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蚊子一年“杀死”72万人!人类选择生产更多蚊子……

0
分享至

今年5月以来,登革热进入流行季,广州已陆续报告多例本地和输入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这类蚊媒疾病还有疟疾、黄热病、丝虫病、寨卡病毒病等等。自从科学家发现蚊子会传播疾病,人类开始利用各种手段消灭蚊子。人类和蚊子的“战争”一触即发,持续至今。

小小的蚊子为何如此凶险又难以消灭?在这场斗争中,人类的赢面有多大?

被蚊子咬很烦?恐龙可能也这么想

蚊子是地球上一种十分古老的生物。据2023年12月4日《当代生物学》杂志刊发的论文,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

而蚊子的起源时间可能更早。根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科学家推测其应该起源于三叠纪(约2.5亿-2.01亿年前)。

琥珀化石精美地保存了两只白垩纪蚊子的精细解剖结构,这两只雄蚊均保存了特有的吸血口器。

为这些标本提供血食的动物有很多:从恐龙到被称为翼龙的飞行爬行动物,再到其他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以想象,在1.3亿年前,恼人的蚊子很可能已经成群结队围绕在庞大的恐龙身边随时伺机吸血了

相比于蚊子上亿年的进化历程,人类目前还是“地球online”的新玩家,人类血液并没有进入大部分蚊子的食谱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蚊子3600多种,中国已发现370余种,而其中能吸人血传播疾病的医学蚊虫只有十几种。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这三种: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主要传播登革热等病毒疾病;致倦库蚊,喜欢在污水的环境中生活,会传播班氏丝虫病等疾病;中华按蚊,是疟疾传播的“罪魁祸首”,在我国广泛分布。

这三种蚊子很好区分:“花蚊子”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大家去野外玩的时候经常能发现;而库蚊和按蚊主要在晚上活动,由于它们喜欢待在家里,也被称为“家蚊”,睡觉时在你耳边嗡嗡不停的通常是这两种。

吸你血的蚊子都是雌蚊,它的“作案工具”不是“一根针”而是“六根针”。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吸食血液促进体内卵的成熟,它们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而雄性只吸食植物的汁液。

蚊子口针解剖结构示意图。图据相关论文,由博物翻译

一般来说,每年5月-10月都是蚊子肆虐的季节,蚊子活跃的高峰期大致在6月-9月,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蚊子就会停止繁殖。

蚊子:“头号致命杀手”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对蚊子这种动物没什么好感。进入夏天后,一不注意就会被蚊子盯上并叮上,随后便是红肿的大包和难以忍受的瘙痒。

而蚊子带给人类的危机远不止这些短暂的不舒服。蚊子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动物之一,它每天造成的死亡人数比鲨鱼100年来杀死的人还要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72.5万人因蚊子叮咬而死亡。更确切地说,是死于蚊子携带的病原体。

古代人类就发现湿热的地方盛行恶性传染病,由于不清楚原理,我国历史上常记载南方有“瘴气”。到近现代人们才发现,湿热地区适合蚊子繁殖,导致蚊媒传染病盛行。

蚊子本身并不会产生病原体,而是病原体的“搬运工”。蚊媒疾病主要通过“患者→蚊子→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登革热传播途径。图据北京疾控中心

当蚊子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时,病原体随着血液进入蚊子体内。此时病原体并不能直接感染下一个被叮的人,而是需要在蚊子体内发育成熟、增殖,再迁移到蚊子的唾液腺中。这时,当这只蚊子再次叮咬新的宿主,病原体才能随蚊子的唾液注入到新宿主体内,完成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病原体只能在特定种类的蚊子体内发育成熟、并具有传播性。比如,登革热病毒只能由伊蚊传播,如果被库蚊或按蚊吸入体内,则无法传播。

抗疟拉开灭蚊战序幕

疟疾(我国俗称“打摆子”)是所有蚊媒疾病中“杀人”最多的一种,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据WHO数据,2022年,全球疟疾病例总数约为2.49亿例,仍然非常惊人。

1897年8月20日,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首次发现雌蚊是疟疾传播的媒介,因此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纳德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对抗疟疾的好方法:别让蚊子叮你!

