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进行到末尾,国民党自知不敌,蒋介石带着大部队退居台湾。为了拖延解放军的步伐,蒋介石特意安排胡宗南带队守在大西南,寄希望于他能守住大陆与台湾的连接之地,以待将来反攻大陆。
不过遗憾的是,胡宗南并没有完成蒋介石交代的任务,这令他十分愤怒。蒋介石听闻胡宗南兵败,擅自撤退时,破口大骂:“辜负我的信任,不如死了!”
图|胡宗南
不管怎么说,胡宗南也跟着蒋介石打了几十年的仗,一直都是他的心腹大将。这时的内战形势,本就不利于国民党,胡宗南战败也情有可原。为何这次蒋介石却如此愤怒?最后胡宗南的下场又如何呢?要想解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胡宗南和蒋介石的渊源。
1896年,胡宗南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药商之家,他是家中长子,从小起到表率作用,在学堂读书一直都备受先生夸奖。从小就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这让胡宗南非常自信,加上他心怀大志,在一些行为上也难免有些狂妄。
可惜二十岁时,家道中落,他无法继续学业,只能在家乡找了份普通的教员工作。教员工作太枯燥,胡宗南在此期间追求刺激,染上了赌博的毛病,整日里沉浸在麻将当中,背负了大额债务,直到被债主打到家里,他才幡然醒悟。
洗心革面的他用书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慢慢地戒了赌瘾。在史学名著的熏陶下,他再次勾起了心中对国家大事的热情,积极关注政坛消息。他还积攒了一笔钱,到处游历,增长见识,这为他未来的军政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随后著名的黄埔军校也正式成立。胡宗南终于迎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他迫不及待报考了黄埔军校。但可惜的是他在第一关就被淘汰了。
胡宗南虽有一身才华,但奈何当时招兵也比较看重硬件,他个子太矮,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就被婉拒了。一想到即将与多年的理想擦肩而过,胡宗南悲从中来,在操场上痛哭流涕,越想越气,大骂道:“凭什么我不能参加革命军队?就因为个子矮吗?救国要的不应该是坚定的革命决心吗?”
此时刚好国民党的元老廖仲恺路过,他听到这番话后,深觉同感,点头道:“此时家国有难,的确不该有诸多限制,若是身体健康,文化水平优秀,那便没有理由拒绝了。”
图|廖仲恺
这些文化题目对于一直教书的胡宗南来说,根本没有难度,于是他幸运地进入了黄埔军校一期生的名单。胡宗南本以为自己的实力,在学校怎么也榜上有名,但他低估了层层选拔的高质量生源。
胡宗南才华不凡,但比他优秀的大有人在。在当时的一期生眼里,比文采,最厉害的非蒋先云莫属。蒋先云是共产党人,那时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内多有跨党学生,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国民党员。
对于排在自己前面的同学,胡宗南虽心里有嫉妒,但接触过后也感觉服气。他与蒋先云关系亲密,因此也和共产党人走得比较近。他进入军校时便加入了国民党,由于朋友很多都是共产党人,他还一度思考,要不要加入共产党。
这时的胡宗南还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青睐。蒋介石作为校长,一心认为黄埔军校是自己的后备资源,里面的学生任由自己挑选,因此很喜欢找学生谈话。一谈就是几十分钟,许多学生都还很纯真,在蒋介石拿腔作调的夸奖下,都认为被他找去谈话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胡宗南也曾经进去过蒋介石的办公室,但他们只聊了简短的几句话,很明显那时的蒋介石并不重视他。不过这也是因为,一期生中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胡宗南在这里面身材既不凸显,文采也排中间,还够不上蒋介石示好的门槛。
而后,一期生毕业,所有学员都按照成绩分配。特别出色的,像蒋先云、陈赓等人,就分配到了党代表和连长的职位。胡宗南属于中上等级的,被安排到教导团第1团第3营第8连担任少尉见习。
初出茅庐,胡宗南就赶上了好时机。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首要目标都是清除各地军阀,其中最优先的则是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陈炯明派系。招兵买马结束后,广州的革命政府便开启了第一次东征。
图|陈炯明
东征并没有国民党领导层想的那么轻松,一路遇上了三个硬茬子,分别是淡水城攻坚战、羊塘圩野战和棉湖遭遇战。在前两场硬仗中,胡宗南第一次展露出优秀的指挥才能,将机枪连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了上官的注意。
但这还不够,真正让他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是第三场硬仗,棉湖遭遇战。当时,蒋介石带着手下一千多兵力,在棉湖遇上了军阀大部队。军阀带队的是林虎,此人是陈炯明手下的得力干将,手上有一万人马。
