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被称为“小镇做题家”的贫困学子,在进入大学后,出现了学习意愿与成绩一起下滑的现象,对此,很多人都表示特别难以理解。毕竟,被重点大学录取的考生,都是在高考中能够拔得头筹的幸运儿,学习应该是他们能力中的最长板;再加上,很多贫困学子身上背负的,也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期望,所以说,无论学习能力,还是动力都似乎应该满格,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想找到问题的根源,还要追溯到这些学生紧张忙碌的中学时代。很多“小镇做题家”的高中生活忙碌而紧凑,早晨六点起床,七点五十到下午五点四十上课,六点就回到教室继续看书,然后是三个半小时的晚自习,从晚上七点到十点半。除了每日的课堂知识讲授与完成作业,校园生活的核心内容就是频繁地考试,高一高二学完所有课程,然后整个高三就是在持续地“做题”,每周三下午考一次固定科目,周末再安排一次全科目模拟考试,除此之外还有固定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总之,这是一套强化训练的流程,流程固定,反馈明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很明显,连续几年这样高度紧张、流程化的学习,会成为学生生活与行为模式的一部分。同时,这种流程化的学习模式,也让许多孩子习惯于依赖外在的约束和关注,而最为宝贵的自我规划与控制能力,也许难以发展。第三,这一套“做题”加“考试”的循环往复,给了学生一种明确、迅速、量化的外来反馈,让他们能够用一种相对简化,单一的方式,来计算自己在学习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于是,“小镇做题家”们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的生活出现了某种错配:心理还留在过去紧张而严苛的中学时代,而身体却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场景中,导致自己的行动“跟不上”,自己变懒散了,因为大学里的学习相对自由、开放,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往往没有其他阶段性测评,也不会像中学那样公开搞成绩排名。所以,在原有的硬性外来约束与反馈荡然无存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反而感觉自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或者锚定点。一旦来到相对自由,没有过往集中管理的大学,许多“小镇做题家”就会感到迷茫与不适。近年来,在许多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子,在拼尽全力考入重点大学后,却很快失去奋斗动力,沉迷网络、游戏,最终被迫退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旧的反馈回应机制消失,而自己又无法建立新的心理反应路径。有些“小镇做题家”还保持了中学时代的勤奋:早起晚睡,认真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但依旧无法保持成绩名列前茅,于是就很快消沉起来,开始睡懒觉、缺课、待在宿舍里看手机刷视频等等。
表面上的轻松不等于真正的放松。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总体就业机会增长的缓慢,学生们会发现,大学的学习模式和以往天差地别,但成绩的重要性仿佛丝毫不减,人们常说的那句“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并不是现在的真实情况。对于许多“小镇做题家”而言,自己考取了重点大学,就自动背负了整个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期望,意味着必须在毕业时找到一份高性价比的工作,才算功德圆满,所以就必须继续“卷”下去。可本科平均绩点越靠前,未来提供的薪酬和岗位就越好。
大学老师在课堂上,授课进度很快,很多知识只是简单地概述一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还要自己去完成相关资料和著作的延伸阅读,而只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远远不够应付。一部分迟迟不能掌握全新学习方式的学生,还是会回到中学原有的“刷题”模式里,希望获得成功。这就造成了他们“什么都没学到”的悲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