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云记#
第082期
“滇艺芳华”特辑
视频
姚钟华,1939出生于云南昆明。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云南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云南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油画学会主席。长期从事油画、水墨画、水粉画及水墨漫画的创作。
曾先后在北京、巴黎、洛杉矶、昆明等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多件作品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人民大会堂等收藏、陈列。他是1985年《乙丑年》生肖邮票设计者,2021年时隔36年又创作了《辛丑年》生肖邮票。1972年,姚钟华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黄河》,次年又完成了《郑和下西洋》等作品。2016年中国美术馆主办了“生命的壮彩——姚钟华画展”,他的30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收入《新中国文艺大系、美术卷》、《中国当代油画》、《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等。出版过十余种个人绘画作品集、文集等。
他是云南画坛的领军者
也是老美院的高材生
他师从油画《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
他的画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
作品多取材于故乡云南之山川人物
题材广泛,手法多样
却也不失浓厚的乡土气息
他是
著名画家姚钟华
姚钟华作品
求学北京,师从名师
1939,姚钟华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受到中西文化、诗词书画的家学熏陶,尤爱画画。
年幼的姚钟华(左一)与父母亲、姐弟合影
少时,姚钟华受到著名油画家、云南新美术的开拓者廖新学先生的指导和启蒙。1955年,姚钟华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在北京学习了九年。
在早年的求学生涯中,姚钟华先后受到董希文、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黄永玉等艺术大师的教诲。到了高年级,他进入董希文工作室学习,董希文先生是油画《开国大典》《千年土地翻了身》的创作者。
1972年姚钟华(右一)与董希文老师及其子董沙贝
那时候从昆明到北京路上要走九天,在这个艰辛的路途中,姚钟华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是暴风骤雨,大自然的雄浑、变化,给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年我从北京回昆明,从长沙就开始下雪,美极了!千里雪山的长卷,我从中悟到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游’是中国山水画的观察方法和理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走势,一个核心。”
躬行大地,绘就壮彩画卷
在学校里、在董希文工作室,在许多前辈大师那里,姚钟华学到了油画语言的方式和方法,明确了“民族化”的追求。196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姚钟华从北京回到云南,被分配到云南省电影公司工作,随即参加“大学生劳动实习队”,到宜良农村插队劳动了一年,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样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也更加了解农村生活。后来姚钟华调到了当时的云南省文化厅美术摄影工作室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绘画创作。在生活与自然中,在多彩的云南土地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姚钟华先后到金沙江红军渡口、乌蒙山、白马雪山等地写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1974年姚钟华在云南白马雪山写生
滇中高原,三江并流的雪山峡谷,绿荫层层的热带雨林……成为姚钟华的主要描绘对象。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油画民族化的初衷铸就了他凝重而奔放、深沉而真切的绘画风格。
《春天来了》 120X84CM(1980年)
两度设计牛年特种邮票
从1980年发行的第一套《庚申年》猴票以来,中国邮政每年都以迎接农历新年发行生肖邮票。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姚钟华设计了《辛丑年》特种邮票1套2枚,他与生肖牛年邮票有着一段特殊的情缘。这也是他自1985年创作第一轮生肖牛年邮票《乙丑年》之后时隔36年再度奉献的生肖邮票佳作。
