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来在我看来,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我根本就不在乎活着这件事。”
林嘉文,一个有着“史学奇才”之称的少年,在 16 岁那年,他推出了历史方面的著作,18岁再次出版书籍,由此被大家誉为"天才中的天才"。
可就是这么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居然在距离高考就剩下一百来天的时候,选择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还很年轻的生命。
到底是什么绝望,能让这个本来有着大好前途的少年这么坚决地就把自己的生命给了结了?
而在他留下的那封遗书当中,提到了两件他看清的事情,那么这两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纵身一跃
在那天的清晨,林嘉文和平时大不一样,破天荒地主动和马上就要出门上班的父母拥抱,并且向自己的妈妈提出想要吃她亲手包的饺子。
这个小小的要求,让父母十分高兴,饭桌上林嘉文谈笑风生,仿佛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父母也因此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以为儿子已经走出了困境。
吃完了午饭以后,林嘉文一个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发出的冷冷的光,照在他那张年轻的脸上,也把那封显得很冷静、很理性的遗书给照亮了。
写完遗书将电脑合上以后,他径直朝着阳台走去,他的眼神坚定到了极点,随后就猛地一下子跳了下去,仅仅留下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楼下的邻居们听到响声后,纷纷跑出来看看怎么回事,发现林嘉文躺在血泊中,已经没有了呼吸,发现的人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但这都无法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
林嘉文母亲听到巨响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不顾一切地冲向儿子的房间,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只有窗户大开着。
她手忙脚乱地跑到楼下,看到儿子躺在冰冷的地面上,顿时崩溃痛哭起来,她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林嘉文父亲接到消息后,匆忙赶回家,看到这令人心碎的一幕,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林嘉文的好友在这件事过后收到了他告别这个世界前发来的电子邮件,邮件当中,他大概地讲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并且心平气和地进行了告别。
朋友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林嘉文一直将巨大的痛苦隐藏在心底,不曾向任何人倾诉,他们震惊、悲痛,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友离去,留下无尽的遗憾。
看透的两件事
林嘉文的去世,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大家都纷纷猜测到底是啥原因,使得这位天才般的少年选择去走这条绝路?
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很清楚以后的日子里,世间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以后对我也没有吸引力了。”
这些让人看了就心痛的文字,将他心里的迷茫状态、痛苦感受和绝望情绪毫无遗漏地呈现了出,一个对未来已经失去希望的人,一个对生活感到没有意思的人,又怎么能够选择继续向前走下去呢?
林嘉文对历史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而这份热爱,也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沉迷于历史的长河,洞悉了人性的复杂,看透了世俗的虚伪,这种“早熟”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敏感,也更加孤独。
天才所具有的光环,让他被众人当成了“与众不同的人”,他没办法顺利地进入同龄人的世界,也不容易找到能听他倾诉的对象。
“高处不胜寒”,用这句话来形容林嘉文是再贴切没有了,他好像是站在山顶的独自行走的人,望着山下的众多人群,但是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一起前行的人。
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也成了束缚他的枷锁,从小到大林嘉文都被贴上“天才”“学霸”的标签,人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这种过高的期望,就好像一座看不到的大山,重重地压着他,让他气都快喘不过来了,他使尽了浑身解数去让所有人的期待得以满足,却恰恰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林嘉文将历史的必然性投射到了个人命运上,他认为自己的人生轨迹早已注定,这种宿命论的思想,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悲观和绝望。
天妒英才
西安,是经历过十三朝的古老都城,历史的那份厚重,好像被烙印进了这座城市的生命基因之中,也正是于此,一位少年史学家脱颖而出,他就是林嘉文。
林嘉文打小就和历史书泡在一起,简直就是个“小书虫”,他爸妈都是知识分子,家里最多的就是书,这环境想不爱读书都难,林嘉文对历史特别着迷,小小年纪知道的却比大人还多。
上初中时,一堂普普通通的历史课,彻底改变了林嘉文的人生轨迹,那天老师讲到宋夏历史,林嘉文听得两眼放光,举手发言,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老师对他特别另眼相看,鼓励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书籍,这个提议,在林嘉文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说做就做,林嘉文利用课余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历史的广阔天地当中。
在 15 岁的那一年,他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历史方面的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在这本书当中,他对道家思想给中国历史,尤其是宋夏时期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30万字的巨著,竟然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学术界炸开了锅,各种专家学者都来围观,林嘉文一下成了“天才少年”,一颗史学新星冉冉升起。
各种荣誉接连不断地到来,林嘉文却没有变得骄傲自满,他继续专心地埋头做研究,没过多长时间,他的第二部著作《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也出版发行了,这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但是在聚光灯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学校把他当宝贝一样供着,各种座谈会、专家讲座一个接着一个,媒体采访更是络绎不绝。
铺天盖地的赞誉,让林嘉文无所适从,他害怕自己配不上“天才”的称号,害怕辜负所有人的期望,这种焦虑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扼住了他的喉咙。
同学们眼中的“林老师”,博学、老成,私底下却沉默寡言,他渴望倾诉,却又害怕被看穿,巨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煎熬和孤独。
长久以来的压抑,最终把这个天才少年击败了,林嘉文被抑郁症所困扰,失眠、焦虑、恐惧之类的症状,仿佛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缠着他。
药物治疗起到的作用特别小,林嘉文的精神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他的父母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去寻找医生、购买药物,然而却没办法挽救儿子的生命。
最终,这位年轻的少年史学家,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只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悲痛和深深的遗憾。
结语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放在心上,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理解及包容,决不能让“林嘉文”式的这种悲剧再度上演。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温柔的对待,每一个灵魂都理应被认真地倾听,生命所具有的分量,远远超过了世俗所定义的“成功”。
与其用名利和成就去定义一个人,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希望林嘉文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可以真正地快乐自由地活着。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2015-12-18《高中生出历史专著,学者赞“解放后最年轻具有研究能力作者”》
中国青年报2016年02月28日《西安“史学奇才”少年自杀 母校确认其遗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