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人们总觉得技术是西方好,说起封锁都觉得是老美封锁我们。
但这也并非绝对,在一个领域,我国就将美国阻拦了15年,以至于美国现在仍和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差距。
这便是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制造。让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是陈创天。
从无到有的理论突破
非线性光学晶体,一种用在激光器上的关键材料。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一片,不要说技术和产品,就是理论也是几乎是零。
但没有这种产品又不行,它可以改变激光波长,拓展激光器工作时的作用范围。在现代科技领域,这一产品不能没有也不能不进行研究。可国内此前没有这种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更是达到了几十年之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创天当年大学刚毕业,就有幸进入了这一领域。研究团队的领头人是化学家卢嘉锡,陈创天在团队里,主要负责理论上的创建和突破。
说好听一点是研究,可当时国内没有任何科研设备,连用于复杂计算的大型计算机都没有。再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研环境又不好,社会整体都是闹哄哄的,卢嘉锡也担心年轻的陈创天静不下心来。
但老前辈还是低估了这个年轻人的毅力,没有计算机就全部用手算,别的同事静不下心来,陈创天则天天钻实验室和图书馆。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之下,光是计算用的稿纸就堆满了整间屋子。而陈创天不但找到了突破口,更是提出了全新的理论——“阴离子基团理论”。
1976年,全新理论的出现,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的基础。从那之后,陈创天的研究飞速发展,他自己也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理论已逐步追上并超越国外了。
此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发是仿制国外,之后根据新理论有了全新的产品,而且人力和资源也得到了节约。
陈创天成了该领域的开创者,并且让我国很快又成为了主导者。
超越美国和世界
起初,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理论和产品有多厉害。当年我们还怀着虚心的心理,参加了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那是1986年,会议的举办地在旧金山,参会的陈创天宣布了我们的新研制成果——晶体低温相偏硼酸钡。
结果刚公布,整个会场似乎陷入了某种骚乱。平时矜持严肃的科学家,在现场都奔向了陈创天,以至于会议不得不临时中断。
主办地的美国人更是无语,他们在这一领域多年来一直是领先者,怎么中国突然冒了出来?尤其是这个叫陈创天的,过去连听都没听说过的。
美国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先是怀疑我们的研究是否真实。但经过专家的再三确认后,中国的理论和产品确实是真的。
这下美国人是真坐不住了,一场专门针对此事的会议召开了。会上,从政客到科学家还是无法相信,落后的中国怎么会超过自己,这一领域不是美国的主场吗?不该是美国的科学家引领创新的吗?
但不管美国人如何反思,木已成舟他们在该领域已经落后了。而且,后来的事实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陈创天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的理论此后再次取得了突破,而且新理论又带动了新研制产品——三硼酸锂晶体的出现。
局面对美国人来说变得更加不友好。以前他们的产品领先,其他国家有需求,都是从美国购买。
如今我国的产品领先了,走向国际市场仅仅是时间问题。
我们也能对美国技术封锁
陈创天的研究市场应用很广,但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并没有像现在的西方那样,动辄就搞技术封锁。
其他国家有需求,我们会以市场价卖给他们。而这种像小石头一样的晶体,单块的价格就达到了几万美元,绝对比黄金和钻石值钱。
然而我们对西方平等相待,西方国家却另有图谋。由于这种产品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美国等西方国家又没有取得突破,进而他们就从我国大量购买并囤积,甚至直接用在了军事领域。
这样的局面,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的头几年。眼看西方国家得了便宜还卖乖,关键是我们也逐步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于是便在随后转变了态度。
