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于金山、成于同体——2024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16日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开幕,百余名知名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立足壤塘县丰富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共话高原牧区新质生产力培育。
开幕式现场,彩旗飘扬,传统的音乐声悠扬回荡。舞台上,精彩的歌舞表演展现着壤巴拉独特的文化魅力,舞者们用灵动的身姿和热情的笑容,向人们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与牦牛绒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牦牛绒,这一珍贵的资源,不仅是壤巴拉的物质财富,更是这里的文化符号。牦牛绒作为藏族重要的传统手工艺材料,其相关技艺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牦牛绒及其制作技艺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重视。例如,青海藏族黑牦牛帐篷制作技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并于2020年12月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加牙藏毯,作为使用牦牛绒等原材料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过此次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牦牛绒的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认可。同时,牦牛绒的传承与创新也得到了时尚界和设计界的高度关注,为这一传统材料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文化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来自各地的商家、游客与当地的牧民们相聚一堂,共同探讨牦牛绒产业的发展前景,为壤巴拉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四川省壤塘县,这个曾经或许不为人熟知的地方,如今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文化产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深知,自身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是一座亟待开采的宝藏。于是,他们不再让那些珍贵的文化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传承与保护之中,而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将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这里,古老的技艺被重新唤醒,传统的艺术形式经过现代的包装与推广,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精美的唐卡、独具特色的藏戏、巧夺天工的民间手工艺品......这些原本只在当地流传的文化瑰宝,如今成为了备受青睐的商品。
壤塘县的实践告诉我们,文化并非孤立的存在,当与产业有机结合,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能够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的举办,为传承和发展非遗提供了平台,也为当地农牧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展示了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新活力和新价值。
来源/四川非遗
编辑/黄方力
二审/陈学军
审核/鲁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