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仅次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初次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0.5%~7%,而翻修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6.6%~21.2%。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即多数为早期脱位。一旦发生脱位,势必造成患者的下肢功能障碍,同时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什么是髋关节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使用假体完全或部分替代受损髋关节的外科手术,可以改善髋关节功能状态,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最广泛、临床上最成功的外科手术之—,全世界每年进行超过100万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19年,中国约有60万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且手术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如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 上床时,轻轻坐下,先上患侧腿后上健侧腿;下床时,先下健侧腿,后下患侧腿。
- 睡觉时,两腿保持外展中立位,不可交叉,髋关节避免过度屈曲、内收及外旋,可双腿之间夹一软枕。
- 如厕时,不可直接使用蹲便器,应使用坐便器。身体先后倾,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坐便器上,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
- 术后第一个月坐位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双脚不能交叉,不能跷二郎腿,患肢屈髋不能超过90度,身体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绝不可盘腿坐。
- 行走时,保持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转弯时,髋关节随身体一起移动,避免关节突然旋转导致脱位。
- 取物时,尽量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
- 乘车时,尽量选择宽敞的后排座椅,患腿往前伸直,缓慢坐到车座上,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应注意屈髋不能超过90。
- 洗澡时,需等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淋浴;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可坐一个高凳子,手持可移动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或由家人辅助擦浴。
- 穿脱鞋袜时,可使用鞋拔子或助手帮助,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后外侧切口者可从内侧提鞋,行前内侧切口者可从外侧提鞋。
出现髋关节脱位的症状
如果髋关节脱位,会出现患髋疼痛、肢体活动受限,患肢出现短缩、畸形、异常内外旋等。这时需要立即制动,并马上拨打120,等待专业的医疗团队转运到医院行髋关节复位。
出现髋关节脱位后应该怎样应对
- 术后早期脱位,大多数患者可行手法闭合复位。
- 一些髋关节周围肌肉紧张、肌张力较高的患者,可在麻醉下复位。有时不需要麻醉,牵引下根据脱位的方向不同也可手法复位;复位后在防旋鞋等保护下卧床休息3~4周,必要时可佩戴髋部外展支具保护。对复发性脱位,或脱位较长时间难以复位的患者,可能行切开复位,甚至翻修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脱位,即使复位成功,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后期步态及关节的使用寿命,给病人生存质量带来影响。保持患肢正确体位和术后正确的康复治疗,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关键。
文/谢婷婷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