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大象日,清远长隆国家级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以下简称“清远长隆基地”)举办非洲象宝宝“小九”“小十”满月仪式,两头前不久出生的非洲象幼崽首次对外亮相。 目前,这里已经成功繁育10头非洲象。
两头象宝宝被保育员们亲切地称为“小九”“小十”,“小九”刚出生两个月,体重已达到186千克;刚刚满月的“小十”一出生体重就达到了150千克,是“象二代”中身材最壮的“小胖墩”,目前体重已达188千克。“小九”“小十”目前每天体重可以增加1—1.2千克。
小家伙躲在象妈妈身后。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当天,非洲象家族也一起分享了小象满月的喜悦。清远长隆基地的保育员们为它们准备了香蕉、西瓜、哈密瓜等多种新鲜水果大餐,不仅消暑解渴,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象们用长长的鼻子卷起鲜果、象草等送入口中,十分享受。保育员介绍说,成年非洲象每天大约要吃200千克的食物。
新鲜可口的伙食真好。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小九”“小十”身材“娇小”,目前还是由象妈妈哺乳,与象妈妈如影随形,也是整个非洲象家族的保护对象。它们亦步亦趋地跟在象妈妈身后,融入到种群生活中,并在成年象的教导下学习生存技能。
作为濒危物种,非洲象的保护事业一向受到国际关注。津巴布韦是世界上非洲象数量第二多的国家,由于气候变暖、人象冲突等原因,非洲象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在中津两国相关主管部门的联合推动之下,根据中非动物保护合作相关计划,2015年7月,20多头遭到遗弃的非洲小象被中国救护,在广东清远长隆基地安家。
长隆集团高级副总裁董贵信介绍说,长隆从承接项目开始,就开展了针对非洲象的科学研究,攻克了非洲象迁地保护中遇到的多个难题,建立多项有关环境、营养、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标准,填补国内大种群迁地保护非洲象的多项空白。在食物、环境适应性上,为非洲象创造自然宜居的环境,保育员定期为大象们进行体检,持续追踪数据指标。
长隆集团保育专家杨汉东介绍说,在接收非洲象之前,清远长隆基地已经种植了300亩的草料,还派出人员接受培训。
从2022年开始,“象二代”们陆续出生。截至2024年8月,清远长隆基地已经成功繁育10头小象,非洲象数量已达到30多头,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非洲象种群。
“小九”“小十”在大象的看护下嬉戏。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清远长隆建有国家级世界珍稀动植物种源基地和全国首个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目前园区在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育上取得多项成果,并积极推进区域植树造林与生态复绿,已种植植物四万多棵,形成了珍稀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奇景。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清远日报
采写:毛远策
编辑:王玥
校对:张鍪
二审:曹晶晶
三审:钟志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