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奖结果日前揭晓,华二松江一举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作为教育部审批通过的2022—2025学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44项竞赛之一,本届比赛吸引了全国1900余所高中学校超100万学生参赛,最终有2600余名学生晋级总决赛。大赛评审团既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文学院教授,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研员、高级语文教师、资深主编。
能在这场写作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奖者的写作功力可见一斑。那么,她们写好作文的秘诀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了华二松江一等奖获得者陈姝涵,二等奖获得者丁欣妍、彭昱劼,三等奖获得者顾静妍。
“我不是在描绘,而是在细语人的心灵。”本届总决赛试题以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这一艺术理念为引子,要求参赛选手以《心象风景》为题,结合自己对写作的理解与感悟来作文。
顾静妍
顾静妍认为,写作本身便是心灵的细语。“分享我所观察,畅言我所思考,珍视我所热爱,鲜活的文字能够构建起联结人与人的心灵之桥。”顾静妍说,对于写作者而言,以笔画心、以笔彰意的过程无比畅快。“我不愿意为内心丑恶的人们杜撰一个春天。”陈姝涵在决赛文章中表明了她的心象,并试图将心中的风景具象化、生动化,“大雪肃穆”“春山葳蕤”都是“心象风景”的具体表达。
彭昱劼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获奖者都提到,与日常应试作文相比,创新作文大赛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大胆想象和创新。“我选取了散文文体来写作,通过捕捉那些藏匿于日常琐碎中的微妙瞬间,期待与读者在字里行间相遇。”彭昱劼说,参赛作文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她对生活的体验与反思。“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在结构上进行精巧的设计,也可以运用一些新颖的语言去表达,足够开放、包容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帮助我们构建起更具创造力、更加多元的思维方式,对日常写作乃至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丁欣妍说。
从心尖到笔端,从思考到文字,一段缘于心灵的文字旅程往往是漫长的。几位获奖者直言,写好作文,日复一日的阅读与积累也是关键。
陈姝涵
前往重庆市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前,陈姝涵刚读完博尔赫斯的著名诗集《深沉的玫瑰》。“语言本是魔法的符号,诗人的使命是让诗歌像近在咫尺的大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博尔赫斯的这句话令她印象深刻。“略显荒诞的基调,看似无意义的堆砌,却正是人生绝对意义的彰显。”陈姝涵说,在总决赛现场写作中,她尝试运用语言的实验性、文字的陌生化以及技巧的先锋性等创作技巧,将不同的意象或意境通感化,试图给人以新奇精妙的感觉、长久的触动与回味。
丁欣妍
顾静妍也尝试运用了小说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与阅读一样,每一次创作过程都给予我新的思考,转换角度进行反思,不仅能收获不同的写作体验,也收获了对他人、对世界更深的理解。”顾静妍说,“尽管岁月如梭,但我相信写下即永恒。”丁欣妍、陈姝涵、彭昱劼也有类似的感受,她们认为,无论在备忘录里、在草稿纸上,还是在或大或小的作文大赛上,写作或记录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思维的锤炼也随之发生,而这也赋予写作者更多从容不迫面对世界的勇气和力量。
文字:王梅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沈莉娜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