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图片为斯洛伐克)
旅行经过云南石屏,这座小县城保留着极其古朴的形貌,文庙和玉屏书院都极美,尤其是玉屏书院的“龙门”。我对建筑的美从不拒绝,但对其他的“传统”多半敬谢不敏。
可惜的是,一把我最反感的字正腔圆演讲腔在院落中响起,跟一组游客进行讲解,言辞中极力推崇“读经”,认为现在的孩子十七八岁了还背不下来一篇经文,简直是文化的灾难,他还说:“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没法管教。以前的孩子见到先生,会害怕到全身发抖,因为他们忤逆是会挨板子的,现在的孩子就不会这样,他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你还不能打他,这能学好吗?”
我发了条朋友圈感慨了一下:“在这片土地上,与这个男人持同样观念的人可能占了大多数。文明世界一百年前就确立的观念,在他们这里仍然是一辈子无法企及的认知高度。开放、包容、尊重……这些词在他们那里都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单方面的。反正不听话就是忤逆,有自己想法就是叛逆,他们尊崇的所谓传统,其实只不过是驯化和服从教育。如果你把传统里那些稀罕的闪光点搬出来,比如‘风骨’,他们一定会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告诉你‘风骨’没有用,得适应社会。”
有些人会说,这人说得太有道理了,管孩子就是要严厉,不打不骂能行吗,别人那套不适合我们。你看,你要是不想做一些事情,他们就会说“别人能做到,你怎么做不到”,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要是来一句“别人能不打不骂,你们怎么做不到”,他们立刻就会愤怒,然后将双标进行到底。
凑巧的是,前两天在建水文庙,我看到了一场“国学活动”。一群孩子穿着传统服饰,在文庙里进行各种行礼与仪式,主持人同样是字正腔圆演讲腔,孩子的家长们都在旁边看着拍照。
同样在古建筑极其精美的建水文庙,我见到了一群人,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呼喝着让自己的孙子赶紧去大殿里好好看看,“要从小熏陶,学会传统文化,比你看什么美国篮球英国足球日本动画片强一万倍”,说完这话,他直接在地上吐了一口痰。我只能感叹一句,当年可能参与过破四旧的他,如今虽然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开始吹捧传统文化,但却连“不随地吐痰”这种现代文明社会普通人的基本要求都还没做到。
我在建水文庙发了条朋友圈:“传统文化,多看看建筑就好了,真的别拿那套东西再忽悠孩子了,一代又一代的,还没祸害够吗?最可笑的是,嚷嚷这些玩意儿最欢的就是当年把古建筑和文物都毁掉的老人。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整天把传统二字挂在嘴边的地方,哪有一个民风真正好的?哪有一个真正文明的?中国最文明、整体素质最高的城市在哪里?上海深圳广州……都是接受现代文明相对最多的地方。即使广州讲传统,讲的也不是这套东西。中国古代哲学最缺的是逻辑,没有逻辑,哪来的科学和批判精神?让孩子学这个,不如去学学逻辑,起码能分清谁在忽悠你。”
对传统的维护,首先应分是非,以是否符合人性与现代文明价值观为准则。比如风骨,就是传统文化中极其值得保留和提倡的东西,但如三纲五常之类,被摒弃实在是理所当然。
传统价值观的一些元素与现代价值观并不相悖,比如善恶是非观念,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如管子的“国有四维”,对礼义廉耻的强调。但可悲的是,现在市面上的“国学”只留糟粕,比如《弟子规》。
这年头有很多智商检测题,对《弟子规》的判断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个题已经很“老”,老到连我这个主打逻辑与常识的公号,都不好意思将它搬出来。我曾有这样一个判断:但凡打着国学名义伸手赚钱,然后将《弟子规》奉为必读经典的,必是骗子无疑。
《弟子规》诞生于封建社会中奴性最深、对人性摧残最烈的清代。在《弟子规》中,只有“规”字,完全看不到任何理性的思维。也恰恰是因为理性的缺乏,如今的《弟子规》信徒也有一窝蜂和极端化等特质。
《弟子规》其实是清代一个落第秀才所写,生前无人问津。直到他死后一百多年,即鸦片战争后,才被人放在县里茶馆中供干完农活休闲的底层平民学习。换言之,它历史极短,受众为底层,充斥病句,在腐朽没落的清代都乏人问津。这样的东西居然能成为“国学经典”,实在荒唐。
前些年,东莞那个“女德班”曾因荒唐而受关注。课上的观点实在亮瞎眼,认为女性只要不做生育机器和仆人,就会有报应,比如“女强人忽视老公,结果患癌,与老公修好后便得痊愈”。很多人以为这种荒唐不会重现,这可真是过分乐观,因为直到前些日子,还有学校出现了类似课程,甚至更过分。