为了提醒蚊子在疾病传播中担任的重要角色,人们将每年的8月20日定为世界蚊子日。由此,人类针对蚊子的斗争愈演愈烈。

  • “坚壁清野”

蚊子有一个避不开的弱点:需要在较平静的淡水中产卵。于是人类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坚壁清野”,即尽可能清除人类生活范围内蚊子繁殖所需的水源,比如城市中的积水、附近的水塘和沼泽等。

许多国家都曾通过这种方式阻碍蚊子繁殖,以控制疾病传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显示,上世纪初,疟疾在美国南部极为流行,政府通过一系列排水和土地改良工程,减少按蚊的繁殖地,显著减少了疟疾发病率。意大利也曾通过抽干沼泽、建造堤坝,显著降低了疟疾发病率。

我国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是爱国卫生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实际上,防控蚊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动员人人参与,减少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积水,断蚊子“生路”。

城市中的卫生标语。

  • 化学武器

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发现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可以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农作物害虫。二战末期,DDT开始大量应用,效果斐然。WHO认为,仅就杀灭蚊子防止疟疾而言,DDT就挽救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

然而,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打破了DDT的神话。这种广谱杀虫剂的使用,伴随着无辜的昆虫动物被误伤,还造成了环境污染。DDT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发现具有生物富集性,一旦进入生物链,会对链条上所有生物带来严重危害,包括人类。

随后,DDT被逐渐停用。失去这一“大杀器”后,尽管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寻找更针对蚊子且环境友好的杀虫剂,但很难重现DDT的效果,疟疾迅速在非洲等地反弹。

面对严峻的形势,2006年,WHO宣布重新提倡使用DDT抗击疟疾,不过仅在室内使用。

  • 物理防护

相信国内很多人小时候对卧室的印象,就是蚊帐、纱窗、纱门,这些都是低成本但有效的防蚊装备。

1980年代,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广泛尝试使用药浸蚊帐来预防疟疾的国家之一,这种蚊帐在防蚊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杀蚊,事半功倍。到1988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分发了240多万顶蚊帐,有效控制了疟疾传播。

20世纪60年代的卫生宣传画。

人蚊之战进入新阶段,科学家尝试给蚊子“绝育”

然而,是生物就会有进化。已在地球上生存上亿年的蚊子,作为人类的“前辈”,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常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蚊子的寿命只有几个月,拥有庞大的数量;而其基因组十分复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转移等方式产生新的性状和功能。这些特性,让人类无论施加何种压力,蚊子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化出相应的“武器”来对抗。

比如人类医学中的通用难题:抗药性。过去非常有效的灭蚊剂,包括DDT,现在的蚊子都开始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再比如,原本在晚上活动的按蚊,如今渐渐会在黄昏时出没,而这时人们还没有睡觉,蚊帐的防治效果会下降。

不过,人类也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对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IT)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相对先进的防治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昆虫不育技术,顾名思义是让昆虫无法产生后代。在灭蚊的具体实践中,科学家们通过建立蚊子工厂,生产、释放大量不育的雄性蚊子,使其与野生雌性蚊子交配,它们产的卵无法孵化,最终减少蚊子种群的数量。

一只绝育的雄性白纹伊蚊(左下)正在和野生雌性白纹伊蚊(左上)交配。图据健康报

按人们的预想,和传统化学灭蚊剂相比,这种做法不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他生物,不会产生抗药性,有可能实现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

那么,如何让雄蚊不育呢?科学家首先想到了辐射

美国农业部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佛罗里达州释放了近33万只雄性蚊子,这些雄蚊子用的就是辐射绝育法。强辐射使蚊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断裂,精子存在严重缺陷,交配后的受精卵会无法正常分裂发育。

然而这批蚊子投放后,效果并不好。原来,辐射虽然绝育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伤害了其他体细胞,导致经过“绝育”的雄蚊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竞争不过野外的雄蚊,无法获得与雌蚊的交配机会。

后来,科学家们对辐射的种类、强度和时间进一步筛选,优化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目前仍有实验室继续辐射绝育法的研究,并在区域内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我国中山大学的张东京研究团队,对雄蚊进行辐照绝育,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放飞。据介绍,近3年来,该团队累计放飞了近3000万只绝育雄蚊,长期实验效果显著。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科研团队在该校广州校区北校园放飞经辐照绝育的雄性白纹伊蚊。图据健康报

让蚊子不育的方法不止一种。1967年,科学家发现了沃尔巴克氏体能诱导蚊子种群产生细胞质不相容性(CI)。由于当时技术局限,真正的应用要等到新世纪后。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经卵传播的内共生菌,存在于超过60%的昆虫中(包括不少农业害虫和疾病传播媒介)。携带不同型别沃尔巴克氏体的雌雄昆虫交配后产生的卵不发育,就好比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如果携带A型的精子遇到携带B型的卵子,它们互相不认识,细胞质无法结合,导致蚊子胚胎在早期死亡。于是,研究人员使雄蚊感染新型的沃尔巴克氏体,这样和携带本地野生型沃尔巴克氏体的雌蚊交配产的卵不育。

