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的教材当中有很多的劝学的课文和例子,比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荀子的《劝学》,两汉之时的《长歌行》,以及《孙权劝学》等等,从中诞生了许多的名句和典故,如“青出于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而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是“凿壁借光”,这个成语讲的是西汉汉元帝时期宰相匡衡的故事,他刻苦努力读书的精神激励了后世许许多多的读书人,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而他们的形象在很多初次学习的人那里都是非常的正面的,一个如此刻苦努力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呢?先别急,我们都知道匡衡是一个刻苦的人,可是他的最终成就到底有多高,结局是什么样的,老师应该都没有说过,其实他的结局比较的讽刺。
匡衡出生于西汉东海郡,那个时代不像现在,书都是刻在竹简上面的,也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够读得起,匡衡家里面世代务农,根本就没有那个闲钱去读书,不过匡衡很喜欢读书,就像刘邦看着秦始皇一样觉得“大丈夫当如是也”,小小的匡衡或许也觉得人生不应该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没有钱怎么办了。
于是匡衡就帮有钱人家打工,赚取的一些钱用来买书看,匡衡年纪尚小的时候还能够有闲余的时间来学习,可是等到匡衡渐渐长大成为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的时候,他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书了,只能是利用一些中午的空闲时间来看书,这样的话看是时间就十分的不够了,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在晚上背书的时候发现了自家的墙壁上有一个缝隙能透过光亮,于是匡衡起身一看发现是隔壁邻居家的光。
他赶忙用小刀将这个缝隙给挖大了一点,借用邻居家透过来的光亮读书,也真是因为这样刻苦的学习,匡衡的学识突飞猛进,他对于《诗经》的理解非常人所能及,渐渐地有了一些名气,我们知道汉朝时没有科举制,但不代表汉朝没有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
汉朝主要的选才方式是举孝廉,但是也有根据儒家六经来选取贤才的方式,匡衡就是通过这种考试进入官场的,虽然匡衡对于《诗经》的理解很不错,不过他考了九次才考了一个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类卒史,恰逢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十分喜欢儒家,因此匡衡的命运开始了改变。
汉元帝十分喜欢儒学,会不时的来听取匡衡来给他讲解《诗经》,匡衡也引用《诗经》中的大义来劝谏汉元帝如何治国,因此他的官职也一路高升,从给事中成为了御史大夫,后来还当上了宰相,成为了辅佐皇帝的一把手,还被汉元帝封为乐安候,初偿权力滋味的匡衡最终也没能够摆脱权力的反噬。
在汉元帝在位早期,匡衡还是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的,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匡衡会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政治家和学者,不过匡衡后来变了,口中谈的是诗书,却滥用职权,结党营私,为自己敛财,也就是汉元帝封他做了乐安候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封地多划出了4万余亩地,他也是接受的心安理得。
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毕竟匡衡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得罪匡衡就是得罪皇帝,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他打压名将陈汤,就是网上流行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原作者,不过他的原文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这样一位打来了西汉近半个世纪和平的将军在得胜归来的时候还被匡衡弹劾,差点没获罪,就是打胜了仗反而差点下狱,还好当时有一大批官员力挺陈汤,汉元帝才没有昏了头。
这件事就是匡衡和石显两人干出来的,后来汉元帝去世,匡衡依旧是作威作福,还想着打压他人,不过了汉成帝已经不是汉元帝了,他只好色并不喜欢《诗经》,有人拿匡衡侵占4万余亩土地的事弹劾匡衡,匡衡最终告老还乡,死时晚景十分的凄凉,什么时候去世的人们也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或许老师们也不可能对着一群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孩子们讲,不过匡衡早期的刻苦精神确实值得学习,而且其为政前期也比较的廉洁公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