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为了切断苏联的资源供应,德军将斯大林格勒作为了攻占的目标。然而在这座以领袖之名命名的城市前,德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苏联人通过坚固的防御工事将德军拖入了“钢筋与混凝土”建成的地狱之中,即使是德军最先进的重型火炮,也无法彻底摧毁苏军的防御体系。苏联人长达两个月的坚守让纳粹德国军心涣散,苏军时不时地小范围反击也让德军损失惨重。德国人意识到他们需要一款威力强大的武器来应对巷战,“突击虎”战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一、在虎式坦克基础上诞生的“插着树桩的怪物”
就在德国人急需一款拥有巨大威力的武器来满足他们需求的时候,莱茵金属公司研发的Raketenwerfer-61 380mm映入了设计人员的眼帘——这种本来装备于海军的武器可以在瞬间发射数百公斤炸弹,并一直被用作攻击敌方潜艇。在被验证可行后,德军在虎式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Raketenwerfer-61 380mm重型火箭炮,这种威力巨大的短管火炮配合两种不同作用的炸弹,可以让“突击虎”打巷战跟拆迁一样简单。
1943年10月,第一台“突击虎”战车被送往柏林由希特勒亲自过目,但是在测试中,军方人士对这种战车的评价可谓是喜忧参半:其威力确实巨大,但是打击精准性、炮弹装填时间以及较为低下的机动性令人十分担心。不过因为当时的希特勒对这种“黑科技”新式武器十分狂热,在测试结果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这辆原型车直接开赴了战场,而这款战车的生产也正式开始。实战之中这种战车的威力确实十分巨大,在华沙市区“突击虎”仅发射一枚炮弹就可以让起义军据守的公寓楼土崩瓦解,不过这种战车的问题也逐渐显示了出来:准确性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炮弹的穿透能力过于强大,在攻击房屋时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按照德军最初的设想,每个月将有至少十辆“突击虎”战车生产并运往前线,但是由于战争的白热化趋势,虎式坦克的需求量显然要远大于这种功能单一的战车,而这也使得制造厂没有多余的精力为“突击虎”打造崭新的虎式坦克底盘。1944年9月,历史上仅有的十八辆“突击虎”全部装备部队,之所以只生产了这几辆,是因为最后一辆“突击虎”刚出厂,盟军的飞机就将负责生产这种战车的Alcatel工厂炸成了平地。再加上彼时的德军在战场上已经是山河日下,这款威力巨大的战车因为其缓慢的生产速度和仅能在巷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单一特点显然不足以成为德军仰仗的“神器”。
除此之外,由于其强大的威力,这种战车在战场上经常受到敌方火力的重点照顾,往往仅发射一到两枚炮弹就被死死压制住了。而“突击虎”高达65吨的重量也让其动力系统经常出现问题,这也导致在路况不佳时“突击虎”的行驶速度大打折扣。在德国战败前夕,大部分“突击虎”战车都因为出现故障并难以在战车上进行维修而被其驾驶员抛弃。实际上在德军装甲部队士兵第一次看到“突击虎”时就被这种战车夸张的外形震撼了,他们并不看好这种武器的未来并称呼其为“插着树桩的怪物”。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士兵们的判断是正确的——“突击虎”在炮弹装填速率以及重量问题上的缺陷让它的结局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注定了。
二、“突击虎”结构设计上的特点
二战期间德军装备的全部十八辆“突击虎”战车都是由受损的虎式坦克改装而成的。与虎式坦克相比,“突击虎”在外形上明显要“娇小”一些——车体的地盘都是完全一样的,不过由于“突击虎”所装备的Raketenwerfer-61 380mm火箭炮相比于虎式坦克的主武器炮管要更短一些,所以其车长要比后者短1.17米左右,而车高也要矮8-15厘米。不过这种较为短小精悍的车体十分符合“突击虎”用于巷战的主要功能,短小的车身可以让它在城市中进退自如,而短管的主武器也可以有效减少在街道上被干扰的情况出现。而短管火炮在射击时的仰角较高,很容易打击在高层建筑中据守的敌方人员。
除此之外,“突击虎”的装甲设计也十分有特色,这种战车与苏军SU-122自行火炮在一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放弃了虎式坦克的垂直装甲设计,转而将装甲更换为更加坚实的倾斜式——这让“突击虎”战车的正面护甲厚度达到了150mm,侧方护甲厚度也达到了惊人的80mm。在当时这一厚度的装甲已经是非常顶尖的存在,这使得战车可以抵御盟军绝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直接轰击。然而这样强悍的装甲强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突击虎”65吨的重量约为当时其他普通坦克的两倍,这使其本就比较有限的机动性更加低下,在野外战场,其最高时速不足20km。
