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
海陵区人民路(光孝寺北门-鼓楼路)
在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
发掘出古城北水门遗址
在人民东路与新民街交叉路口
一片层层叠叠垒砌成拱状的古代城砖
清晰可见
经过现场简单勘验
初步确认为《泰州志》中所记载的
城北水门遗址
泰州市人民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梅林说:“在开挖探沟的时候,发现了现场的砖块与普通的砖块不一致,所以第一时间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我们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采取保护措施。”
水门也称水关,特指古代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系的闸门。古代北方城墙一般都有护城河,用于保护城市安全。南方由于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关则多了一个功能,成为城墙的一个水上大门,连通城墙内外河道,大小船只可以通过水关进出城墙,是古代水上交通关卡设施。
泰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泰州博物馆原副馆长黄炳煜说:“这是泰州城市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我们要好好重视,它已经被埋在地下上百年,现在发掘出来了。通过这一次发掘,把它揭示、展示出来,并把它保护起来,告诉后人当年是怎么样治水的。”
除了古城北水门遗址,2021年,江苏省水利厅公示了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其中,位于凤城河风景区内的排水涵遗址、南水门遗址上榜;两处遗址均始建于宋代,见证了泰州的璀璨历史。
据悉,南水门遗址是在2009年12月城防工程施工中被发现的。后经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发现了礌石、古钱币、陶罐等文物。通过对水关遗址结构及出土铭文城砖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认为泰州古城主要建于南唐时期,宋代进行增修,同时城壕的高度和深度也进行了扩展,后在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
南水门即泰州南边的水城门,建于宋代,所有南来的船只唯有通过南水门,方能进入泰州城内的河道。南水门由巨大的拱券和坚实的闸门组成,一方面承担着泰州的防备功能,又要保证船只从城南进出城区的便捷,同时还要起到泰州城内水系的旱涝调节作用。
此外,在全国目前已挖掘的6座水门遗址中,南水门遗址是保存得最好的。该遗址基础、厢壁、摆手、拱券、地丁、擗水桩等一应俱全,是泰州地区宋代《营造法式》的代表作品。
图文来源:泰州微视听、泰州发布
综合编辑:泰州百晓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