专挑糟粕,并非女德馆专利,而是“国学生意”领域的普遍行为。许多概念也在刻意曲解下变得肮脏,最明显例子当属“中庸”。“中庸”生动阐释了平衡和谐的理念,即使将其“技术化”,也应取制衡之意,如今却被曲解,变成不得罪人、不讲原则、随大流……
“中庸”的被曲解揭示了伪国学存在的真正原因:其刚性需求者只是扯“国学”为大旗,为自身需要服务,国学大师和国学班的泛滥无非投其所好。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温顺,官员希望下属听话,便推崇《弟子规》。
前些年在媒体上见过一个报道,提到一份少年国学班的招生简章,大概意思是如果孩子叛逆、不听话,就来学“国学”,诵读经典的同时去儒家圣地接受一下心灵洗礼,几天之后就可以还给你一个听话温顺的好孩子。
稍有点文化层次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恐怕都会对这个招生简章不屑一顾。但负责推广的商家却说,这个招生简章还真吸引了不少父母,连办数届仍不缺客户。
搞笑的是,推广者并未感激这些客户,反而抱以深深的鄙视。他嘲笑这些客户普遍素质低下,即使拥有高学历,也是死读书的典型,估计除了教科书再没读过其他书,毫无人文修养,因此才会上当受骗。
更讽刺的是,他还提到自己曾为了国学班的事情请客吃饭,两位连孔子孟子庄子都分不清的官员均大谈重塑国学的重要性,他们的观点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听话了,下属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就得重拾国学,让他们学会尊卑”。毫不意外,他也把这两名帮了他大忙的官员列入了白痴的行列。
这种商人看不起客户的故事,讽刺意味极强,是极好的小说素材,也是朋友相聚时极好的笑话题材。但是,一想到那些无辜的孩子,就让人笑不起来。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都忽视了两点,一是人文、审美,一是逻辑。人文与审美缺失的同时,极端的“实用主义”影响了许多人,他们只看重“立刻有效”的东西,脑子里完全没有“底蕴”这一概念。至今还有许多人认为文学作品没有任何用处,忽视了性情的培养。正因为没有人文基础,又喜欢“立马见成效”,才会被这些“国学速成班”所蒙蔽。逻辑的缺失则影响更为严重,因为没有逻辑,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分辨力,亦是上当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把“国学”变成一门速成班式的生意,倒还不是最坏的状况。最坏的是专门“取其糟粕”,打造“伪国学”,然后有针对性地使用,甚至是先有某种目的或结论,再据此寻找“国学解释方案”。
“服从”是“伪国学”的一块底板。像前面所说那个国学班的受众和支持者,无论是希望孩子脱胎换骨的父母,还是希望年轻下属乖乖听话的官员,他们所理解的“听话”就是单纯的听话,“我有道理你当然要听,我没有道理你也要听,不然就是不懂尊卑上下”,他们所理解的温顺就是简单的服从。
基于这个目标,他们想要的国学注定也是这一套。所以,所谓“诵读经典”,起步往往是《弟子规》之类的顺口溜。儒家经典中仅有的一点独立意识也会被剔除,剩下的那些经过曲解和加工后,彻底变成成功学、交际学甚至心灵鸡汤。
《弟子规》最强调的就是“孝”,在中国往往被异化为服从乃至盲从。《弟子规》里的种种劝诫,都在抹杀孩子的尊严,强调“听话”。中国古代之所以无法催生现代文明,与独立思想绝缘,跟过度的“孝文化”关系极大。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年轻人稍有跟老人意见相左的苗头,许多老人就会搬出这句话,以体现自己的权威。
而在西方社会,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却截然相反,它的大概意思是“人类文明能进步,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听上一辈的话”。
人们经常能从东西方谚语中窥见文化差异,而让我感受最深的当属这两句。
许多人都曾慨叹,古代中华文明“出道即巅峰”,之后却一直停滞不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激烈交锋,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在秦朝之后,对思想统一的高度追求,禁锢了人们的思维观念。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最强调的品质其实是“服从”,做官要服从君王和上级,做人要服从家族规矩,为了服从,往往可以不顾人性。有人会举出反面例子,比如宋朝如何开放,哪朝哪代相权牵制甚至压倒皇权,民间又有哪些案例体现出人性之光,但这种以个案来否认历史普遍性的做法,可笑也可鄙。