从2007年开始,我国禁止了这一领域相关产品的出口。在这之前,陈创天带领团队,又找到了氟代硼铍酸钾晶体。
美国人这下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我们居然也敢实施技术封锁。西方的舆论开始喧嚣起来,有的说我们把技术藏起来了,有的指责我们不该这么干。
总之说什么话的人都有,西方国家更是频频向陈创天抛出橄榄枝,他们想花钱买陈创天的技术,有些研究机构和大学,也想让陈创天过去。
但不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开出什么条件,陈创天都是一口回绝。他如果想要更多的钱,当初何必坐冷板凳去研究这一领域呢。
眼看无法说动陈创天,中国又不给技术,美国人彻底傻眼。没办法,西方国家只能自行研制和追赶。
多年来,这些一直高傲的西方人,也终于体验了一把落后和追赶他人是什么滋味。
此前有消息说,美国在2009年取得了一定进展,当时的他们可谓喜极而泣,以为总算突破中国的封锁了。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陈创天以及我国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他们好不容易追赶上来的进度,又被我国轻易赶超了。
这时候的美国人不得不承认,在这一领域拉开的差距,恐怕是很难追上了。
而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项成就,全仰赖陈创天多年的研究以及执着。
突破和赶超需要执着和踏实
没有执着,恐怕就没有陈创天后来的辉煌。要知道,当年他在北大学的是理论物理,跟后来的研究相关度不是太大。
但陈创天是一个踏实而执着的人,毕业之后跟随卢嘉锡,他又转向了理论化学的学习。这种多领域知识的储备,为他后来的突破打下了基础。
从始至终,陈创天并没有焦虑,而是一直在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钻研。这种特质,在他后来取得成就后依旧保持着。
他的研究有了系统的理论,而后又从理论变成了技术和真正的实践。至此,一位真正的材料科学家诞生了。
很多科学家,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成就后便会止步。陈创天则不同,他的研究从年轻的时候到年老,一直没有停止。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里,他给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去踏实做事,而不是说虚无缥缈的话。
为此,他还经常给学生打比方,说实事求是的科研就像画老虎,而不是在画钟馗。
因为老虎是真实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画起来有显实参照。钟馗是虚构的形象,如果做科研也陷入虚无缥缈的思维里,那就会一事无成。
陈创天所说的心态,也正是科研人员应该秉承的精神。因为科学研究不同于其他领域,在理论创建和构筑过程中,可能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是没有脚踏实地做事的毅力,就不会像陈创天这样,年轻的时候长时间坐冷板凳。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毅力和勇气,做起事情来就不会被短期的目标乃至利益所蒙蔽。
有了长远的目标,内心就不会再起伏不定,更不会像现在的年轻人这样,动不动就失眠和焦虑。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就能有多大,关键要看他有没有坐下来的定力。
正因为执着和踏实,所以陈创天对那些年纪轻轻,就光想着发表多少论文的学生并不看好。他一再告诫自己的学生,成果不能用多少篇文章去衡量,要用能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去衡量。
陈创天的一生,正是一直遵循着这样的思路,才能让我们在非光学晶体领域,不但赶超了美国,而且还对其实施了技术封锁。
所以说,一个国家要想在某领域有底气,就必须得在该领域的研究上有绝对的技术才行。
结语
如今,陈老已经去世6年了,但是他生前开创的事业,他构建起来的理论,依然让我国在这一领域处在绝对的前列。
比如在去年,我国又公布了在该领域发展的新产品。不管是理论还是应用实践,没有哪个国家能撼动我们的地位。
换言之,技术的进步,乃至能轻松对他国展开技术封锁,全部要靠我们自己去构建理论。
陈创天生前工作的科研单位,以及该科研机构下属的晶体供应企业,目前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着80%以上的份额。
所以说这就是底气,这就是真正的技术把控优势。未来,我们应该对西方继续保持这样的优势。尤其还要将陈创天的科研精神和态度,延续和传递到更大的科研领域。
只有当我们的技术超越越来越多,对西方和美国实施技术封锁才能更轻松。
信息来源:
《陈创天:“中国牌”晶体的开拓者》 科学网 2022年5月12日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 可高效实现激光变频》 新华网 2023年7月15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