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联帮为什么这么出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精神领袖陈启礼。
这位大佬不仅在黑道上叱咤风云,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特点——他坚决反对台湾独立,支持两岸统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启礼就放出豪言:"我宁愿被共产党管着,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这番话在当时的台湾可是惊天动地。
你是不是很好奇,陈启礼为什么会成为黑帮老大?又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政治立场?
从眷村少年到黑道大佬
陈启礼6岁那年,他随父母从四川广安来到台湾,定居台北眷村。作为"外省人",年幼的陈启礼在学校里经常遭到本地学生的欺负。
为了自保,他开始学习打架,逐渐成为学校里的"打架高手"。12岁时,陈启礼加入了中和帮,正式踏上黑道之路。
1956年,中和帮改组为竹联帮。陈启礼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拳脚,很快在帮派中崭露头角。
有一次,在永和河堤的竹林边,陈启礼以一敌十,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声名鹊起。
因为不会游泳,他被戏称为"旱鸭子",后来改叫"鸭霸子",成为他在黑道上的响亮绰号。
1962年,台湾黑道格局迎来巨变。曾经叱咤风云的四海帮因遭到官方严厉打击而陷入内部动荡。
陈启礼抓住时机,带领竹联帮成员展开大规模行动,占领了四海帮的地盘。这一举动让竹联帮的势力大增,也让陈启礼在帮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1968年7月的一个闷热夜晚,陈启礼在台北中山北路一家西餐厅与对头牛埔帮发生冲突。
当时,牛埔帮出动近百人围攻,而陈启礼这边只有十几个兄弟。
但在陈启礼的带领下,竹联帮的人奋勇杀敌,从林森北路一路打到路尾,最终以少胜多。这场惊天动地的火拼,让陈启礼的威名传遍台北地下世界。
随后,竹联帮召开重组会议,推举陈启礼为总堂主。在他的领导下,竹联帮开创了"商业保护"模式,向当地工地、商户收取保护费。
他们收费虽高,但做事尽责。有一次,竹联帮向一个工地收取30万元保护费。之后,其他帮派上门滋事,竹联帮立即出面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竹联帮在台北站稳脚跟,声名远播。
然而,树大招风。1970年,竹联帮成员陈仁卷走60万帮会资金叛逃,并寻求警方保护。
陈启礼下令处置叛徒,结果在警察面前将陈仁当场刺死。这一举动震惊台湾社会,陈启礼也因此锒铛入狱。
政治的“夜壶”
1976年,陈启礼刑满释放,重返自由。然而,这次出狱并非终点,而是他人生另一段复杂旅程的开始。
国民党当局看中了陈启礼在黑道的影响力,开始与他秘密接触。在一系列隐秘的会面后,陈启礼被吸纳为台湾情报局的秘密特工,代号730063。
就这样,这位黑道大佬摇身一变,成为了台湾当局的暗中棋子。
陈启礼凭借其在地下世界的人脉和资源,为情报局完成了多项秘密任务。然而,1984年的一桩命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年,美籍华裔作家江南(本名刘宜良)出版了《蒋经国传》,书中揭露了蒋家父子的诸多不为人知的秘闻。
这本书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蒋经国震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除掉江南。陈启礼接到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10月,陈启礼带着两名得力手下秘密潜入美国旧金山。他们租下一间普通公寓,开始对江南的生活规律进行细致观察。经过半个月的跟踪,他们发现江南每天清晨都会去车库热车。
陈启礼带着两名手下潜入江南家中。他们躲在车库里,等待江南出现。
当江南走进车库准备开车时,陈启礼一声令下,两名手下冲上前去,对着江南连开数枪。江南当场倒地身亡,陈启礼等人迅速逃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