双方差距明显,一遇上就是一场恶战。林虎部下兵力众多但却一直攻不下敌方阵地,就是因为胡宗南在指挥机枪手不停扫射,关键时刻他打红了眼,甚至自己上场,架着两挺机枪疯狂扫射。
国民军伤亡越发惨重,林虎亲自带队冲向国民军的指挥所,眼看就要得逞。周恩来等人都走出房间,举枪战斗,蒋介石更是做好了殊死搏斗的准备。
就在这危急时刻,胡宗南咬牙坚持,端着机枪向敌军冲去,单枪匹马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逼得敌人无法靠近指挥所。蒋介石在后方亲眼目睹,大为震撼,此战结束后便立即提拔他为副营长。
好不容易得来的青睐,胡宗南也没有浪费,第一次东征结束后,随后第二次东征和镇压叛军的战斗中,他都有不俗的表现,越发让蒋介石满意。国民革命军决心北伐后,蒋介石特地把他调进第1军第1师第2团担任团长。由此,胡宗南正式进入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荣升团长后,胡宗南可谓是春风得意。曾经压在他前头的那些才子们,现在要么职位比他低,要么远赴苏联学习去了,一时之间,还真没人能比得上他。
图|蒋介石
1927年,国民党相继攻克了上海、南京等重地,蒋介石一心想走专制道路,便不愿意和共产党和平相处了。蒋介石提前安排胡宗南带队,控制南京的军事力量,镇压想要反抗的共产党人。
胡宗南虽有救国之心,但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思想,加上成为蒋介石的得力手下,受到他的新军阀思想影响,很快就抛却了心里那残留的民主革命愿望。他与第一军的其他军官一样,都很崇拜蒋介石,将他奉为唯一的领袖。
他们的这些心理,正是蒋介石一手培养出来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蒋介石亲自挑选提拔上来的,因此对他格外忠诚。在蒋介石的蓄意曲解下,他们相信了反对共产党的理由。胡宗南也因此与曾经的共产党朋友们分道扬镳,走向了另一种人生。
不过胡宗南虽然接受了反共“清党”的任务,但在这个任务上却没有出过多少力。大革命失败后,首当其冲攻击工农红军的其实是各地军阀,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比国民党军队先一步下手了。
与此同时,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新政权,北伐之战却还未结束。为了帮蒋介石清除政敌,胡宗南一直拼杀在讨伐军阀的阵线上,一心辅助国民党巩固政权。蒋介石很满意他的功劳,很快又将他提拔到师长。
日军侵略我国时,蒋介石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怕影响国民党消灭共产党的步伐,不愿公开与日军对抗。淞沪抗战爆发后,他也只是安排胡宗南去往前线守着沪宁公路,以一师之力修好了苏南国防公路。此举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抗日,但却也为淞沪抗战的作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之后,胡宗南又被派到安徽围剿红四方面军,家国危难之时,没有百姓愿意看到军队不抗日,却在搞内战。胡宗南为了安抚百姓,召开大会指责共产党危害民生,让将士们煽动民心,挑起反共情绪。
图|胡宗南(左)
光嘴上说肯定没人相信,因此胡宗南还为当地百姓发放救济粮、修路、办学校、建诊所等。他对于土豪官僚一向深恶痛绝,还拿出三民主义的口号来,带着国民军打土豪分田地。这听起来像是为民众们好,但其实都是蒋介石的计谋。
国民政府刚建立时,自称为中央政府,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没人听它的,地方势力和蒋介石的中央政权互相排斥,明争暗斗。于是,蒋介石想出了个办法,他借“围剿”红军为由头,指使国民军乘机进入西北,让胡宗南借机渗透西北地区。
这所谓的为分田地,为百姓着想,都是为了拉拢当地民心,力图攻克西北,将来拱卫中原。胡宗南驻扎在天水后,就没有松懈过,为了笼络民心,大量招兵买马,扩充当地青年,他还亲自训练了这一批西北将士。
当时天水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国民军的标语,胡宗南下派了许多士兵和民众鼓吹:“国民军第一师是为了解救大家而来!”为了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他甚至禁止将士们踏入民宅,让部队修建水利工程。
在这种糖衣炮弹下,天水的百姓很快就记住了第一师的功劳,越来越信赖国民党,认为共产党的确不是好东西。对此,蒋介石十分满意更加器重这位得力干将,常常把重要任务交到胡宗南的手上。
胡宗南为了表明自己对蒋介石的支持,也时不时干扰、攻击一下红军队伍,对松潘地区的中央红军造成了不少麻烦。两广事变后,反蒋的队伍扩大,为了阻挡叛军北上,胡宗南带队镇守在长沙。
之后,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速度,蒋介石不得不命令胡宗南带队抵御日军。淞沪会战时,第一军英勇拼杀,伤亡惨重。几个月后的豫东兰封会战,胡宗南的部队再次大展雄风,他本人也收获了“作战奋勇争先者”的褒奖。
图|蒋介石
然而抗日军队奋勇向前,却阻止不了武汉、广州各地的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线的大后方就落在了西南和西北两地。西南的重庆是蒋介石一手谋划的陪都,早就安置好重兵把守,那西北该派谁上阵呢?