原理图示。感染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和携带野生沃尔巴克氏体的雌蚊,交配产的卵不育。

这种方法的关键问题是雌雄筛选。因为一旦雌蚊也感染上新型沃尔巴克氏体,并在野生种群中传播,那么这把锁就会渐渐失效。然而,目前分离雌雄蚊子的主要方法是依据个体大小的物理分离法,效率不够高,也不能100%保证将雌蚊挑出。

按照雌雄蚊子头胸尺度的不同,工作人员通过自制的分离器来隔离出雄蚊蛹。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我国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小有成就,中山大学的奚志勇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双保险的蚊子绝育办法。他们结合了上述两种改造方法,给感染新型沃尔巴克氏体后的蚊子幼虫照射低剂量辐射,这种辐射既可以破坏漏筛的雌蚊卵巢,也不会造成雄蚊体细胞遭受破坏。

2015年起,奚志勇团队分别在广州市南沙区沙仔岛、番禺区大刀沙岛上开展试点,经过2-3年的持续释放,每年野生蚊平均减少83%-94%,且在长达6周内都侦测不到任何蚊子,当地蚊子种群被基本消除。经过多年的“以蚊治蚊”,原来饱受蚊子困扰的广州岛上村民,已不需蚊帐就能安然入睡。

一群成熟的携带新型沃尔巴克氏体的白纹伊蚊雄蚊,等待被释放。南都记者 马强 实习生 肖睿弘 摄

等待释放的一罐罐雄蚊,每罐大约500只。南都记者 马强 实习生 肖睿弘 摄

另一种尝试:让蚊子“变性”

由于叮人的只有雌蚊子,科学家们打起了让蚊子“变性”的主意。

大家在中学生物中都学过性染色体XY,蚊子也有性染色体,不过让蚊子发育成雄性的不是Y染色体本身,然而Y染色体上的一段雄性决定基因。2015年,通过对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海量基因的测序和筛查,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伊蚊的雄性决定基因——Nix基因

实验显示,将Nix基因插入到雌性可遗传的染色体区域,就能将雌性转化为可生育的雄性,而这些经过基因修改的雌蚊,在实验室的数代繁育过程中,都稳定表现出雄性性征。这意味着变性蚊子的特征能够在后代中稳定传递。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蚊媒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注射针管,把含有雄性决定基因的转基因载体注入一排排蚊卵内。针管(左)与蚊卵(右)之间的圆形物质是转基因载体。图据健康报

研究人员预期,释放大量经过基因编辑的“变性蚊”后,它们产生的后代中雄性多、雌性少,经过多代繁殖后,雌雄比例失衡导致蚊子种群崩溃。目前这项技术还在研究中。

不过,上述三种方法有一个共同问题:需要释放大量的改造蚊子,才能让足够的野外蚊子与改造蚊子交配,以保证效果。以在广州的试点为例,他们释放的“绝育”雄蚊子和野外雄蚊子的比例至少要达到5:1,这对蚊子工厂的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现在他们的蚊子工厂单个车间每周的产能达到了50万-60万只,所有车间同时开工,每年能够生产3.6亿只“绝育”蚊子。

而这意味着,需要持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杀不死蚊子,不如让它们“变强”?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基因驱动。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亲代的遗传信息只能被子代继承一半,但通过这种新型基因改造技术,能让特定DNA片段被所有后代继承,从而让特定DNA在种群中传播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基因驱动技术,让Nix基因迅速在野外扩散开,大大提升改造蚊子种群性别比例的效率。不过在实践中,暂时未能实现这种理想状态。

也许再高超的生物技术,都难以对抗自然进化的洪流。有科学家直言,人类想彻底消灭蚊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有些研究团队开始“另辟蹊径”,研究如何增强蚊子的“抵抗力”。因为夺走人类生命的不是蚊子本身,而是蚊子带来的传染病,如果让蚊子“变强”到足以抵抗、甚至消灭那些致命的病原体,它们就不会再传染给人类。

有研究团队也选择使用基因驱动技术,但导入的不是Nix基因,而是能翻译出延缓寄生虫发育小蛋白质的特定基因,从而阻断疟疾传播。

我国有研究团队在云南地区的蚊子体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共生菌,在蚊子吸血后会产生一种杀灭疟原虫的脂肪酶,相当于是蚊子的益生菌。目前,我们的科学家已经在非洲开展应用研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全年都是按蚊的繁殖季节。图据WHO

怎样才能“不招蚊子”?

