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WEALTH财富管理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推送
最近薛京律师出差比较多,做了很多客户的个案咨询,和不同机构、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我个人近来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需求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到了不得不传的破局点;供给端,无论是一代或二代的认知和经验,还是整个社会“托举”服务的能力,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没有大量本土经验、案例可供参考的提前下,改革开放创富的一代,必然会频繁、集中进入传承的试错阶段,甚至可能会以一代人的传承为代价。中国家族和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制度和经验、人才积累,恐怕要付出大量的试错成本,方能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会有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面临大浪淘沙,甚至进入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即使放眼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发现成功传承或真正做到百年家族的,寥寥无几。
笔者在翻阅一本奥运冠军郑钦文推荐的书——《破圈》,作者顾及认为研究创业的“失败”很重要,甚至做了一个“失败研究院”,专门研究失败的商业案例,去分析、提炼创业失败的底层原因。在序言里,作者分享了达克效应认知曲线,认为失败往往源于行动背后的认知盲目与偏颇。
(图片来源:书籍《破圈》,作者:顾及)
如果把家族及家企传承看作是企业家的最后一次创业,那么总结、提炼、分析阻碍家族、家企传承成功的原因就变得非常重要。家族传承的“主理人”——一代创始人了解自己、管理和提升“传商”(这个词是笔者编的),就成为传承成功、或避免失败的隐形前提条件。笔者从观察到客户的六个类型,来展开讨论和分析:
01
既要又要还要型客户
过去几十年,创富一代个人的勤奋、聪明赶上国民经济的上升趋势,造就了很多财富故事。不过,很多一代客户往往执着“第一桶金”时的惯性思维——只愿意为增长付费,不习惯为安全买单。很多客户希望有一个100分的完美传承方案——“风险绝对没有、效果绝对确定、最好没有成本”。殊不知,改革开放这一代人的传承可能都在试错,谁更早、更小范围试错,谁才能更早获得一手经验和认知。在全球法律和税务合规日趋严格的大趋势下,一味追求财富增量,忽视存量安全的惯性思维,本身就是最大风险。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主会问这样的问题:股东和企业怎么少缴税或不缴税?这样的问题,其实暴露出客户底层思维与趋势脱节的风险——客户缺乏为长治久安付出必要、合理成本的认知。安全是有成本的,包括合规成本,税务成本,尊重知识和常识、为专业付费的成本。我认为,中国第一代私人财富整体安全地传承,其实就是富一代放弃对传承无/低成本执念的过程。
笔者建议不要把传承当作财富的被动延续,而是当作新的创业项目来做。建立先有投资才有收益的观点,在获得传承收益(传承目标达成)前,先进行必要的投资,包括一代创始人的时间、格局和明智,为必要、合理的传承成本买单。
02
回避矛盾 掩耳盗铃型客户
高净值客户往往社会成就很高,但成功背后又有很多烦恼——复杂婚姻、复杂子女关系、多子女的利益平衡……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传承和接班需求日益紧迫。笔者发现很多客户缺乏动力和决心,不是把传承当成“郑重的商业项目”来调研思考、建立团队、打磨方案,而是更多当成家务事、烦心事,有一搭没一搭地接触律师、私行、家办,缺乏在商场上的杀伐果断。我接触过很多私行或家办级别的客户,他们前期咨询后,过几年回访时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甚至错失时机直接进入“有损式”传承。
比如,曾咨询过笔者的一个客户,他遇到最大的传承障碍就是决定三段婚姻四个子女中,哪个子女接班?如何排除某个前妻干扰其他子女接班?该客户在做决策时要耗费很大的心力,还要焦虑之后的种种震荡与阵痛。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矛盾,客户选择了回避,服务停滞在方案论证阶段,但是风险却在天天叠加积累。回避、拖延复杂决策,是很多高净值客户的下意识选择。其实客户往往只需要迈实质的一小步,比如先写一个防护型遗嘱,或先设立一个家族信托、保护一下某段婚姻中觉得有亏欠的子女,就可以解决这位客户的局部问题。即使小步的启动,也可以帮助客户进入具体事情的思考,慢慢克服整体传承方案的畏难情绪。
03
忙于焦虑 疏于思考型客户