三、“突击虎”的强大火力及缺陷
上文曾经提到,“突击虎”战车的炮弹威力十分惊人,单量战车14枚的载弹量足以将一小片建筑夷为平地。其主武器Raketenwerfer-61 380mm重型火箭炮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射击仰角很大,这使得“突击虎”可以作为一个迫击炮来使用,其射程可以随仰角的调整不断增大。而该款战车的强大火力也与其主武器的弹药密不可分:常用的弹药有普通炮弹和高爆弹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打击敌方防空塔或是隐匿在建筑高层的人员,其强大穿透能力可以轻松贯穿2.5米厚的墙壁,让建筑内的敌人无可遁形;而高爆弹配合短管火炮高仰角的特点可以将射程提高到5km以上,每发重达350公斤的高爆弹将以250米/秒的速度飞向敌方目标,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这同时,“突击虎”战车的缺陷也非常明显。首先,火箭弹在发射的时候会产生高压的有毒气体,如果有士兵在发射炮弹后打开炮闩很容易造成车内士兵中毒死亡的惨剧,而这些高压气体也会对武器系统本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除此之外,由于炮弹的重量问题,每辆“突击虎”只能携带14枚炮弹上战场。德军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他们在设计“突击虎”时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专门为它设计了同样是由虎式坦克底盘改装而成的弹药车,不过由于当时德军前线吃紧,这种弹药车最终只实际完成了一辆,在战争中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过这也不意味着一旦炮弹打完战车就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罐头——在用来装载炮弹的吊臂后方,还安装有一门90cm NBK 39防卫武器,这种武器可以在战车被敌方步兵围攻时发射碎片弹造成大规模杀伤,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
实际上直到整个二战结束德军仅有三支连队得到了装备“突击虎”战车的机会,为了给“突击虎”战车提供专门的维护以及战场支援,每支连队都配备了用来运送专业人员、设备补给等物品的数量载具,其中包括装甲车、牵引车以及若干辆卡车和轿车。不过即使是这样,“突击虎”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十分让人失望——虽然在巷战中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在面对敌方坚固据点时打击精度较低的“突击虎”从来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德军原本计划之中的380mm空心破甲弹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而导致的生产线紧张问题,直到二战结束也没能大量生产。纳粹德国失败之后,仅剩的几辆“突击虎”战车均被盟军损毁或是放置在博物馆中供游人观赏,这一人类武器史上的“奇葩”如同一颗流星一般划过了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虽然“突击虎”战车在二战中不受德军士兵的喜爱,但却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受到了广大军事爱好者和游戏玩家的喜爱——其威力十分强大的特点以及“蒸汽朋克”风格的外形十分符合欧美年轻人的口味。在现实中产量十分稀少的“突击虎”得以在《战地》系列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源源不断地量产,这也让“突击虎”获得了比一些在历史上真正大放异彩的武器装备还要大的关注度,这或许也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成功。
总体而言,这种实用性并不强的武器从设计到实战都是十分失败的,其为数不多的亮点在装弹速度缓慢、弹药供应严重不足、机动性能十分低下等重大缺陷面前完全不值一提,而18辆的产量也让它在德军的二战历程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虽然“突击虎”在虚拟世界中重获了新生,但对于一款作为大杀器出现的战车来说,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在技术层面,这种武器并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反面教材,提醒后人在设计一款新式装备时,最先考虑的应该是实用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