这些年来,蚊媒疾病的流行趋势也发生了变化。尽管疟疾仍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传染病之一,但随着各国对疟疾防治的重视,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其中包括中国。

与此同时,与疟疾同样古老的疾病——登革热,曾经流行范围较小,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成为一种迅速上升的传染病。在中国,登革热已经取代疟疾成为头号蚊媒传染病。而且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来治疗。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掉以轻心,学习一些防蚊小知识很有必要。

  • 蚊子如何挑选猎物

坊间总流传着O型血的人更容易被咬,实际上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有确切研究结果的是,蚊子有很多感受器,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和热量感受器。

新陈代谢快的人(如孕妇、孩子、运动员),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更容易被蚊子发现;

人的分泌物中有氨基酸、乳酸等,与汗液形成胺类物质,会产生一定气味,出汗多或体味重的人,对蚊子而言犹如“香喷喷的饭菜”;

体温更高的人,也更容易被蚊子识别。

2022年的新研究显示,颜色也是吸引蚊子的因素之一,红色和橙色最招蚊子。不过人的肤色在吸引蚊子这件事上并不重要,避免穿吸引蚊子颜色的衣服有助减少蚊虫叮咬。

所以大家想少被蚊子咬,可以根据上述这些原理对症下药。

  • 常用驱蚊方法

前文提到的清理积水、用纱窗蚊帐,对个人防蚊来说也很适用。

个人常用的化学防蚊方法主要有两种:灭蚊和驱蚊。

电蚊香液、电蚊香片,还有传统的蚊香,都属于灭蚊,有效成分是拟除虫菊酯,能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让它们兴奋、痉挛,直至麻痹死亡。优点是对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因为用量小对环境污染也小;缺点是对猫、鱼、一些益虫也有伤害,长期重复使用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驱蚊最常用的是驱蚊液,有效成分包括避蚊胺、避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等,大家买驱蚊液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这些成分。这些成分通过干扰蚊子的嗅觉系统,让你在蚊子面前隐形,从而达到驱蚊效果。

避蚊胺大概是大家最熟知的驱蚊成分,它被认为是驱虫剂的“黄金标准”,浓度越高,驱蚊时间越长。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含10%的避蚊胺驱蚊水。

大家在喷洒驱蚊水时要注意,最好喷洒在皮肤上,而不是喷洒在衣服上,这样效果更好。

  • 被咬之后咋办?

为了能顺利地把你的血从血管里吸出来,蚊子会分泌唾液。一方面,唾液中含有麻醉成分,能减少宿主痛感,避免被宿主发现(然后被一巴掌拍死);另一方面,唾液中含有抗凝血因子,可以阻止血液凝固,更容易把血吸出来。

蚊子的唾液对人体来说是外来物质,这时候你的免疫系统会马上行动起来,释放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一个“包”,同时过量的组胺释放会刺激皮肤内神经末梢,引起瘙痒。

被一只伊蚊叮咬。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去挠它,会发出一种刺激信号,身体会觉得“哇,这个外来物质肯定很厉害”,于是释放出更多组胺,那个包会变得更大更痒了。

这时也可以用冷水冲洗、冷敷,或者用花露水、风油精,通过降低体表温度来收缩血管,从而缓解瘙痒感。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是需要去医院,医生一般会开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对蚊子包很有效。广东人喜欢去香港带的“止痒神器”无比滴,就含有抗组胺成分。

出品:南方都市报 N视频

统筹:李湘莹

整合:杨晨欢

设计:蔡沐晗

资料来源:南都此前报道、WHO、Nature、科普中国、生命时报、中国科学报、健康报、南方日报、光明网、封面新闻、北京科协、南方医科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果壳、博物、广州疾控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深圳率先实行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集中管辖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人两道坎,熬过就长寿!两坎分别是指哪年?

男人两道坎,熬过就长寿!两坎分别是指哪年?