中国的高净值客户非常擅长焦虑,把很多时间花费在主观焦虑而不是客观学习上。在充斥着贩卖焦虑、夸大不实、噱头话题的信息爆炸时代,客户很难辨别哪些是真正的风险。只要媒体报道一个热点话题,笔者就会接到大量的咨询电话——客户担心自己或企业会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如果继续追问客户有没有系统了解过,他担心的所谓“新公司法”或者是CRS风险到底是什么,客户一般都答不上来。焦虑爆表、学习能力弱,或者说学习财富管理新知能力弱,是很多客户的共同特点。过于焦虑而对实际风险缺乏准确、长远、全局的判断,就会导致决策失去定力与全局观,从而盲目做决定,对家庭成员身份和财富配置的规划进行重大的错判。焦虑而盲动,就是财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独立思考,一定会在现实中被买单。
04
不能接受均值回归型客户
有一句真话很少有人会说——老子英雄,儿子大概率不是好汉。这在统计学上叫均值回归。一代创造财富神话、考上顶级名校属于卓越,卓越都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是子女就是个普通人。所以,在传承上最大的流失其实是一代的战略、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这个无法复制粘贴到后人身上,留下再好的家底往下“传”,也需要子女有能力和意愿来“承”。
很多一代创始人想法是传承企业、子女接班,做百年企业。笔者反倒觉得,一代要接受均值回归的规律,要接受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传承模式进入思考视野。如果子女接班能力和意愿都很强,那上阵都是父子兵,可以围绕二代接班人为核心,进行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传承设计;如果子女能力或意愿一般,那就尊重他做“闲散王爷”的前程选择,通过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分离的设计,来结构化传承家族财富。笔者认为,很多客户的传承目标过高,要根据实际情况管理预期和调整目标。传承路径有规律,百年传承与百年企业传承不是一回事,不防结合实际换一种方式或思路传承。
05
排斥工具 怀抱偏见型客户
由于客户资产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在设计和落地传承规划时,往往需要组合拳,结合法律、税务、金融等各种工具或架构来形成方案。由于我国私人财富才刚刚进入集中传承时期,从业人员存在能力、经验高度不足,甚至良莠不齐的现实情况。客户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从业人员有可能不专业,甚至夸大工具功能、放大风险与焦虑。信息过载和认知污染,有可能使客户对于某类工具或某个行业本身都产生了误解。
我遇到很多客户,从未配置过家族信托或家庭保单。问起原因,背后往往是一个信任被破坏的故事。其实,工具是中性的。比如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需要信托的债务隔离功能,有可能只需要它的传承功能;也不是所有的客户只能万般纠结去订立遗嘱,可以通过了解与运用人寿保险的功能,实现“类遗嘱”的安排。
根据统计,我国中产以上家庭大概有四分之三没有配置任何形式的寿险。这和西方国家的家庭寿险配置比例差距显著。所以,客户对于工具的功能,应该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了解、比较,积累自己的一手经验和观点。对于财富管理从业人员而言,也必须面对这个现实的挑战,如何帮助对工具有“偏见”的客户,重新认识工具。
06
宏观积极 微观偷懒型客户
中国客户特别热衷了解宏观观点,这个本身无可厚非。不过再宏观的洞察,也需要在微观中为己所用。据笔者观察,很多客户学习这类知识主要是缓解信息焦虑,而未形成积极指导具体事情的决策。很多客户理念上知道传承很重要,但是对于传承中的细节,缺乏经营企业一般的精雕细刻和细节思考。笔者认为,一代创始人是家族传承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一代创始人不在微观、具体问题上投入精力深度思考,传承方案有可能隔靴搔痒,只能解决枝节问题,很难初触及和解决核心问题。
我有一个特别尊敬的客户,他60岁后开始考虑传承问题,针对这个主题把国内当时所有商学院的课程都上了,看了很多专业书籍,和很多学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当他的通识与见识问题解决后,我们为他提供传承方案服务时,直接切入的就是清晰的宏观愿景下的具体细节论证与落实。在为这位长者服务时,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并落地传承方案,时隔二年又在1.0传承方案上迭代了股权信托传承。这是我见过的最高效、沟通最通畅、效果最圆满的传承服务案例,我深深感觉到一代宏观与微观结合,在传承这个“最后的创业”上亲力亲为的掌控与参与能力,是后代的福祉。
今天这篇文章有点像吐槽贴。在家族传承六类肖像中,您属于哪一类型的家族创始人呢?我的观点可能不太讨喜——整个社会对财富的理解与传承,可能要以当下这一代人的试错为代价。传承有风险、正如创业也有风险。在传承这个最复杂的“创业项目”前,一代主理人要敢于不断试错……
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踩着失败前进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原创文章
行业报告
WEALTH APAC
往届榜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