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随着夜幕降临,威海栖霞街特色街区开街。人们被闪烁的灯光和紧凑的锣鼓声吸引,纷纷涌向栖霞街的同乐广场,在《百年威海》光影秀中回味威海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站在人群中的唐毓峻红了眼眶:“栖霞街的气场又回来了,真是涅槃重生!”
唐毓峻(右)与孙女、儿子在位于栖霞街31号的老宅门前合影留念。
唐毓峻曾是栖霞街31号的居民,在这条百年老街上生活了三十多年,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青年时光。“在我的记忆中,栖霞街周边就像上海滩的‘十里洋场’那样热闹,这里不仅是威海卫的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唐毓峻介绍说,他的父亲唐伯纲1929年秋在栖霞街附近开设了维新书局,每当人头攒动的“大众剧院”戏终散场,与剧院一路之隔的维新书局就成了戏迷票友的聚集地,受此影响,唐毓峻的哥哥唐毓斌走上艺术道路,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
唐毓峻回忆,随着时代发展,威海的经济中心北移,栖霞街逐渐变成拥挤的居住区,最终成为城市中的棚户区。因为街区房屋建设年代久远,石头、黄泥、砖等混搭的墙体“摇摇欲坠”;街区没有下水道和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建在院中的旱厕臭气熏天,生活用水也极不方便;街区地势低洼,下雨时容易倒灌……很多居民受不了这里不断恶化的居住环境,纷纷搬离,曾经繁华一时的栖霞街逐渐沦为城市的一块“补丁”。“虽说这条百年老街承载着城市记忆,但作为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来说,我们更希望这里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次栖霞街的改造,我举双手赞成。”
威海明德艺术馆
百年栖霞街,是甲午战败、英国强租的见证地,唐毓峻作为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对国家强盛、祖国统一有着更强烈的期盼,他在投身教育事业、兴办艺术学校的同时,对推动两岸交流做着不懈努力。“我的两个舅舅在台湾,却因两岸隔阻,有家难归。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我们开始隔海传书。”唐毓峻说,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加深,认识的台湾友人也不断增多,“他们书函中思亲心切,望乡盼归,我感同身受,始终保持来函必复,因此也赢得众多台湾好友的信任与尊重。”
在威海明德艺术馆,唐毓峻向记者介绍展出的两岸交流邮票信件。
2014年7月23日,台湾知名艺术家李沃源先生来到威海,与唐毓峻商定,以“两岸情深”为题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在唐毓峻创办的威海东方艺术学校,专门建设了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威海明德艺术馆,用以展陈两岸艺术家的精品佳作。十年来,威海明德艺术馆先后接待台湾各界人士200余批5000余人次,举办或承办两岸书画展览12次,观展人数上万人次,现已成为两岸同胞进行文化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威海从事民间对台文化交流规模最大的机构,为促进两岸民众情感融合与心灵契合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18日,威海首家省级对台交流基地在威海明德艺术馆正式揭牌,为威台交流合作搭建起了新的渠道,标志着威台两地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修建威海卫城墙时使用的青砖
在明德艺术馆的醒目位置,展陈着一块明永乐元年(1403)修建威海卫城墙时使用的青砖,栖霞街就位于该城墙之下。这块一尺见方的砖体,让人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也衍生出对百年栖霞街的无限想象与神往。“我愿意做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块砖,继续推动与台湾各界开展更高规格、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讲述威海故事,为祖国早日统一、造福两岸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唐毓峻说。
(大众新闻记者 彭辉 郑莉 实习生 乔骄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