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鸮头大而圆,面盘显著,呈圆盘形、灰色或灰白色,具一些呈波状的黑色同心圆圈。眼先、眼上和眼下白色并连结一起形成显著的新月形斑,皱领羽毛特密集、黑褐色而杂有白色横斑。上体灰褐色具白色横斑及虫蠹状斑和褐色羽干纹,尤以背部纵纹较粗著,肩部较白,外翈几纯白色具少数褐色横斑。翅上初级覆羽和小翼羽较暗褐,白斑不显,大覆羽、中覆羽外翈具大型白色卵圆形斑。飞羽暗褐色具浅褐色横斑,内翈茶黄色,次级飞羽亦具浅褐色横斑,外翈微沾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同背,腰和尾上覆羽羽干纹不显。尾上覆羽较短具显著横斑,尾羽灰褐色,具5道不明显的浅白色横斑和白色斑点。颏暗褐色具少许白色斑点,喉黑色,两侧各有一块白斑,其余下体污白色,有宽阔的褐色纵纹,在一些松散的羽枝上有细的横斑。跗蹠和趾被羽,灰白色具淡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被有稀疏的横斑。
乌林鸮
乌林鸮的虹膜黄色,嘴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70-780克,♀750-1005克;体长♂610毫米,♀560-640毫米;嘴峰♂40毫米,♀40-50毫米;翅♂400-420毫米,♀400-450毫米;尾♂280-300毫米,♀295-330毫米;跗蹠♂70-85毫米,♀70-100毫米。[2]
播报
栖息环境
乌林鸮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以落叶松、白桦、山杨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有时也到沟谷杂木林和林区住宅附近。[2]
乌林鸮
播报
生活习性
乌林鸮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飞翔迅速无声,常停息在高大乔木顶端,等待和观察猎物。常在晚上活动和猎食,有时白天和黄昏也活动。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也吃小鸟和中型鸟类,如鸡类等。听觉非常敏锐,最大的听觉感受区在3000-6000Hz之间,能够清晰地听到啮齿类动物的高频尖叫声。叫声粗犷而单调,多在晚上呜叫,其声似“呼一呼一呼一”。求偶叫声为一连串的10个或更多的“呼呼”声,间隔半秒钟,收尾时音调音量渐衰。雌鸟回以细弱的“chieop-chiepp-chiepp”声。告警叫声为低而尖的“grrroooo”声。[2]
精选乌林鸮飞行瞬间(5张)
播报
分布范围
乌林鸮在中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呼玛、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根河、博克图、科尔沁右翼前旗。中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经前苏联欧洲部分、西伯利亚泰加林南缘、蒙古北部肯达山,一直往东到阿拉斯加、加拿大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和蒙塔那州西部。[2]
播报
繁殖方式
乌林鸮的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树上,多在破裂的树顶端营巢,有时也侵占其它猛禽和大型鸟类的巢,距地高多在6-10米。巢为浅杯状,外径95-110厘米,内径28-35厘米,高40-65厘米。巢甚简陋,主要由枯枝构成,内垫少量松针和羽毛。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白色或灰白色,呈卵圆形,大小为49-58毫米×39-45毫米,平均54.1毫米×42.5毫米,平均重量为51.2克。雌鸟孵卵,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30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仅为51.7克,体长96-115毫米,全身仅头顶、颈、上背和两翅稀疏的被有乳白色绒羽,其余裸露无羽,皮肤为肉红色。
乌林鸮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72019.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