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上长江流域的移民浪潮有何渊源?日前,“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四省一市家谱文化展”在武汉揭幕,展出鄂湘赣川渝五省份收藏的重要家谱展品,呈现了长江流域的家谱文化与迁徙记忆。
“元明清以来,从‘江西填湖广’到‘湖广填四川’的东西方向移民,深入促进了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湖北省图书馆方志馆助理馆员汪禹说。
展品之一明代官员包汝楫《南中纪闻》记载:“海内旷土总不如湖广之多,湖广真广哉!”写出了明清时期湖北、湖南因土旷人稀,成为东西南北交流的“大熔炉”。
展览中,家谱的一支一脉,为移民文化提供了佐证。记者看到,展出的多部古籍、宗谱中不乏地域迁徙方面的记载。比如,湖北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木活字本《周氏宗谱》中记载的“瓦屑坝”,正是民谣“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中所指的地点,也是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大移民的重要集散地。
瓦屑坝是如今鄱阳湖流域的一个古老渡口,这里的水路辽阔,当年南方移民沿河而走,逐水而居,在迁徙路途中从鄱阳湖集结,沿水路迁往鄂、皖等省,汪禹说。
而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浪潮中,众多家庭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进入四川谋生,其中以湖北、湖南人口最多。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光绪九年刻本《牟氏宗谱》不分卷,记载了其始祖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北迁至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史实,是这段历史的佐证之一。
国家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王晓东说,如此广阔时空内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不仅加速了各地域文化的融合交汇,也加速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
据了解,湖北省图书馆已连续举办15届晒谱活动。除了饱览长江文明,来逛展的读者还可现场打卡集章,参与镌刻姓氏印记等互动活动,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记者喻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