姚钟华设计的1985年《乙丑年》邮票(左图)和2021年《辛丑年》邮票(中图、右图)
2021年《辛丑年》特种邮票发行时
姚钟华(左)参加活动
牛在姚钟华的绘画作品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之所以爱画牛,是因为多年前在云南石林圭山乡看到过彝族支系撒尼人的斗牛活动,也亲手去犁过地……他看到了牛的拼搏奋勇的顽强精神,深受触动。这也是他两次设计牛年特种邮票的灵感来源。
《啊!土地》94X180CM(1981年)
北京大都美术馆藏
作品《黄河》画出中国气派
1972年,33岁的姚钟华完成油画作品《北京的声音》,参加了全国美术作品展,崭露头角;同年,受中国历史博物馆邀请,姚钟华创作成名作——《黄河》。这幅巨幅油画,用冷暖色调对比,描绘层峦叠嶂中的黄河,尽显中国母亲河的磅礴与沧桑。
《黄河》2.5米X5米 (1972年)国家博物馆藏
董希文老师很强调艺术的独创性,“在前往黄河前,身患重病的恩师董希文嘱咐我:你画黄河,不是黄河的一个景点,也不是一时一地的黄河,你要画的是千古之黄河,画我们民族光辉历史……”姚钟华说。
朝着这个方向,他一个人背着画夹去了陕西,从陕北一直走到了河南郑州,重点在黄河中游的陕西佳县,就这么一路观察,画了大量的写生。回来后认真构思,他将北宋山水画中大山大水的气韵融入创作中,最终画出了黄河浩浩荡荡的气势,画出了一种中国气派的油画风景画。
姚钟华先生在绘画
这次成功实践,激发了姚钟华带着油画笔走向了更多山山水水。十余年间,他陆续创作《峡谷新颜》《东方欲晓》《撒尼人的节日》《啊!土地》《夸父逐日》《背水的阿佤》等一系列佳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人民大会堂等收藏。
1979年姚钟华为人民大会堂作画
2021年4月,82岁的姚钟华先生在昆明当代美术馆举办了“风景 山水 风景”个人画展,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的协助下,首次将自己从上世纪60年代就不断进行的关于油画在中国语境之中如何发展和建立自我语言逻辑的实践成果,集中展示在世人面前。
《撒尼人的节日》185X200CM (1964-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藏
如今,耄耋之年的姚钟华先生,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但他说话声音宏亮,精神矍铄,仍然没有停止手中的画笔,每天在自己的画室里作画……
如何成为一位好的画家,他认为:“第一是要有感受事物的能力,要有丰富的感受,对一个景物,对一个人,不能无动于衷,要观察到很多人看不到、没注意到的东西;再有才是把这种感受、观察投射到画布上,也就是造型的能力;另外就是感受和观察表现色彩的能力,以及构成画面的能力。绘画的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功夫需要长期的写生和观察。要把基本功的训练当成艺术,而不当成艺术品。”
舞蹈、绘画、戏剧、音乐、文学……在云南这片多彩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名家。他们如同璀璨星辰,在云南文化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些文化名家用各自的才华和努力,传承和弘扬着云南的文化艺术 。
“追云记”融媒体栏目特别推出“滇艺芳华”特辑,以微纪录的方式,讲述当代云南文化名家的故事,展现他们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作为 云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传播者,让云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的故事。
“追云记”是由云南省文化馆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立的一档以新媒体创新方式、对云南文化和旅游进行多维立体的宣传推广为主的融媒体栏目,挖掘云南有趣的人和事物,以新奇、奇特的角度呈现更加有趣的云南特色。用新视角展示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让更多游客感受云南人文风物,开启七彩云南的心动旅程。
【#追云记#栏目】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监 制:郭维平、尹 凡、武志敏
技术监制:何 寰
制片人:陈 燕、马雁南
策 划:王 凡、盛雪梅、杨维涵
统 筹:盛雪梅、杨维涵
编 辑:余应木、马丹妮、苏克胜、刘星邑、
赖长宇、刘发有、潘诗雨、蒋湫妍
宣推统筹:赵小强、杨维涵
直播统筹:杨 锐、赵小强
宣推执行:孙安然、江雨微、韦福娟
技 术:叶丹丹、施佳伟
制 片:邱黾勉、刘 涛
指导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出品单位:云南省文化馆
云南广播电视台
【本期】
策 划:王 凡、盛雪梅、杨维涵
总编导:盛雪梅、杨维涵
编 导:邱黾勉、孙安然、李响文
采 访:盛雪梅、邱黾勉、程潇然
摄 像:曾钴畅、罗彦江、沈 毅、魏千怀、刘秉然
微信撰稿:盛雪梅、胡远航、李子薇(实习)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春城文艺》
审 核: 马雁南、盛雪梅
终 审:王 凡 、武志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