蒋介石将目光转移到胡宗南身上,这是他此时最为器重的嫡系高级军官了。他将胡宗南任命为第三十四集团军的副司令和代总司令,其职权和总指挥没有区别。名义上,西北的国民军建立了联合军事结构,但实权却一直在集团军手里。
第三十四集团军驻军地界幅员辽阔,实力强悍,不出几日就占领了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令人望而生畏。蒋介石欣喜若狂,胡宗南的军队力量让他格外依赖,这是掌控西北地区的关键武器。
此时的蒋介石可以说是十分信任胡宗南了,两人的关系在国民党内人尽皆知,就是中统头子戴笠也不敢随意在蒋介石面前说胡宗南的不好。然而蒋介石的宠爱都是源于胡宗南的忠诚和战绩,一旦他打了败仗,恐怕蒋介石的态度就会大变。这一点也是胡宗南十分清楚的。
1947年,国共和谈破裂,蒋介石下了狠心,妄图将中共的大本营攻克。胡宗南在第一战区收到传召,急忙乘坐飞机前往蒋介石住所。一见到他,蒋介石没有卖关子,当即问道:“你对攻占陕北是否有把握?”
胡宗南心头一跳,很是紧张,但面上依旧冷静道:“有把握。”蒋介石满意地点头,又问:“在你看来,中共有何优势?”胡宗南回答:“中共善于组织基层运动,一个连里如果有三十名共产党人,那么这支队伍很可能全部被策反了。”
蒋介石问这个就是想知道胡宗南对中共是否有研究,听到这里他已经确信这位爱将能够对付解放军了,随后便把攻克延安的任务交到了第一师手上。
图|蒋介石
当时,中央军委对于国民党猛烈的攻击,选择能打就打,且战且退,集中兵力,等待时机反击的策略。国民党军队前期大举进攻陕北时,硬仗都让第九十师扛了,牺牲惨重,眼看着延安唾手可得,蒋介石一纸命令却让没怎么出力的第一师入驻延安。
第九十师的师长陈武抱怨连连:“苦劳都让我们九十师受了,功劳却落到第一师手上,如此偏袒胡宗南,真是令人火大。”这边陈武是又酸又气,而另一边的胡宗南却是小心翼翼,一点都不敢得意。
外面都在传,胡宗南攻占延安后,即将到达事业的巅峰,以后恐怕在委座面前无人能比了。但胡宗南却命令部下不准吹嘘自夸,走起了谨言慎行的路子,就算在私密的日记中,也没有半点喜悦的影子。
蒋介石为了彰显国民党的威风,倒是让各大报纸尽情夸耀这场胜利。他也给自己的爱将发了一封嘉奖电报,夸赞胡宗南道:“收复延安乃是为我党洗去了二十一年的耻辱,吾弟甚是辛苦,这番功劳党自然记在心间。”
其实无论外界再怎么夸奖这场战役,胡宗南都很清楚,此战不过是攻占了一座县城罢了,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空有虚名。而且以他的了解,延安是中共心中的圣地,毛泽东是不可能真的放弃这块土地的。
事实证明,胡宗南的预感没有错。很快,进入陕北的国民军便受到了中共军队的强力反扑,在青化砭的三十一旅九十二团全军覆没,数位高级军官被俘虏。胡宗南收到电报后,愁得一夜都没睡。
而后面的几个月,他更是睡不着了。青化砭的战败就像是一个信号,之后各地的国民军皆伤亡惨重。在冯家、石咀东西高地的一三五旅,被四路共军围攻,溃败逃亡;在蟠龙镇的一六七旅,被西北野战军攻打,旅长直接被掳走,伤亡近万人。
图|蒋介石
之前的胜利就像是一场笑话,就连一向反对中共,站在蒋介石那边的美国政府,也在《白皮书》上半是嘲讽地指出:“被国民党多方宣扬的攻占延安,根本不是什么伟大壮举,而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胜利。”
陕北的战况和蒋介石的预料完全不符,他在心里第一次对胡宗南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遂发电询问:“何时能够解决中共?”此时,胡宗南心里没有底,但实话实说肯定会让蒋介石不满,只能硬着头皮说:“查到毛泽东现在,正在周家釜附近了。”
蒋介石闻言,激动地说:“那就先不撤兵,既然找到了毛泽东,尽快生擒毛贼,你估计大约多久?”听到不撤兵后,胡宗南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表示道:“需要一个半月左右。”想起这些日子的败仗,蒋介石犹豫道:“你是否有把握?”胡宗南坚定地给出同样的回复:“有把握。”
