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农业 “智”“质”并行
科创时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作为国家之根本,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字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数据测不准、炒作过多、落地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为广东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于2024年8月17日举行“数智技术赋能新质农业发展何以见其能?”观点论坛,探讨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共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出谋划策。
活动现场
此次论坛由CCF主办,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和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共同承办,YOCSEF广州副主席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YOCSEF广州副主席黄培涛(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担任执行主席,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此次论坛提供了赞助支持。论坛邀请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屠卓文教授担任特邀嘉宾,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林倞教授、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汪长城教授、广东省农科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周星星研究员与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科学系韩锴助理教授担任引导发言嘉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冯大春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黄栋副教授、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海峰担任思辨嘉宾。
YOCSEF广州往届主席谭台哲(广东工业大学)、黄栋(华南农业大学)、龙锦益(暨南大学),YOCSEF广州往届副主席孙为军(广东工业大学),优秀AC刘雷(广州科技报社),YOCSEF广州现任主席李冠彬(中山大学),YOCSEF广州现任副主席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黄培涛(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学术秘书陈俊颖(华南理工大学)、姜思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任AC委员朱鉴(广东工业大学)、曾衍瀚(广州大学)、胡建芳(中山大学)、姚恩义(华南理工大学)、刘伟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李雯霖(广东财经大学)、吴国凯(荔峰科技)、乐杰(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张帆(云米)、袁登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来自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与会嘉宾参观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农业+馆
论坛开始之前,在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陈鹏超副教授的带领下,各位嘉宾参观了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农业+馆,深入了解了光,水,温,声,微生物,材料等因素对农业的多方面作用,并探讨了数智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程度。通过这次参观,各位嘉宾对农业与AI结合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感受到了这些技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论坛开幕环节,由论坛执行主席刘同来进行主持,首先邀请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信息部部长杨润娜进行致辞。杨润娜介绍了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的发展历程,并代表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表达了对于各位来宾的热情欢迎,及与各个高校进行后续资源互通合作的美好展望。
中山大学林倞教授引导发言
中南大学汪长城教授引导发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星星副所长引导发言
香港大学韩锴助理教授引导发言
在引导发言环节,中山大学林倞教授以“从多模态大模型到具身智能”为题,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及其与农业结合的未来方向。接着,中南大学汪长城教授以“多云多雨地区农业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为题,探讨了雷达遥感技术在多云多雨环境下农业监测中的优势,并展示了其团队的应用成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星星副所长则以“设施农业领域的探索实践”为题,介绍了设施农业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特别是在数字化管控技术方面的突破。最后,香港大学韩锴助理教授以“开放世界视觉理解,重建与生成”为题,分享了开放世界视觉理解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相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
杨润娜部长为引导发言嘉宾颁发证书
在引导发言之后,由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信息部部长杨润娜为各位引导发言嘉宾颁发感谢状,论坛进入思辩环节。思辩环节的前半段由论坛执行主席刘同来主持,后半段由论坛执行主席黄培涛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农业数智化发展应该‘大步快走’还是‘精耕细作’?”、“建设农业科技领域统一标准是否存在阻力?”、“‘智’为关键,‘质’在其中:数智技术如何赋能新质农业发展?”等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思辨。
与会嘉宾围绕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思辨
议题1:农业数智化发展应该“大步快走”还是“精耕习作”?
