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两方面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引导,并强调从身心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四个方面出发,关注儿童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重视幼小衔接对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指南》要求,以《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为理论依据,在幼小衔接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一、有变则通——转变家长幼小衔接教育观念
(一)大班幼小衔接家长调查——识别误区,了解需求
基于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问题等,我园特向大班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从生活习惯养成、知识储备、作息时间、入学前的困惑等进行了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调查。根据家长反馈,让我们了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同时明晰了幼小衔接工作在家长方面的工作重点。我们与小学携手,与毕业班老师们共同制定回访方案,成立专项教研小组。通过开展座谈交流、教学观摩、参观小学等,共赴一场关于对话幼小衔接之约。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追踪回访,我们对升入小学的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了解到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各项指标发展情况。通过一年级家长的反馈和经验分享,将本次追踪的重点确定为入学适应、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找准关注点与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科学衔接。
二、多方联动——推广经验,共助幼儿科学衔接
(一)幼小联合教研——融合赋能,聚力共进
我园携手小学开展了“幼小衔接交流研讨会”。就“在校在园一日活动”与“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互访互研,基于前期家长问卷的调研和意见汇总,开展了联合教研交流。大家一起梳理了幼小衔接中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和衔接的要点,明确了从自理能力、时间观念、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衔接的具体措施,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和胜任感。
(二)大班期初家长会——参与其中,意会言传
在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前,我们组织进行“如何组织高质量的幼小衔接家长会”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断丰富润色家长会内容。
在本次家长会开展前,老师们还引导幼儿商讨家长会会场如何布置。孩子们用图画、文字等方式制作邀请函,充满了孩子们的期待。孩子们为了这次家长会,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设计的签到表、装饰的矿泉水瓶、录制欢迎视频……既让家人了解了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宝贝的浓浓爱意。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以小主人的姿态欢迎家长到来。活动现场,家长们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邀请函,内心的喜悦和感动无以言表。
(三)开展“三方会谈”——重点突破,达成共识
我园再次组织开展了“三方会谈”活动,由家园校三方共同参与研讨,邀请小学的业务干部及一年级老师、一年级家长代表及我园大班家委会家长们参与本次会谈。本次“三方会淡”主要分为:第一阶段,各方代表针对“幼儿上小学,您担心什么?”、“日常活动中,您了解到幼儿上小学存在哪些担心?”、“幼儿在小学一年级存在哪些问题”等展开讨论,并通过幼儿园摄制的采访视频了解幼儿心里的真实想法;第二阶段,我园从各方的困惑中抽取10个问题,以站队游戏的方式将三方人员混合分成10组,各组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从幼儿园、家长、小学三方面给出应对策略与建议,并进行分享。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反思,针对提出的问题重点跟进,制定后续支持策略,帮助家长解决在幼小衔接中的困惑。
(四)家长进课堂——幼小巧衔接,赋能共成长
我园有很多小学的老师作为家长,通过家长助教主动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分享哥哥姐姐的小学生活。如:作为小学老师的中四班家长给大班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活动《神奇的汉字》。活动中,孩子们认真倾听,踊跃发言,老师亲切的教态,高效的师幼互动,吸引着孩子们。同时,通过儿歌提示、图片讲解等方式,使孩子们了解如何握笔才能写出更工整的汉字……有趣的课堂,愉快的体验,让孩子们了解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更加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来源:青岛李沧区衡水路幼儿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