这个时候没把握也得有把握,蒋介石已经对他产生不满了,若是无法将功赎罪,恐怕之后回去难以受到重用。为了将来的事业,胡宗南咬牙,让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带着四个半旅,朝着中共指挥部驻地进发。
此战事关整个国共战场,胡宗南对刘戡要求很严格,在瓢泼大雨中,第二十九军在两日之内就横跨了一百七十里地,可谓是到达极限了。但他们并不知道,毛泽东在一天前就冒雨离开了驻地。
没有后顾之忧,解放军与二十九军竭力拼杀,又创下一胜绩。国民军再一次全军覆没,军长刘戡在被俘前自戕身亡。胡宗南收到消息后,当即站立不稳,差点晕倒,悲痛地在日记里留下“痛心至极”四个字。
随着毛泽东成功渡过黄河,蒋介石的如意算盘算是彻底落空,攻克陕北损失惨重,实绩全无,还不如撤退!对于胡宗南三番四次的失利,蒋介石很失望,而此前被胡宗南抢了风头的军官们则趁机奚落。一时间蒋介石对胡宗南大为不满,认为他是太过自满导致陕北战败。
图|胡宗南(左)
胡宗南回去后,的确受到了冷落,但此时蒋介石只是想晾一晾他,打压一下他的气焰,心底对他还没有彻底放弃。真正让蒋介石放弃胡宗南,是在国民党退居台湾后,他命令胡宗南和宋希濂守住大西南之时。
这时的国民军已经无法与解放军抗衡了,胡宗南带兵镇守西南十分困难,他便向蒋介石请求,进入缅甸,从境外绕到成都进攻共军。胡宗南的这个请求十分合理,因为那时固守西南有九成可能被解放军包围。但他万万没想到蒋介石居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就在胡宗南发出电报的前一晚,蒋介石收到了来自张治中的一封信,信中提及胡宗南身边的“共匪”熊向晖。看完信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他竟不知胡宗南身边有过一个“匪贼”!这么重要的事胡宗南居然不告诉他?
蒋介石对于胡宗南隐瞒消息的行为极度不满,怀疑他有起义之心,对中共态度暧昧。而此时胡宗南发电要求撤退,更是触了霉头,蒋介石想也不想就拒绝了申请,怒吼道:“这不正是他将功赎罪的好机会?居然还想撤退!”
随后,胡宗南又申请了三次,总共四次请求,蒋介石统统拒绝,他还严词命令道:“此战谁都不能退!西南在你们在,西南守不住那就为党捐躯!”此话一出,可以确定蒋介石是彻底放弃这位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了,胡宗南的结局也从此刻注定了。
胡宗南战败回到台湾后,自知理亏,也不敢求情,只想要一两个闲职,但刚就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就遭到了弹劾。在蒋介石的默认下,胡宗南很快就被排出国民党政权中心,之后自己组织的“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也被别人抢走,接连不顺。
待到头发花白时,蒋介石念在他跟了自己几十年,便任命胡宗南担任澎湖列岛防卫司令官,之后也把总统府战略顾问的位置还给他,好让他颐养天年。但胡宗南却十分低落,于1962年病逝台北,临走前一直郁郁寡欢。
胡宗南这一生其实有很多次机会改变命运,光是周恩来就曾三次劝说他转投阵营。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局更是派遣曾经的国民党军官张潜面见胡宗南,呼吁他起义回大陆,但胡宗南一心记着蒋介石对他的提拔之情,拒绝道:“士为知己者死。”
胡宗南对蒋介石有着盲目的个人崇拜,但蒋介石却并不全心信任他。他后半生的不得志,也多是因为这位知己。不知道多年后,胡宗南是否还保存着当初那份信任?如果重新来过,国共两党他会如何选择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