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穿越百年、贯穿四代,泰国富豪谢氏家族深耕细作,打造出年销售额近千亿美元的正大集团。
上世纪20年代,正大集团在泰籍华人谢易初兄弟手中萌芽,饮水思源,谢氏家族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正大集团成为中国外商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领域最多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并随着中国的繁荣富强而壮大。
有意思的是,虽然旗下资产庞大,但正大集团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直接涉足却并不深,其目前仅拥有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
但通过各种参股的方式,谢氏家族却又在方方面面参与着国内资本市场,不少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着正大集团的影子,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如金融领域中国平安、中信集团等。
目前,谢氏家族的权力过渡,已经来到了第四代,其重要的大健康板块代表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由谢其润、谢承润姐弟掌管。其深耕中国创新药市场,从业绩来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58.7亿元、30.2亿元。
不过,根据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24年泰国富豪榜》,蝉联泰国首富宝座十余年的谢氏家族退居第二,财富从340亿美元缩水至290亿美元。
又是一轮权力交接,新一代能否带领正大集团延续辉煌?
饮水思源,重仓中国
正大集团,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上世纪末在央视播出的《正大综艺》,这一“爆款”节目正是正大集团传媒板块的重要象征。
正大集团是一家来自泰国的财团,其创始人谢易初祖籍广东潮汕。上世纪20年代,谢易初带着8块银元前往泰国淘金,他擅长农业,便在泰国卖起了潮汕菜籽,不久后在曼谷开了一家名为“正大庄”的店铺,并喊来胞弟谢少飞、族叔谢庆林一起来做事,正大集团由此萌芽。谢易初也有了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谢国民四个孩子。
谢国民是谢氏家族第二代核心。他出生于1939年,11岁时,谢易初将他送回中国读书。等他回到泰国时,由叔叔谢少飞主理的正大庄,已经在哥哥谢正民的建议下,变得规模化、正规化,变身正大集团,并进军了饲料产业,开始农业领域的布局。经过数年历练,谢国民从二哥谢大民手中接过总经理一职,并接手家族核心的饲料业务。
在谢国民的领导下,正大集团从一个单纯的家族企业,变得更加现代化。他邀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经营,并定下了一条规矩——不准家族子弟进入公司的核心业务农牧行业。
1969年,谢国民成为正大集团的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正大集团飞速发展,1987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彼时,中国打开大门引进外资,已经八十多岁的谢易初仍然心系祖国,正大集团成了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正大集团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到1998年,正大饲料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10%。谢国民还想到了一个“正大模式”,即“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模式,这样,农民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银行的低息贷款,低成本地发展现代化养殖场,还有人将正大集团视为中国农牧业的“黄埔军校”。
除了核心的农牧领域,正大集团拥有正大饲料、正大食品、正大种子等;在批发零售领域,正大集团打造了卜蜂莲花、正大优鲜、正大餐饮、正大电商等多种业态;地产领域,拥有“正大广场”“正大乐城”“正大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工业领域,打造了易初工业;金融领域,先后入股平安集团和中信集团。
在中国市场,截至目前,正大集团设立了600多家企业,下属企业遍布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近10万人,2023年总营业额18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外商投资规模最大、投资领域最多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
四代接力,稳健发展
深耕中国,谢氏家族二代成功做大做强,如今,正大集团已成为横跨农牧食品、批发零售、电信电视、金融、地产、制药、机械等10多个领域的庞然大物。
如此庞大的集团,谢国民对于接班的态度也十分谨慎。他认为不论长幼,能者接班,这也导致,他对后代的教育,像父亲对自己一样严厉。他曾说:“应当把孩子放在师傅的脚边,而不是让他们立刻做老板。”
由于谢国民定下的“不让子女进入核心产业”的规定,谢氏家族的三代们,必须去开辟新的领域,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谢国民长子谢吉人开辟金融、地产,次子谢汉人负责连锁超市,且主要在中国发展,小儿子谢镕仁从事电讯业。
其中,次子负责的连锁超市——卜蜂莲花,曾被集团寄予厚望,并于1981年上市,然而卜蜂莲花的发展并不如意,2008年谢国民长子谢吉人接手卜蜂莲花,谢汉人选择离开正大集团核心。可惜的是,时过境迁,虽然努力挣扎近四十年,2019年,卜蜂莲花仍然退市了。
2017年,正大集团再度进行了权力过渡。谢国民卸任董事长和CEO的职务,长子谢吉人接任集团董事长一职,三子谢镕仁接任集团CEO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谢国民的子女,大哥谢正民的下一代,也为正大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大集团在中国的另一个增长板块——中国生物制药,正是谢正民的长子谢炳一手创办。
目前,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拥有正大天晴、北京泰德制药、江苏正大清江制药等子公司,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最早以肝病、心脑血管用药起家,当下主要有抗肿瘤药、肝病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外科/镇痛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几大板块。
目前,中国生物制药也进行了第四代的权力更迭,其如今由谢炳子女掌管,谢其润、谢承润姐弟分别担任董事长、CEO。
中国生物制药也沿用了谢氏家族的管理经营分离制度,聘请了曾经的摩根大通中国董事长、瑞银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有消息称,其年薪近5000万元。
在李一的任职期间,和许多药企相同,中国生物制药曾大幅并购,如通过海外子公司invoX收购比利时呼吸道吸入制剂公司Softhale,mRNA疫苗公司pHion多数股权,并在2020年入股了科兴中维。受益新冠疫苗红利,2022年,中国生物制药曾大赚146.1亿元。
深耕中国市场的中国生物制药也受到集采的影响,利润一度大幅下滑,为此,公司向创新药转型,并开始“瘦身”,剥离非核心业务。2023年10月起,公司先后剥离了正大通用、苏州天晴、连云港正大天晴、浙江天晴等代表着普药及商业流动业务的资产。
8月13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7亿元、30.2亿元、15.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1.1%、139.7%、14%。
上半年,公司仿制药、创新产品收入分别为97.4亿元、6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4.8%,后者占总营收比重已经达到38.62%。报告期,公司有4款创新产品获批,其中三个为1类新药。
不过,上半年净利翻倍主要原因在于出售正大青岛股权。该交易对价18.19亿元,中国生物制药从中录得收益17.1亿元。
接下来,创新药能否引领中国生物制药增长,值得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