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2月、2005年11月,有关专家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两栖纲小鲵科小鲵属动物8条和卵袋3对,并在野外观察到大量的成体产卵及卵袋。该种小鲵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与现已知的其它小鲵有明显差别,应为小鲵属新种,即“猫儿山小鲵”。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部分副模标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2005年11月,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周放教授及科研人员蒋爱伍、陈宇功,与保护区科研人员,在保护区海拔近2000米的3个有大量肥螈生活的冷水坑里,捉住多条“四脚怪鱼”和3对卵袋。经认真考察研究,他们发现这几条“怪鱼”和湖南新发现的挂榜山小鲵及花垣小鲵新种相近。
2006年春,周放教授等专家初步确定这种“四脚怪鱼”是中国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的一个新种,并将其命名为“猫儿山小鲵”。随后,周放教授等人将研究论文投送到中国动物分类权威刊物《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收到论文后,学报编辑按规定程序,分别送给两名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权威专家审阅,在得到权威专家一致认可后,于2006年9月公开发表。[4]
播报
形态特征
成体:雄鲵全长152.3~160.2毫米,雌鲵136.1~155.2毫米。头部较大,略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鼻孔近吻端;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眼径短于吻长;无唇褶;颈褶明显;口裂大,口角位于眼后角的垂直线较远,其距离约等于眼径的3/4;口角后有一条与体轴垂直的细沟,眼后有一条与体轴平行的细沟,两沟垂直相交;犁骨齿列呈“u”形;舌椭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相连。四肢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2.5~3个肋沟或略重叠;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指略扁平,指问无蹼;无掌突;掌部和指、蹠部和趾均无角质鞘。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蹠部和趾部扁平,无蹠突。躯干圆柱状,腹面扁平,皮肤光滑无疣粒;头顶有“V”形嵴,头颈侧面和腹面颈褶明显;头后至尾基部有纵行脊沟,体侧前后肢之间有肋沟12条,腹面观可见肋沟10条。尾长短于头体长,约为头体长的86.0%(正模),其他标本的尾长为头体长的70%左右;尾基部呈圆柱形,向后逐渐侧扁;尾鳍褶不明显,尾末端钝圆。生活时颜色有变异,在水中时背面为黑色或黄绿色,离开水后体背面呈黄绿色或浅紫棕色,无斑纹。腹面灰色,体侧和整个腹面散有许多白色小斑点。液浸标本腹面灰色,斑点消失,在腹面中央第二肋沟至第八肋沟处有宽约3毫米的深色纵斑。
猫儿山小鲵(8张)
第二性征:雄鲵肛孔纵裂,肛部明显隆起,肛裂前缘有一个小乳突;雌鲵肛孔圆形。
头骨:测量1只成鲵头骨,其长度14.5毫米,宽度12.0毫米,骨化程度不高。泪骨和前额骨略呈三角形,均人眼眶,不入鼻孔;鼻骨较大;左、右前颌骨外侧间距与方轭骨外侧间距近于相等,后者略宽;无囟门;左、右额骨后部呈楔形,翼骨不与上颌骨相触;上、下颌具细齿;犁腭骨向后约达眼眶中部水平线部位,犁骨齿列呈“U”形,向后达犁腭骨后端,外枝长2.1毫米(1.8~2.3毫米,n=3),有齿8~11枚,内枝4.3毫米(3.9~4.5毫米,n=3),有齿22~33枚。有的个体犁骨齿排列均匀,有的个体犁骨齿在内枝后端聚集。[5]
播报
近种区别
猫儿山小鲵
中国小鲵(Hynobius chinensisGonther)
犁骨齿列较长,达眼球后缘,外枝有齿8~11枚,内枝22~33枚,左、右内枝后端齿列不连接;肋沟12条;无掌突,亦无蹠突。[5]
不同。
猫儿山小鲵
中国小鲵
播报
生活习性
该鲵生活于海拔1978~2015米较高山区的沼泽地及其周围地带,其附近植被以南方铁杉和山顶矮林为主。[5]喜食小型无脊椎水生生物较多,比如蚯蚓和石娥幼体。猫儿山小鲵遇到灯光、声音和拨水等干扰时会迅速选择覆盖物或者腐殖质泥土作为藏身地。[6]
播报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西(龙胜、兴安的猫儿山)。[5][7]
猫儿山小鲵分布图
播报
繁殖方式
该鲵仅在3个静水坑内繁殖,雌鲵将卵袋产在水质清澈透明、水底淤泥较厚的静水坑内,水坑水深20~50厘米。2005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中午,该鲵产了卵,此时水温7℃左右。该鲵繁殖季节较长,从11月初至翌年2月,一尾雌鲵产卵胶袋一对,卵袋长度不超过200毫米,呈弧形;1条卵袋内有卵41粒左右(37~45,n=4),雌鲵产卵后即离开产卵场,而雄鲵仍滞留在产卵场内护卵。该鲵仅繁殖期进入水塘内配对产卵;其他季节营陆栖生活,很难寻其踪迹,当地群众在锄地时偶尔见到。[5]
猫儿山小鲵倾向于选择水中覆盖物多、水底泥沙比低和岸边条件复杂的静水型水域产卵。猫儿山小鲵对于产卵场的水深具有相对较低的选择性。猫儿山小鲵具有两种产卵模式:卵袋悬挂于覆盖物和直接产于水体底泥。卵袋的悬挂能够有效防止水体晃动等对卵袋造成的损伤;水体底泥中腐殖质较多,具有很强的缓冲作用,也能够减少因为摩擦、水体晃动等原因导致的卵袋损伤。根据监测结果,第一种产卵模式的产卵场主要位于水体深度在15~40厘米,有较多利于其产卵的悬挂物,包括枯枝、石块等;第二种模式的产卵场,水体深度与卵袋直径基本一致,保持在6~8厘米之间,水体晃动、摩擦明显小于水体深度较大区域。这两种模式都能够极大的保证后代的成活率。[6]
播报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极危(CR)。[3]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濒危(EN)。[8]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一级。[10]
种群状态
中国特有种。该鲵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受胁等级: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濒危(EN)。[7]
2008年,广西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首次统计猫儿山小鲵野外种群数量,约有1500条。
2012年3月,广西自然博物馆与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猫儿山两栖动物监测时,第二次统计该物种的野外种群数量,约有1520条。
2013年,广西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猫儿山小鲵种群数量约1582条,种群密度为659条/平方公里,与2012年调查结果相近。根据三年的统计分析,猫儿山小鲵的野外种群数量总体稳定,数量保持在1500~1600只之间。[9]
濒危原因
猫儿山小鲵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人为活动干扰,不同区域受到的威胁各不一样。在繁殖区主要受修建酒楼和开发旅游景点的影响。路面硬化、大量建筑垃圾和排放到湖里的碱性建筑废水直接影响了它们的生境。频繁的人类活动也使得施工现场周边的植被环境遭到严重践踏,一定范围内影响了猫儿山小鲵的栖息地环境。[9]
保护措施
- 1.
- 以猫儿山小鲵繁殖场为中心,在其周边建立保护该物种的核心区域,并设置密度适宜的动态观测站,以期获得实时的种群动态数据,从而为该区域内减少人为活动作指导,避免对其繁殖区域产生干扰和破坏;
- 2.
- 增强对猫儿山小鲵已经被破坏的生境进行修复,为其增加适宜的栖息地面积;
- 3.
- 加强针对猫儿山小鲵的繁殖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多方面研究,包括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补充该物种的种群生态学和繁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性资料,为其生存现状、活动特点、人工繁殖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72019.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