犀利辣椒
2025-05-29 06:08:13
岳父分拆迁款没我份,我默默离开,第二天一看手机几十条未接来电

岳父分拆迁款没我份,我默默离开,第二天一看手机几十条未接来电

白云故事
2025-05-27 12:20:05
乱套了!成都女孩遇害案:凶手邻居发声 证实有病 披露更多事实

乱套了!成都女孩遇害案:凶手邻居发声 证实有病 披露更多事实

姩姩有娱呀
2025-05-29 22:47:54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那位告密者张清:众叛亲离,过得好惨

新兴网评
2024-12-11 21:02:46
被中方招生呼吁破防,鲁比奥咬牙切齿:中国留学生,一个都不放过

被中方招生呼吁破防,鲁比奥咬牙切齿:中国留学生,一个都不放过

掌青说历史
2025-05-29 16:42:42
1699元,这绝对是苹果现在最香的产品

1699元,这绝对是苹果现在最香的产品

锋潮评测
2025-05-29 12:37:16
美国对中国断供 EDA:包括新思科技、Cadence、西门子EDA

美国对中国断供 EDA:包括新思科技、Cadence、西门子EDA

云头条
2025-05-29 09:59:18
核电开启黄金十年!全球铀矿缺口达1.3亿磅  四家铀矿股或涨500%

核电开启黄金十年!全球铀矿缺口达1.3亿磅 四家铀矿股或涨500%

元芳说投资
2025-05-29 20:07:57
李敖女儿辣评马筱梅乡下人,死对头也来凑热闹 张兰一招制敌太超

李敖女儿辣评马筱梅乡下人,死对头也来凑热闹 张兰一招制敌太超

小米亚的故事
2025-05-28 15:52:25
下午5点!郑钦文冲215万奖金,主办方送“意外之喜”,CCTV5直播

下午5点!郑钦文冲215万奖金,主办方送“意外之喜”,CCTV5直播

何老师呀
2025-05-29 22:21:09
端午还未到来,怪象频出席卷全国,今年粽子为何卖不动?

端午还未到来,怪象频出席卷全国,今年粽子为何卖不动?

涵豆说娱
2025-05-29 15:22:45
家长称班级六一汇演外包被收1200:普通家庭压力大,牵头组织家长的孩子能分到重要角色,其他孩子“打酱油”

家长称班级六一汇演外包被收1200:普通家庭压力大,牵头组织家长的孩子能分到重要角色,其他孩子“打酱油”

观威海
2025-05-29 22:39:15
脾虚者,此处必有凹陷!一个方法健脾祛湿最有效!

脾虚者,此处必有凹陷!一个方法健脾祛湿最有效!

罐儿哥中医自媒体
2025-05-03 18:34:37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坐地上和小朋友合影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坐地上和小朋友合影

齐鲁壹点
2025-05-29 19:04:12
中甲又一保级球队官宣换帅,距离降级区仅4分,新帅是中甲老面孔

中甲又一保级球队官宣换帅,距离降级区仅4分,新帅是中甲老面孔

中超伪球迷
2025-05-29 23:01:20
游客称武陵山天池底部竟为304不锈钢,网友惊呆!景区:确有此事

游客称武陵山天池底部竟为304不锈钢,网友惊呆!景区:确有此事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5-28 19:09:13
足球俱乐部价值排行榜:皇马近63亿欧领跑,前10英超占6席

足球俱乐部价值排行榜:皇马近63亿欧领跑,前10英超占6席

雷速体育
2025-05-29 18:24:17
辛柏青“消失”8天后让人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 网友评价太恶毒

辛柏青“消失”8天后让人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 网友评价太恶毒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5-29 17:06:00
女子从菲律宾闹市排水道爬出,画面惊悚像恐怖电影

女子从菲律宾闹市排水道爬出,画面惊悚像恐怖电影

潇湘晨报
2025-05-29 16:08:09
孙俪亮相芭莎,造型清新出圈

孙俪亮相芭莎,造型清新出圈

述家娱记
2025-05-29 17:05:24
2025-05-30 06:39:00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55569文章数 3582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巴西检方宣布正在起诉比亚迪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纳达尔,法网,漫长告别

娱乐要闻

辛柏青沉默8天后,这些事还是发生了

财经要闻

若对等关税叫停,特朗普还能怎么加关税

科技要闻

英伟达财报炸裂 黄仁勋却叹退出中国太可惜

汽车要闻

首搭鸿蒙座舱5 岚图FREE+将于6月预售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艺术
手机
数码

死亡搁浅2暂无DLC计划 小岛: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吧

家居要闻

暖色复古 温馨小资情调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2294元起!vivo S30 Pro mini发布,小直屏开卷?

数码要闻

英伟达原生 GeForce NOW 应用登陆 Steam D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