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天下,陪司马家东山再起的是王家,陪其日落西山也是王家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诗作《乌衣巷》中这两句是极为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东晋历史演变方向的。东晋的历史其实就是王谢之家背后的门阀政治破产的过程,最后皇权那只小燕子飞入了刘裕那样的寻常百姓手里。

东晋的门阀政治始于“王与马共天下”,然后先后经历了王导家族、庾亮家族、桓温家族、谢安家族四轮接棒。其过程演变非常有趣,权力的家族式交接非常不牢靠,基本上变成了董事会的成员谁手腕硬、实力强,谁就可以掀翻前任,自己当老大,皇帝这个品牌创始人一直靠边站。

东晋的权力圈是反常规的,它认圈层却不太讲究门第、家族这个核心小圈子。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东晋这艘破船正值风雨飘摇之际,亟需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大才当舵手,以保证这艘破船上其他利益群体的安全。









但是,东晋门阀政治这种封闭式的内部选拔游戏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难以为继的巨大BUG,那就是人才断层的问题。内部通婚久了,很多就变成了近亲繁殖,导致了后来人在生理上出现退化。然后,世家子弟承平已久,见识和能力上也慢慢跟不上了。

举个例子吧!主政东晋的大才们出生时间分别为:王敦266年、郗鉴269年、王导276年、庾亮289年、庾冰296年、庾翼305年、桓温312年、谢安320年、桓冲328年。这些门阀英才之中,除了最小的桓冲外,其余全部经历了江左最后一次大乱——苏峻之乱(327年)。王敦、王导、郗鉴、庾亮这批最早的南渡高门,全都经历了永嘉之乱,全都在血与火中淬炼过。庾氏兄弟和桓温的第二梯队则在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亲身感受到了胡马南渡的危机和王敦苏峻逼宫的江左混乱。

这些苦难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和吹捧的财富,但对一个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锻炼心志来说,确实不可或缺。有这些经历的人,在社会经营活动中会更加务实一些,而那些从小生活在温室中的富二代、官二代则容易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而变得极致的虚头巴脑。比如王家子弟王羲之等等就只能搞点文艺沙龙,真让他们去实干兴邦,那基本上会是害人害己。

上述这些人,其实都是所谓的国之重器,真正的国之重器,是需要在时代的大潮和纷繁的考验中历练出来的,舞文弄墨、游山玩水、酗酒扯淡、曲水流觞是整不出救世大才的。

谢安和桓冲,其实是门阀出品的最后一批尾料,严格意义上只能算半个国之重器。谢安是赶上了时势的尾巴,桓冲则是跟着哥哥桓温灭蜀、北伐,在一次次历练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与见识,这哥俩因此才勉强跻身门阀大才的行列。但他俩相对于前面那些大神来说,成色依然不足,所以没法独担大任,得搭伙过日子。

这也是为什么桓温之死标致着东晋门阀政治开始没落的真正原因,谢安和桓冲时期,其实就是门阀政治时代的一点余音了。

东晋的政治生态拐点其实是淝水之战。因为战胜了北方强敌前秦了,让一直悬在东晋头顶上那把国防威胁的利剑彻底解除了。没有了外部威胁,东晋内部之间的团结一心就失去了必要条件,门阀和皇权之间因为生存解压,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心思去窝里斗了。而且淝水之战后,谢安背后的站台老太太皇太后褚蒜子走人,失去后台的谢安立马怂了,主动交权以求自保。









也就是说,淝水之战后,东晋的权臣色彩主动剥落了许多。比如谢安的女婿王国宝(出身太原王氏)一看他老丈人没啥指望了,便主动投靠了皇帝司马曜的弟弟司马道子,后面更是竭尽所能地在皇室和谢家之间制造摩擦和误会。

385年四月,在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俩兄弟的试探和紧逼之下,正处人生巅峰的谢安主动申请出镇广陵,让出了中枢权力。四个月后,谢安过世,司马道子更进一步以骠骑将军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把属于谢安的所有权力收了过来。

谢安死后,其侄谢玄也开始主动交权。387年春正月,中央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替谢玄镇彭城,谢玄转镇淮阴。在淮阴谢玄患病,多次上梳解甲归田,后被任命为会稽内史,回大后方当地方官去了。

没多久,自388年春正月开始,谢玄、镇豫州的猛将桓石虔、谢安弟,尚书令谢石相继去世。389年,镇荆州的桓石民过世。

至此,门阀政治的时代正式落幕,因为高门大姓之中再也找不出能挑大梁的人物了。

那么代表皇权的司马家到此算得上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吗?并没有!因为司马家的皇帝自从东晋明帝之后,也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系列产品。尽管得益于特殊的时代与朝局,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两兄弟几乎是躺赢的拿回了已经旁落了八十多年的皇权,但这哥俩除了喝酒在行外,其他能力都十分感人,让他们拿回皇权,并不是指望他们带领东晋走上一个新高度,而是让你们司马家的人亲手亡了东晋的江山。

当然,老天还是对司马家和东晋安排了一个首尾呼应的剧本。东晋立国之初,王与马共天下,你们司马家在江左的东山再起是王家人陪伴的,现在到了门阀政治时代的尾声阶段,你们司马家马上要彻底凉凉了,老天也会安排王家人陪你走完这最后一段路的。只不过,东晋一生一死的两群王家人并非一家人,前者是琅琊王氏,后者是太原王氏。

关于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起源,咱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他们是秦朝将领王离的子孙在秦朝灭亡之后,外出避祸逐渐衍生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个庞大的王姓分支的。

太原王氏最早的飞黄腾达是出现在曹魏时期,当时的太原王昶是曹丕的班底成员,后来又效忠了司马家,并在淮南三叛中有着较好的卖力表现。

王昶的儿子王浑因此成为了司马炎的铁杆嫡系,并在西晋灭吴的国战中立下大功。

到了王浑的儿子王济这一代,王家见风使舵地完成了由儒入玄的转变,王济不仅娶了司马炎的妹妹常山公主,成为了皇亲国戚,还成为当时的扯淡高手,即玄学名士。









看上去太原王氏的家族腾飞轨迹非常完美合理,但是史书有很多事情是不会告诉大家的。太原王氏在扎根太原期间犯了一些严重的政治路线错误,最严重的就是跟异族匈奴屠各部刘氏结交过深。讲白了就是充当了刘渊家族的政治保护伞,然后让屠各匈奴对太原王氏家族进行利益输送。

比如刘渊的母亲去世时,时任司空(正国级)的王昶居然高规格送去真挚的慰问。这相当不寻常,要知道监管匈奴部的护匈奴中郎将不过是个比两千石的四品官,一个被监管的异族部落首领,得有多大的面子能让三公级别的领导这么特殊关照呢?这就是太原王氏给屠各匈奴政治站台的表现。

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时司空太原王昶闻而嘉之,并遣吊赙

又比如到了王浑这一代,王浑跟刘渊处得跟哥们一样,还把自己的儿子王济推荐给刘渊当自己人。然后父子俩多次在司马炎面前举荐刘渊,先是建议利用五部屠各的力量去收东南,后是建议让五部屠各去平西北边患,但都由于朝中其他势力阻挠而失败。

太原王氏为何这么极力推荐并州屠各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