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由来七夕,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七夕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连。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心灵手巧,能织出绚丽多彩的云彩。牛郎则是人间的贫苦孤儿,勤劳善良。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相识相爱,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儿一女。然而,天庭的律令不允许神仙与凡人相恋,王母娘娘得知后,划出银河将他们隔开。但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感动了无数喜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在银河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七夕的演变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超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时至今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乞巧:女子们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心灵,希望能在针线女红方面表现出色。她们会通过穿针引线、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技艺。
拜织女:七夕拜织女,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吃巧果:巧果是七夕节的传统食品,样式繁多,味道香甜。染指甲:用凤仙花染指甲,寓意美丽和吉祥。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晒书晒衣: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为牛庆生: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投针验巧: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将蜘蛛装于盒内或用碗覆盖,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是否乞得巧来,如有以是否结网为标准的,若结网就得巧;有以所结网丝多寡为标准的,网结得越密表示乞到的巧越多。有以网结得是否有条理为标准的,有条理则谓得巧。
种生求子:汉族节日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 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在节日前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还用蜡塑各种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拜魁星: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七夕夜,人们还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想象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总之,在七夕的众多习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七夕节承载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不仅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七夕的传承与发展
七夕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传承方面,七夕所蕴含的爱情主题以及对女性巧艺的重视一直得以延续。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向往的象征。乞巧等传统习俗在一些地区仍被保留,传承着古代女性对心灵手巧的追求。
在发展方面,七夕的内涵不断丰富。现代社会赋予了七夕更多的元素,如商业促销、文化活动等。许多商家会借助七夕推出各种与爱情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促进了消费。同时,各地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七夕文化节,包括文艺演出、民俗展览等,吸引了众多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七夕在网络空间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表达爱意、分享七夕的故事和习俗,使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个传统节日中来。
在未来,七夕有望继续发展。一方面,应注重挖掘和保护其传统内涵,让古老的习俗和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要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创新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活力。通过传承与发展,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总结:通过本文,我们充分了解了七夕的由来、演变、习俗与传承发展,对七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传承充满信心,重在推陈出新,让七夕在新时代潮流中散发着更加丰富的光彩,与时俱进,为七夕的传承发展助力!(文/编剪:孙德明 图/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