就祝我们考试都及格,不要被退回来!”
“哈哈,我们是坚决不当李自成的,一定能考个好成绩!”毛泽东笑着说道。
说着笑着,叶剑英就带着迎接队伍过来了,毛泽东看着北京城中熟悉的风景,一下子回忆起了30年前自己在北大度过的那段“北漂”时光。
“三十年了!当年我为了寻找救国真理来到了北平,吃了不少的苦头,后来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也正是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我才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回忆起了往事,感慨万分地说道。
“李大钊同志是我真正的老师,如果没有李大钊,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
可惜的是,李大钊同志早已牺牲,没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但是毛泽东一直都没有忘记李大钊,更没有忘记30年前和李大钊同志共同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一、为寻求救国之道而“北漂”
1918年冬,古老繁华的北京城中大雪纷飞,茫茫白雪掩映之下,是无数有志青年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毛泽东、罗章龙、李维汉等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年轻人,不远千里来到了北京城,找到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落脚,这里住着很多贫困的“北漂”青年。当时,毛泽东和七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晚上8个人就挤在一个土炕上睡觉,一个人紧挨着一个人,毛泽东想要翻个身都得和大家说一声,然后大家一起翻身。
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毛泽东的睡眠时间自然也缩减了不少,他每天都起得很早,然后去北京的公园里散步,青年毛泽东既感受到了北平那刺骨的风雪,却也看到了蕴含着生机和希望的早春,厚厚的坚冰覆盖在北海之上,岸边的梅花却在风雪中怒放,这样美丽奇异的景象让迷茫之中的毛泽东多了几分希望。
刚到北京的那几天,毛泽东和同乡的小伙伴都在街边摊子上吃饭,一天下来的饮食费十分高昂,而且不合口味。罗章龙建议大家不如自己买来米面自己做饭吃,这样子可以省下不少钱,毛泽东非常同意罗章龙的建议,连忙组织大家去街上买米买面。
当时交通没有今天这样发达,大米在北京可是稀罕的“奢侈品”,这对于吃惯了大米的南方人来说无疑是种煎熬。毛泽东在街上溜达了一上午,最终也只买了一袋炒米和一捆葱花,回来后大家将面炒熟,然后做成面糊,加上葱花、食盐调味,这就算是做好了一顿饭。
可是,这样的饭菜对于嗜辣如命的湖南人来说简直是毫无滋味。这些“北漂”青年出去干一天活,回来就喝一碗这样的面糊,即便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
邻居的一位满族妇人经常躲在家中的窗户后面观察毛泽东等人,有什么事情就派自己的孩子来传话,当她看到这几个年轻人天天在家喝面糊十分心疼,便趁着街上没人的时候偷偷跑到毛泽东等人的院子里,教几个年轻人蒸馒头。
在当时,三眼井还有个送水老头叫老侯,经常来给毛泽东等人送水,一来二去大家就熟悉起来了。老侯是山东人,很擅长做面食,得知毛泽东等人的困难后,他就从自己家里搬来炊具,每天给毛泽东等人做饭吃,老侯不要工钱,只希望大家能分他几个馒头吃就行。
就这样,毛泽东和大家每天就靠吃馒头、咸菜度日,白天就去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阅览室中阅读学习,晚上就返回三眼井的小院子里围炉共话。
这样的贫困生活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毛泽东遇到自己的“贵人”李大钊。
当时的北京大学,是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中心,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名流皆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他们都在北京大学工作,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也非常支持新文化运动,主张百家争鸣、勇敢革新,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毛泽东来到北京的时候,李大钊出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除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外,李大钊就在学生中宣传新文化运动,认真研究马列主义,当时北大的一大批爱国青年都围绕在李大钊周围,李大钊因此也成为了北京先进青年的思想领袖。
在北大图书馆,毛泽东第一次见到了李大钊。
那一天,北京的雪下得很大,毛泽东在图书馆阅览室中阅读取暖,当他抱着一堆书路过红楼东南角的一个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中一个穿着旧长袍、旧布鞋、圆脸黑胡,带着圆框眼镜的先生朝着毛泽东看了过来,两人目光相接,毛泽东的心情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先生却带着慈祥的笑朝着毛泽东点了点头。
后来,毛泽东才知道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先生,就是鼎鼎大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李大钊。
当时毛泽东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身上的盘缠也快花完了,眼看就要青黄不接了,毛泽东无奈之下找到了恩师杨昌济先生,请他帮自己找一个工作。
杨昌济就把毛泽东介绍给了李大钊和蔡元培,李大钊和毛泽东之间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