在思辨环节,围绕“农业数智化发展应该‘大步快走’还是‘精耕细作’?”这一话题,与会专家们展开了深入讨论。有专家认为,尽管“大步快走”具有吸引力,但当前农业领域的复杂性和环境因素使得这一策略难以实施,因此精耕细作应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这种方法更适合应对农业产业链长、参与人员多、关注点不同的现实情况,并且需要政府支持和充足的资金投入。而另有专家认为,“大步快走”和“精耕细作”并非对立的两方,而是应粗中有细,智能化和机械化齐头并进。虽然整个行业面临人才和经费不足的问题,但要兼顾效率和不同应用场景,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
此外,有专家指出,发展方向的选择和资源整合同样重要,农业数智化发展的具体布局需要清晰的战略规划和精准的资金运用,并关注农产品销路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针对于以上所提出的方向策略问题,另有专家建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策略应有所不同。在领域发展初期,针对于发展较慢的领域,应首先进行细致调研,谨慎选择方向并进行充分部署。而对于智能化进展较好的领域,在其方向明确后,则应迅速推进技术发展。
由于农业存在子领域广泛,细化场景任务繁多的特性,农业数智化的发展仍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而针对于此现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冯大春副教授认为,农业数智化的发展目前存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割裂现象,企业和学术界在技术合作、数据共享方面较为保守,造成信息孤立。冯教授指出,农业与工业不同,产业链复杂且受环境影响大,导致单打独斗的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农业数智化需要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来保护数字资产,鼓励数据共享。
从政府角度出发,有专家表示政府正在探索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算法与实际场景的结合仍需进一步成熟。另有专家指出,单打独斗模式作为农业领域的传统,虽然在AI的引入下带来了变化,但仍需打破现有的隔阂,为不同场景下的同类问题寻找共性解决方案。此外,专家建议建立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推动农业与AI的融合发展。
同时,农业大模型的蓬勃发展也逐渐引起业界兴趣。针对农业大模型是否能成为农业发展的机遇,与会多数专家认为,大模型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其应用场景在农业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数据获取难、质量差、环境复杂等问题。华南农业大学黄栋副教授总结大模型虽为农业带来新机遇,但行业发展仍需保持精细的规划,确保在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之间找到平衡点。
与会嘉宾竞相发言激烈思辩
议题2:建设农业科技领域统一标准是否存在阻力?
在讨论建设农业科技领域统一标准时,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挑战。部分专家认为,制定统一标准可能会面临阻力,这主要源于农业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地域差异、领域差异和发展阶段差异。例如,南北方气候和环境差异、不同类型的农业(如水产与畜牧业)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都影响着标准的制定。此外,许多子领域缺乏最佳实践和龙头企业,导致统一标准的建立更为困难。
在讨论是否建设统一的农业科技标准时,专家们对标准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部分专家认为,制定统一标准并不会对于创新进行遏制,例如医学领域虽然有统一的标准,但这并未抑制创新,反而规范了行业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但有其他专家持不同观点,其表述以通信领域为例,流程化的发展和固定的标准确实导致了创新的束缚,甚至形成了行业垄断,影响了颠覆性创新的出现。
而在行业统一标准建设的实施方法上,专家们认为,成熟技术需要通过标准化来推广,以确保行业规范并促进应用。尽管标准制定的过程存在挑战,如如何推动标准的实施以及如何获得行业的广泛认可等,但通过一个权威机构来发布和推动标准是必要的。专家们还提到,团体标准在其他行业内的应用正在增加,逐级对标准进行设立与尝试有助于规范行业实践和为行业发展后续提供方向。标准的制定应由行业协会等统一推进,以保证行业共同认可并有效实施。
议题3:“智”为关键,“质”在其中:数智技术如何赋能新质农业发展?
在探讨数智技术如何赋能新质农业发展时,专家们对当前应用情况和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的数智农业应用从理论正在逐步走向实践,显示出实际效果。例如,水肥控制、智能大棚、粮食烘干机的数字化控制等都展示了数智技术与农机及农业的融合,与传统农业相比,极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而农业中智能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无人化和平台级调度,增强了农业的实用性和效率。同时,智能农机的发展也进一步吸引了年轻人回归农业,显示了智能农业的优越性。
然而,专家强调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天、地、人三方面的影响,以提升农业的整体效果。同时,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重视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提升。专家们指出,目前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面临数据获取困难、成本高昂和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尽管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检测技术得到推广,但数据的私有化、成本和精度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为解决这些挑战,部分专家建议通过技术融合和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但这需要克服高成本和协调困难。此外,当前农业科技的推广还受到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和大企业节省成本的影响,同时,政府资金的落实和技术推广的初期困难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谭台哲老主席为思辨嘉宾颁发感谢状
在思辨环节的最后,由YOCSEF广州第十一任主席谭台哲为思辨嘉宾颁发感谢状。YOCSEF广州现任主席李冠彬对今天的论坛进行了总结,重述农业与AI的结合涉及周期长、标准缺失和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充分肯定了论坛主题内容的设置和讨论成果,并希望未来能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多方交流,进一步引发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论坛嘉宾合影
此次论坛历时近四小时,深入探讨了农业与AI的结合,深入分析了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不仅加深了与会人员对农业科技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认识,还为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期待农业与AI领域能继续创新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 通讯员/谭双翼 王甜甜 刘同来 黄培涛
- 责任编辑/王珊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