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浪潮中,江西吉安县这片土地焕发勃勃生机,产村融合,民富业安;景村融合,古村新颜;三治融合,成风化人。近年来,吉安县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乡村在环境、产业、治理等多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村融合”培根植基,绘就产业兴民的富足图
走进江西吉安县横江镇公塘村的果园,只见一串串葡萄缀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在村民心中跳跃。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装车,赶着当天最后一班冷链车运往外地商超。
横江镇公塘自然村横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着两个葡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余亩。合作社负责人肖光明告诉笔者,基地采取“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主打阳光玫瑰、巨峰和夏黑等葡萄品种种植。2024年,合作社实现产值120余万元,吸纳10户脱贫户入股,发放农民工务工工资7万余元,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以前销售渠道不畅通,我们只能通过零售和供货给县里的商超,批发价在4.5元/斤左右,现在加入了葡萄联合社,销路拓宽了,平均能卖5.5元/斤以上。”肖光明说。
十几公里外,永阳镇江南村村民肖正辉看着果园金灿灿的柚子,同样信心满满。“今年挂果更多,合作社年底分红肯定会增加。”
肖正辉口中的合作社是吉安县永阳镇江南蜜柚专业合作社。作为井冈蜜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江南蜜柚专业合作社建立“四统一分”托管服务(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收益分成的“四统一分”全程托管服务机制),2023年,该合作社产量高达80余万斤,实现产值200万余元,为村民分红32万余元。目前合作社已发展6个井冈蜜柚基地,总面积达1100余亩。
吉安县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扭住“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一“牛鼻子”工程,重点打造横江葡萄、登龙粉芋、“柚江南”井冈蜜柚、黑木耳、浬田小牧童蛋鸡、有机大米、天河蜂蜜等特色产业品牌,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分拣包装、精深加工、农旅采摘等新业态,延伸富民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景村融合”增色添彩,绘就青山郭外山水图
喝茶、烧烤、露营、拍照打卡……周末的中洲岛景区人流如织。这个位于吉安县永阳镇中洲村的景区,是吉安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该景区毗邻高速,位置优越,处禾水河河心的中洲地带,是在岛中村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当地利用其特殊地理位置,融合当地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底蕴,打造成高品质自然文化类综合旅游度假区。
今年,吉安县积极响应文旅景区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聚焦一镇一特色,采取专项债与社会资本深度捆绑方式,打造了10余个错落有致的露营帐篷,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乡村院落景村融合,处处彰显大美乡村振兴图景。同时,对农家院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利用网红沙滩地提供户外婚礼、餐饮等服务,拓展了多种经营业态,实现“食、游、住、产”综合效益,不但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也给项目带来了商机。
在该县指阳乡新桥村龙潭村小组的泷潭秘境景区项目的建设现场,吊臂挥舞、机器轰鸣,工人忙前忙后不停歇,抢抓工期赶进度。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92亩,主要结合当地的龙文化、私汤文化与禾河地带的自然景观打造的民宿特色文旅项目。开园后能够解决当地脱贫户及“三类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通过充分发挥景村融合的催化、集成作用,吉安县不断推进农旅产业,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联动发展,打造出一批观赏性、体验性强的农旅综合体。目前,全县已有省4A级乡村旅游点2处、3A级乡村旅游点5处,乡村旅游市场日趋成熟。
“三治融合”凝心聚力,绘就美丽和谐祥和图
不久前,北源乡北源社区的居民刘招英和张兰秀阴着脸走进社区“久根说事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扔出一句话:“我们来找个说法!”
原来,两人是因房屋后面的菜地归属问题产生矛盾,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双方各执一词,遂来到社区找彭久根评理。经过对两人的单独劝解,双方豁然开朗。几天后好消息传来,双方达成了基础协定,后又在彭久根的见证下,到现场进行菜地划分界定。最终成功化解该起纠纷。
“久根说事室”是吉安县城乡三治融合的一个缩影。吉安县在城乡三治融合上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了“书记领航”项目品牌。推行村级网格化治理三年行动,在全县村(居)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制度。在各村(居)建立村民自治理事会,增强对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引导,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大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治理力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引领乡风文明新时尚。
学好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吉安县按照省、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部署,深挖资源禀赋,聚焦“三带、多元素”的规划布局,高标准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着力走出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肖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