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与子女,是双向成长的关系。
终其一生,孩子要学会的课题是,走出温室,活成能为自己负责、能担责任的大人;
而父母要学会的则是,放下对子女的执念,放手让其去过自己的人生。
但现实中的我们,却往往像电影《抓娃娃》中的马成钢跟马继业一样,双方在为你好跟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拉扯、互相折磨,直到双方都放下执念,才算达成真正的和解。
亲情尚且如此,更何况人际关系。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关系看得太重,却忽略了,人情似纸薄,人的精力更是有限,与其盲目热情,去维持表面的热闹与繁华,倒不如“冷淡”一些,给人生降降温。
01
很喜欢《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一段话: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是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段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也热衷于维护各种关系。
怕跟同学走散,哪怕工作再忙,同学提出的聚会,我必参加;
怕融不进同事的圈子,哪怕我不喜欢,依然连同事的相亲局也没落下;
怕跟老友疏离,哪怕自顾不暇,对于朋友我还是有求必应......
但后来我慢慢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再费力维系,也阻挡不了社会的洪流把我们冲散;
有些圈子,只要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吸引来的,硬挤也只能成为朋友圈照片里被截掉的那部分;
有些朋友,虽然自己还是希望能跟对方如初,但时间终是悄悄改变了许多。
然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大家能像礼物一样出现在彼此生命中,已经是非常美好了,至于这份礼物能在彼此心中重要多久,则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更不能强求。
因为随着年岁渐长,我们总会慢慢发现,大多数的人际关系都是季节性的,无论当时有多亲密,也免不了沦为彼此的过客。
且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你对别人有用,别人才会对你有用,如果我们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资源和地位时,那些费尽心力去结交的关系,都不会长久。
所以,在自己精力有限时,不妨收敛起你的热情,对社交“冷淡”一些,多留些时间给自己,那时,真心的人不会离开,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新的圈子自然被你吸引而来。
如此沉淀下来的关系,才是长久且稳定的。
02
网红博主papi酱,曾有份受人诟病的人生排序。
她认为人这一生,自己要排在第一位,伴侣第二,孩子第三,父母第四,甚至结婚那么多年,双方父母都没有见过面,过年也是各回各家。
很多人觉得,她这是过于自私,但从某些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清醒。
毕竟朋友再好,也不宜过分热络,因为没人能一直做你情绪的承担者;家人再亲,在你真的经历挫折,甚至生老病死时,根本无法分担你的痛苦。
说到底,人生这趟旅途,没人能陪伴你走到终点,经历过人情冷暖,就会知道,这世上谁都靠不住。
而像papi酱这样,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自私,而是看清了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后,终于明白,不再需要依靠关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时,你才能真正活得通透。
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相处舒服。
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关系期待太高。
关系一旦开始,就希望是一辈子;真心付出,就希望永不被辜负。
可也只有失望攒够了,人才能醒悟;心被凉透了,人才能学乖。
诚然,对别人好这件事本身是没错的,但过多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却是我们很多人的问题所在。
03
很认同《百年孤独》中的一句话: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
不过,这不是说人就要封闭自己,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只是说在人际关系面前,我们要有人走茶凉是常态,物是人非是必然的清醒觉悟。
人生短短几十载,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真心相待,也不是所有事都值得我们费心处理。
往后,在精力足够的情况下,我希望你我都不要拒绝关系,打开自己,体验更多的可能,不给人生留遗憾。
但同时,我也希望你我都能对关系祛魅,对自己衷心,在这纷繁的世界,做到真正觉醒:对所有关系都“冷淡”一点,把热情留给更值得的人,把温暖留给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多多爱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