正是因为强调“听话”,所以古代文明走向了一条固步自封之路,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扼杀所有“异端”。每个人的人生都被预设为同一条路,循规蹈矩,盲婚哑嫁,传宗接代。即使是本应作为改变社会最重要力量的知识分子,也沉迷于四书五经,漠视科学与创造,处处不敢违背“圣人之言”。
直至今天,中国人衡量一个人靠不靠谱,往往还是用“听不听话”作为标准。许多洗脚上田的没文化农民企业家,办企业如同一言堂,最喜欢招的就是退伍军人,因为“够听话,懂服从”。大企业也不例外,这些年的闹剧实在不少,体制内更不用说。
在家庭教育中,“听话”几乎也是最高标准。“听人劝吃饱饭”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反正掌握话语权的长辈是不会错的,孩子听话就代表“能听进去,不犟脾气,性格好,懂事”。但是,毕竟人都是会犯错的,如果长辈错了怎么办?没事,还有第二个法宝,那就是“反正我是为你好”。
所以,你会见到许多家庭的固定模式:长辈或许并不高明,但习惯高压,然后洋洋自得,说“我家孩子最听话”。当然,这或许并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长辈稍微懂一点,但习惯将自己的认知强加于孩子身上,进行各种规划,最终把好好的孩子折腾成傻子,然后反过头来抱怨孩子“叛逆不懂事不听劝”。
所以归根到底,很多人养孩子的标准都是动物式的:像猪一样能吃,像狗一样听话,就可以拿出去炫耀了。
我之前有过一个相当刻薄的说法:许多人并不介意别人往自己孩子脑子里灌屎,甚至还巴不得加一把热乎的,但当孩子希望独立思考时,他们反而会表示震惊,觉得孩子太过叛逆,无法适应社会。
可以这么说,从社会到家庭,每个人一辈子都在接受“服从性测试”,连童年都不能幸免。即使是亲生父母,往往也打着“适应社会”的旗号,参与到这场测试当中,不断降低孩子的人生底线。
前些年有个新闻,某银行的一名新员工因为不肯喝酒,被领导扇了耳光,引发舆论关注。酒桌文化和背后的权力意识当然会引发批判,但这种批评远非中国社会的完整写照。这件事情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舆论场上不会出现争议,网民的愤怒更是意料中事。但别忘了,中国还有庞大的“过来人”群体。
既然是“过来人”,他们当然以中老年人为主,有着丰富的职场摸爬滚打经历,时常自诩“一辈子什么没见过”,动辄讲人生经验。虽然这个群体从来都不是网络发言的主体,但零星言论背后,仍代表着整个群体的心态。
从良知出发,他们中的大多数或许仍会认为被扇耳光的年轻人值得同情,但如果从所谓的“人生经验”出发,他们要说的可就多了,比如“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的孩子就是经不起挫折”,“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好管理,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子上网搞自己领导,以后谁还敢用这个人?几杯酒毁掉自己人生前途”,“不顺从,总跟人对着来,以后肯定会付出代价”,“社会肯定会教这些年轻人如何做人”……这是不是你非常熟悉的表达方式?很多人从小听到大了对不对?
如果不是当面打耳光这种极端表现,而是酒桌上常见的劝酒逼酒,或是职场上其他形式的倾轧欺凌,“过来人”跟你说的“人生道理”还会更多。
简单点说,在“过来人”眼中,年轻人最该做的是适应社会,而不是急急忙忙上网质问领导。
从现实来说,这个年轻人的未来确实可能会遭遇某种困境,熟悉中国社会生态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但基于可能并不美妙的未来去批评本是受害者的当事人,无异于让一个掉进粪坑里的人好好呆着别爬出来。
或者说,当“过来人”口中的“适应社会”,变成了“让一个掉进粪坑里的人好好呆着别爬出来”,那些长期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却没有为社会付出应有努力,让粪坑变干净一点的“过来人”,还洋洋自得个什么?他们不该感到羞耻吗?
一个文明社会的正常人,当然要适应社会的法律、公义、道德与基本规则。但大多数中国人口中的“适应社会”,或者变成了“你必须适应我认为的社会”,或者沦为“忍受社会的所有不公”。
职场上的酒桌文化,本质上就是服从性测试;建水文庙里那些原本活泼的几岁孩子,穿着行动不便的长袍,听着他们根本听不懂的东西,无非是满足那些没文化家长的所谓“美好愿望”,同时也是一场大型的服从性测试,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听话”;石屏玉屏书院里的“管教言论”,同样也是对服从性测试的推崇。
一辈子都在接受服从性测试,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许多人最喜欢说“社会就这样,没办法”“要学会适应”,可是,谁说人生就只能如此呢?如果每个人都放弃追寻自我、独立思考的努力,那么服从性测试也会变成唯一的人生选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